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3萬人付費,68%完成率,暫停實驗室模式創新給數字療法什麼啟示?

“聽說隔壁部門有個年輕人得了抑郁症離職了?”看到企業員工微信群彈出的炸群消息,某網際網路媒體資深員工老L的心裡“咯噔”了一下:“沒想到,有心理問題的人現在這麼多”。算上親戚、同學和朋友,老L的朋友圈裡近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有一兩起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例子。

比起别人,老L更擔心自己的狀态,人到中年的他近來也時常因為客戶和上司的刁鑽苛刻沒少吃苦頭,頭發也日漸花白。無數次老L忍不住想要發作,面對孩子興趣班的高額學費和銀行鐵打不動的催款短信,老L隻能維系中年人的“職業性”,在微信群裡機械地回複“好的,收到”。“我是不是也有抑郁症了?”回想起最近越來越頻繁的心累、提不起精神、記憶力下降甚至被沒完成業績的噩夢驚醒,老L對此多少有些心有餘悸。

我是不是應該去檢查一下?去哪裡檢查,會不會被同僚和家人知道?……要不,還是算了吧……

這個除了姓名都是取材于真實的事件講述到這裡,老L的困境或許讓很多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事實上,老L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出現心理問題的征兆,并産生了尋求專業服務的念頭,這本應是改變發生的起點。然而,社會觀念對心理問題普遍的病恥回避态度,以及優質心理服務資源的匮乏,讓很多像老L一樣的人,不知道接下來具體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這就是暫停實驗室想要改變的現狀。近日,數字心理健康品牌“暫停實驗室”所屬公司北京各色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由藍馳創投領投,老股東長嶺資本跟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也是心理健康領域的大筆投資之一。

“三合一”團隊背景鑄造

“科學核心+消費外殼”獨特基因

暫停實驗室的創始人兼CEO郭婷婷在求學期間,先後就讀臨床與心理治療與認知神經科學方向。在中科院心理所讀博期間,主要研究情緒調節的機制,即一個人為什麼會産生負性情緒,做哪些事情會讓負性情緒緩解,以及這個過程中人的大腦會發生哪些活動。在設計研究方案的過程中,她一直在探索可以提升情緒調節效率的做法。

在研究之餘,她也在網際網路上從事心理健康科普,并深切認識到國内心理健康服務的巨大缺口。在了解國外健康産業模式的過程中,她逐漸發現,研究和商業并不互斥。在健康醫療領域新興的研究型商業機構一方面可以開發産品服務于使用者;另一方面,使用者在使用産品時産生的真實世界資料也可以反哺産品的疊代,并推進該領域研究的發展。

和單純從事研究相比,将研究成果商業化,直接服務更多有需求的人顯然是更值得做的事情。這就是郭婷婷創立各色科技的原因。

各色科技的第一個産品叫各色DNA測試,又被昵稱為“個人說明書”:通過對先天基因、成長環境和現狀的全面解讀,去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這個産品提供的資料洞察幫助郭婷婷團隊更了解自己的使用者——其中70%對未來感到迷茫,45%存在明顯的情緒壓力困擾。這成為他們想要自我探索的原動力。

“大部分人并不天然地具備在壓力中迅速複原的能力,壓力挫折又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會必然遇到的狀況,這就是焦慮抑郁普遍高發的原因。但一個好消息是,就像健身可以鍛煉身體的機能,情緒調節和抗壓能力也同樣可以通過心理鍛煉來改善。是以,我們開始去開發更落地的,能夠減少情緒困擾的解決方案。”郭婷婷這樣說道。“暫停實驗室”這一品牌也應運而生。

暫停實驗室的定位是一個數字化“心理健身房”:給使用者提供一個旨在提升情緒調節能力的線上幹預計劃,使用者按周期堅持練習,即可有效改善情緒困擾。

這些幹預方案脫胎于循證心理治療,傳統多以真人一對一或一對多方式開展。但面對國内專業心理服務人員嚴重匮乏、服務費用高昂的現狀,郭婷婷和她的團隊想通過模式創新降本增效:“我們是比較少見的既心理科班出身,又具備科學傳播經驗和C端網際網路産品經驗的複合型團隊。這種背景塑造了暫停實驗室科學核心,消費外殼的獨特基因。”

超3萬人付費,68%完成率,暫停實驗室模式創新給數字療法什麼啟示?

心理健康大有可為,

暫停實驗室的幹預效果已超越

國外頭部數字療法産品

團隊在暫停實驗室這條産品線的研發上下了大功夫。經曆2017年底到2018年底的幹預方案設計,以及幾乎貫穿2019年全年的内測,研發團隊不斷根據回報對幹預方案進行疊代優化,并逐漸完善了使用者端互動體驗。一直到2020年5月,團隊認為暫停實驗室産品在有效性、依從性、留存率和推薦率等名額上均達到預期後,才開始對外推廣。

來到暫停實驗室的參與者線上報名後,需要首先完成心理健康狀态線上初步篩查評估,以确認現在的狀态是否适合使用數字化幹預産品。對于目前處于嚴重心理障礙發作期的使用者,暫停實驗室依然會給出需要尋求進一步診斷和一對一幹預的建議。“我們最适合普通人群和輕中度困擾使用者,在早期預防和阻止症狀更新上可發揮有效作用。對于更嚴重的使用者,藥物依然是治療首選方案。當然,在征得醫生同意後,自助産品也可以作為輔助工具使用。”

随後,系統會給參與者推送每日練習計劃,使用手機跟随引導即可完成。每個計劃以25天為周期,每天大概需要20分鐘。參與者會先從基礎練習計劃開始。完成基礎計劃後,系統會根據使用者的狀态給出需要重複訓練或參與進階練習計劃的建議。

超3萬人付費,68%完成率,暫停實驗室模式創新給數字療法什麼啟示?

“我經常不知道怎麼介紹暫停實驗室,因為做這件事情的人太少了。這是個新物種,可以把它看成是線上的心理健身房,有點像keep。大腦是具備可塑性的,隻要你願意花時間照顧它,也可以像身體一樣,通過每日系統練習提升機能,進而改善各種情緒問題,提升抗壓能力。”

由于産品經過了細緻的打磨,暫停實驗室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廣泛認可——2020年底付費使用者數達到1萬,僅僅一年後的2021年底付費使用者數翻了三番,突破3萬。暫停實驗室從一開始就沒有采取免費或低價政策——首次參加暫停實驗室隻需500-600元左右,并支援無限次複訓,相當于一次心理咨詢的價格。對于有長期情緒困擾的使用者來說,這是相當高成本效益的選擇。“使用者值得享受專業的服務,同時願意為專業服務支付合理的費用,我們要做的就是確定我們的專業有效。”郭婷婷表示。

暫停實驗室通過對參與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和美國同類産品Happify數字療法的公開報告相比,在幾個關鍵名額上都明顯勝出。

在堅持率方面,Happify在一個療程内完成練習次數超過一定比例的使用者比例僅有9.76%。對比之下,暫停實驗室3.5萬參與者完整完成25天幹預計劃的比率高達68%。其中首次參與者完成率63%,持續參與者平均完成率73%。

在改善效果方面,暫停實驗室也展現出優勢。Happify在改善抑郁、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的效應量(衡量變化程度的名額,效應量越大說明改善越大)大體在0.5左右。取決于不同的症狀,暫停實驗室的效應量分布在0.73-0.91。整體而言,超過80%的參與者首個周期即獲得了困擾顯著改善。

其中,有45%左右使用者參與前存在中度以上的情緒困擾(焦慮抑郁量表分數在臨床線以上)。他們完成訓練後獲得了較大程度的改善,症狀平均減分42%,基本接近一對一真人幹預的程度。輕度困擾參與者改善程度為中等,症狀平均減分25%。另外有10%~20%使用者參與前即處于心理完全健康狀态,資料顯示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和幸福感同樣明顯提升。

基于良好的效果,幹預計劃的整體續費率達到42%,多期參與者平均每人完成74.7天幹預(截至2022年2月)。有81%的參與者願意把訓練推薦給其他人;同時,最近一年的新增使用者中來自自然流量或口碑推薦的比例達到53.5%。

這些成績的取得對于一個上線僅僅一年多、産品理念超前的産品來說着實不易。

為何效果如此顯著?

模式創新或是關鍵

事實上,不僅是happify,相比目前有公開效果資料報告的各類數字情緒幹預産品,暫停實驗室的效果都明顯勝出。

科班出身的郭婷婷和她的産研團隊在過去四年的研發過程中,逐漸總結出數字化心理幹預産品設計的四個起效要素,包括幹預系統,動力系統,追蹤系統和真人支援系統四個部分。

超3萬人付費,68%完成率,暫停實驗室模式創新給數字療法什麼啟示?

幹預系統即每天的訓練計劃。在暫停實驗室,有“跟随音頻引導的練習”“情緒調節原理的知識講解”和“當天情緒的書寫梳理記錄”以及心理狀态評估等不同形式。這些内容的設計依據,是來自針對焦慮抑郁困擾的一線循證幹預方案,如認知行為療法,接納承諾療法,正念認知療法和積極心理學。

不過,暫停實驗室并不是直接照搬這些方案,而是基于自己對心理幹預起效核心因素的了解,原創性地建構心理幹預過程模型(process-based),并據此設計每日練習子產品。例如,在一個基礎的25天幹預計劃中,他們将起效機制歸納為“覺察、接納和行動”三個關鍵詞。

通俗來說,即先搞清楚當下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再逐漸學會承認和接受自己的體驗,最後找到接下來去行動的目标和方向。暫停實驗室認為,這一過程模型适用于跨診斷的廣泛情緒困擾幹預。資料也有力地表明,方案對壓力引發的焦慮、抑郁、失眠等各種情緒困擾,均廣譜顯著起效。

動力系統包括了建立幹預關系、行動日程設定、規則設定和激勵設定等各種增強使用者依從性的要素。

“其實心理幹預的效果好壞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雙方關系的建立。我們叫無條件的尊重、真誠和接納。關系将直接影響到參與者的依從性。”為了與使用者之間建立信任的關系,暫停實驗室在很多細節都有關注。比如,使用者在任何自我暴露的環節都有隐私保護設定,進而讓使用者産生安全感。

除了初始關系建立之外,遊戲規則也是影響依從性的重要因素。“我們會告訴使用者,這是一個習慣養成遊戲,重要的并不是每天練習品質有多高,而是把這個習慣長期堅持下去。我們會盡可能幫助降低這個遊戲的難度,設定必要的提醒,并提供每天和每個階段完成任務的直接激勵。其實很多情緒困擾者同時也有拖延困擾,而我們的完整堅持率有七成,經常有參與者告訴我,這是他唯一一個完整完成的線上練習。這裡面其實應用了很多行為幹預的科學原理。”郭婷婷介紹道。

追蹤系統,即每個心理幹預計劃的前後心理評估。“自我報告形式的專業心理量表還是目前最可靠的心理健康評估方式。這也是讓使用者更了解自己心理狀态的必要步驟,就像健身房的體測系統一樣。每個使用者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檔案,可以友善的看到自己長期練習效果,和每個時點的具體狀态。”

暫停實驗室獨特的“有真人指導的半自助模式”也是其效果顯著的原因之一。郭婷婷認為,一對一的傳統心理咨詢中來自咨詢師的共情、關注、傾聽,以及和咨詢師建立安全信任的關系都屬于心理咨詢的重要技術,也是幹預起效的底層因素之一。是以,暫停實驗室的産品設計也盡可能把“人的要素”搬到線上。

“金字塔”體系與複合專業團隊的搭建邏輯——心理幹預“人”最重要

基于國内心理幹預人才奇缺的現狀,暫停實驗室也設計了類似“金字塔”的服務體系,以實作有限人才資源的效益最大化。最上層的專業人員是主創研究員,即練習計劃的設計者。他們和郭婷婷一樣,履曆均為臨床心理學碩博。他們會通過每周統一直播的方式回應參與者提問,并在這個過程中沉澱出使用者常見問題的标準化回複指南。

主創之下則是社群營運人員,由營運負責人以及數個通過考核的多期訓練資深使用者組成。他們接受主創教育訓練,并參照主創的标準化指南為使用者提供即時支援,及時回應各種練習困惑,并示範一種非評判的、支援性的态度。目前,每位營運人員可同時為 1000-3000 位參與者提供答疑支援。

除此之外,還有一對一客服小助手,主要針對使用者的非專業類操作問題給出即時支援。

這種金字塔的體系能夠讓使用者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很快回應,創造一種有安全感和支援性的幹預環境。

“其實,幹預是複雜的,裡面最難的就是關系和動力。堅持行動,保證足夠的練習時間,才是幹預起效最核心的要素。我們在敦促啟動、建立信任關系和及時支援方面的設計經過實踐證明,能極大提升堅持率。這也是暫停實驗室最獨特的部分。”郭婷婷表示。

獨特的模式設計背後是一個複合型的專業團隊。目前,臨床和網際網路是其最大的兩個團隊,員勞工數各占1/3。這使其研發人員的比例占到了70%左右,研發驅動的背景十分明顯。

各色科技的創始團隊都來自中科院心理所和北師大心理學部,創業前接受了系統的學術訓練和臨床幹預訓練。目前,已經發展出十餘人的臨床碩博産研團隊,負責幹預方案研發和幹預機制資料研究。他們均為海内外知名臨床心理學院系科班出身的研究+幹預複合型人才。

有意思的是,網際網路産品團隊多為親身從中受益的深度使用者轉化而來,緻力于設計一套有助于健康習慣養成的遊戲化機制,讓參與者更容易啟動這些對自己心身健康有益的事,并最終融入生活習慣。“我們的使用者因為認同公司文化以及産品價值選擇加入我們。我非常感謝他們,因為其中不少高階的人才是一般初創公司很難招到的。”郭婷婷這樣介紹道。

寫在最後

在完成5000萬元的A輪融資後,各色科技表示将通過持續的基礎研究和産品研發工作建構完整的數字化心理健康解決方案矩陣,繼續推動循證心理幹預的大衆普及化。其中,将心理幹預數字化是重要的一環。

目前,暫停實驗室産研部門也已經和北大、北師大及中科院心理所等國内頂尖心理學研究團隊展開合作,共同探索數字心理健康服務模式,促進臨床心理學基礎研究的應用轉化。

盡管如此,郭婷婷仍然認為,暫停實驗室會努力探索,将傳統一對一心理幹預的過程中能夠被抽象總結标準化的部分實作數字化,形成數字療法;但如果其中有一些重要的環節,可解釋性和标準化程度不夠高,也不能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仍然需要人工介入。“畢竟,我一直認為,效果是最重要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