天天看點

高合汽車,是高端産品還是高仿賈躍亭

高合汽車,是高端産品還是高仿賈躍亭

本文系深潛atom第452篇原創作品

高合汽車,一個誕生于“亂世”的企業,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不斷挑逗着人們對于高端電動車的認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企業,在推出了高合HiFi X之後,便聲名鵲起,一躍成為國産電車的天花闆産品。

自首款車型HiPhi X在2021年5月上市以來,高合汽車一直以“新世界第一科技豪華品牌 ”、“中國豪華品牌新的天花闆”等表述定義自己。

每個月,高合汽車尤為熱衷報喜“50萬以上豪華品牌電動車細分市場中,排名第一”。可實際銷量呢?根據高合自己釋出的資料,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4237輛,其中7-12月累計銷量為3724輛,成功斬獲下半年50萬元以上豪華品牌電動車銷量冠軍。

但縱觀汽車曆史,沒有一個品牌能夠靠每月幾百輛的銷量存活下來,勞斯萊斯、蘭博基尼最後不也被收購了嗎。是以一個月幾百輛的資料,對高合汽車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更何況高合還沒有勞斯萊斯的底蘊,談文化講情懷都沒得可講。

是以,高合的大開大合,并不是單純想要在電動汽車市場中帶來更加高端的産品,在資本市場的角度上來看,高合的意圖在于“割韭菜”。

能夠把電動汽車的價格賣到超過70萬的企業目前中國隻出現了兩家,一家是高合,另一家則是已經倒閉的前途汽車。高合還能撐多久呢?

01

高仿賈躍亭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在新能源領域,各類勢力跨行業造車,汽車名字五花八門不說,價格也是颠覆了人們的想象。

高合創始人丁磊,早些時候曾與賈躍亭共事,雖然後來離開法拉第未來。但他的造車夢并沒有就此破滅,在尋找到合适投資方之後,高合汽車應運而生。

也許是打心底對賈老闆的信任和崇拜,丁磊十分熱衷于“生态”二字。整個華人運通除了高合Hiphi這個整車業務闆塊外,丁磊也對外多次談及自己将要打造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三智戰略這個故事。

在丁磊眼中,華人運通不是簡單造車,而是打造引領人類未來出行方式的革命性新能源智能産品和系統解決方案,緻力于改變人類未來出行。這與賈躍亭曾談及的樂視生态略有相似,甚至更加的宏大,但同時也更顯得遙不可及。

高合首款車型HiPhi X的外觀造型也十分不巧合地與賈老闆的FF91車型高度相似。說他們不是同一款車,的确很難讓人相信。看圖說話,兩款車型都取消了門把手,進入方式也都是從B柱刷卡進入,鋼鋁車身、空氣懸架、内飾布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高合汽車,是高端産品還是高仿賈躍亭

△高合vsFF

面對質疑,丁磊表示,汽車曆史上出現了69種不同的造型品類,而他是第70種,因為過去的車造型都被發動機束縛住了,而高合HiPhi系列沒有發動機,是以可以嘗試全新的設計。

但是,當一點點剝去那看似華麗的外表後,高合還剩下什麼?唯獨能剩下的,隻有賈老闆留下FF91的那具軀殼。

有業内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高合HiPhi X雖然車型夠大、擁有足夠多的車門,但沒有什麼特别吸引人的地方,這就意味着核心競争力的缺乏。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與目前電動車年輕金領的高端需求不太符合。

車主的總結就更為直白,高合HiPhi X沒有後排娛樂系統,雷射雷達無法更新,算力和晶片放在明年算是落伍的,B柱沒有側視攝像頭,底盤性能可能不如寶馬同尺寸底盤的調教。

02

高合汽車能否後來居上

理論上,高合定價多少可以,隻要企業和使用者兩方你情我願即可,哪怕定價1000萬,隻要有人掏錢奉陪就行。

高合50萬以上的定價,看似漫不經心,實際目的明确。

小鵬P7和比亞迪漢的定價,分化了BBA傳統3/4/C的固有市場;蔚來ES6/ES8、理想ONE則分化了Q5/X3/GLC。然後會發現,Q7/X5/GLE的市場還鮮有挑戰者。

高合,一眼就看中了這裡。但不幸的是心往此處,腳沒跟上。就像我們當然會認為星巴克裡的礦泉水可以賣的更貴一些,但如果賣的比手沖咖啡都貴,那麼我們甯願選咖啡而非高端水。

回到高合,目前還沒有一項完全在這個價格區間碾壓Q7/X5/GLE的殺手锏。而高合現在還能特制海報唯一的機會,隻不過是BBA在此價格區間尚未進行成熟布局。

另外,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來看,傳遞量其實是一個企業能否長期發展,能否擁有使用者基礎的決定性因素,目前中國乘用車50%的銷量,都集中在20萬以内,這是一個任何車企都不得不認真對待的數字。

高端産品在未來隻能是孤零零的存在,使用者不會輕易為它買單,更何況是一台價值近百萬的電動車。如今高合官宣的第二款車型為HiPhi Z,發售時間在明年,起售價也在50萬元左右,并不是一台低端車型。

高合汽車,是高端産品還是高仿賈躍亭

△高合汽車

時間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最重要的,用更短的時間去占領更大的市場,才是當下新勢力造車企業,在取得市場占有的重中之重。

相反, 如果用較長的時間去占領較小的市場,從根本上來看隻是徒勞,按照新勢力造車企業的發展邏輯來看,高合注定無法長久走下去,那麼屬于高合的未來在哪裡?

造車是殘酷的,圈内圈外,幾乎很多人都這樣說,無數案例也印證了這個觀點和結論。那些曾經擁有過短暫高光時刻的品牌,紛紛倒在了前進的路上,并留下一地雞毛。而那些過去的目标,宏大的計劃和符合邏輯的想法,終究會被現實打敗。

“不缺錢”的高合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可以說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四年時間不緊不慢地開始傳遞第一台量産車,用高昂的售價換來低迷的銷量,卻沒有倒在資金鍊上。李斌、何小鵬看了估計都會默默流淚。丁磊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華人運通(高合汽車母公司)有來自美國的原始資本,還有政府投資,暫時沒有啟動社會私募的計劃,也不會有A、B、C、D數輪的投資”。

但時間來到2022年,有消息稱,華人運通考慮最早于2022年在香港上市,拟募集不超5億美元資金,正就IPO事宜與瑞銀和摩根士丹利合作。不知道是地主家缺錢了,還是眼紅資本市場的熱錢。畢竟一直虧着,早晚也會心慌。尤其是在高合HiPhi X傳遞之後,華人運通還需要大量資金用以建設管道和提高效率,并逐漸完善自身的造血能力。

不可否認,在汽車界和政商界摸爬滾打多年的丁磊,很擅長講故事和包裝品牌。但随着越來越多的新入局者進入,以及傳統豪華品牌紛紛開始發力,除去看起來炫酷的包裝以及價格虛高之外,高合後續如何将高舉的“科技豪華”口号變成現實、打破外界質疑,遠比高端天花闆的虛名,更重要百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