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名将張沖

作者:浮生若夢uCms

雲南魯西抗日将領的光輝坐标-張沖

張沖(1901-1980),原名邵偉,又稱衛心、字雲鵬、彜、妮娜、永甯鄉、雲南省永甯鄉、孝步坎(現歸米勒縣)。1901年1月25日,張沖出生于雲南省泸溪縣,小時候就讀于民辦學校,後就讀于鄉鎮、縣城國小。

1918年,張邋赴昆明留學。20世紀20年代初,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他參加了1927年在雲南舉行的"第二、六次政變",擔任旅長、師長。傾向于中國共産黨。

1930年6月,第二次戰争在貴貴爆發,張沖奉命赴廣西作戰,10月,軍隊戰敗昆明。年底,他救出了被龍雲逮捕的中國共産黨雲南省委委員張志忠,為他提供了與中國共産黨取得聯系并最終走上革命道路的機會。

抗日戰争爆發後,雲南軍組成第60軍到前線抗日作戰,張沖被任命為第60軍第184師團長。途中,張沖秘密會見了八路軍武漢辦事處漢口的葉建英和羅榮輝将軍,接受了中國共産黨的想法,堅定了與共産黨親近的決心。與此同時,共産黨被要求派遣政治工作者到其他部隊工作,抗日軍事報紙的建立擴大了共産黨在他的部隊中的影響力。張沖率領部隊紀律嚴明,勇往直前。

在魏鎮外的台爾莊之戰中,他是一位開拓者,意志堅定,勇于擔當,受到各将領的欽佩。當戰鬥已經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時候,面對裝備精良、兇猛頑強的日軍,士兵們幾乎無法抵抗的那一刻,張沖突然高高舉起,大喊"我是師長張沖,我們不跑。我們在靖國神社,在保衛國家之聲中,有著光榮的傳統,如果我們連一個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赢,我軍的面子就會丢掉。我是部門的負責人,如果我退後一步,你就開槍打死我。無論你要讓誰退縮,我也會開槍打死你。"你不敢沖鋒?""敢!在下面齊聲喊叫。一時間士氣高漲,士兵們在張沖的衣領下倒下,躍然而起,以銳利的氣勢殺入敵,最終打赢了台莊之戰的勝利。

1938年4月,60人開往徐州,進入徐州戰争的第二階段,張沖率領184師27日夜夜堅守徐州郊區望山,多次挫敗日軍的進攻,發揮了彜軍的威望,這是中國人民的長心壯志。據當時的報紙記載:"血戰,神力的極大展示。日本報紙也承認:"自9月18日與中國軍隊開戰以來,很少遇到中國軍隊的猛烈攻擊。第60集團軍投入了35,123架戰鬥機和18,844名傷亡,超過戰鬥機數量的一半。徐州附近的韶望山戰役為張沖赢得了"抗日将領"的稱号。

1938年,他參加了台爾莊戰役,被提升為陸軍總司令。1939年,由于積極抵抗日本,他被免去陸軍總司令的職務。利用在家的閑暇時間,将精力投入到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中。1940年,磨坊縣和鹿溪縣的水利工程建成。捐贈資金建設"雲鵬圖書館"(山西)、龜山國小(泸溪)、西山國小(米勒)、西溪師範學校等。

1942年,任雲南軍第二路軍司令官。1945年到延安。194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延安撤退後,被黨中央任命到東北前線。曾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進階參會人員、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雲南省解放後,曆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委員、西南民政委副主任、梁山臨時軍政委員會主席。深入的邊境地區和梁山等大大小小的少數民族地區,對地方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發揮了特殊作用。

1954年起任雲南省副省長、雲南省人民委員會主任、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當選為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主任,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并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

抗日名将張沖

1956年後,張沖主要緻力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他走訪了雲南省各地水電行業,考察了全國水利行業,逐漸形成了一套水利建設思路,提出了一套金沙江、虎跳峽的管理方案,并投入到水利建設事業中。雲鵬水電站以張沖将軍的"雲鵬"一詞命名。

張沖曾九次穿越陡峭的虎跳峽,為開發金沙江提出了積極建議,形成了"有針對性地大爆破、建設超高超厚堆砌巨型水壩、建設巨型水利樞紐"的思路。根據張沖的陳述,主要有五個特點:地基不清、不防滲透、不改道、不淹水或少洪、不怕地震和空襲、投資少、效率低。

1978年4月,張沖第九次造訪虎跳峽,不久又第10次造訪四川輪渡(今攀枝花市),為該市尋找理想的水電站選址。但在這次探險中,他病倒了,被送回北京接受治療,在那裡他被診斷出患有晚期癌症。

1980年10月30日,張沖去世,享年80歲。按照他最後的願望,骨灰散落在虎跳峽。從愛國主義到共産主義,為了共産主義事業和無盡的鬥争,這是張沖的道路,也是張沖人生的最後總結。

抗日名将張沖

張沖、周恩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