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名将张冲

作者:浮生若梦uCms

云南鲁西抗日将领的光辉坐标-张冲

张冲(1901-1980),原名邵伟,又称卫心、字云鹏、彝、妮娜、永宁乡、云南省永宁乡、孝步坎(现归米勒县)。1901年1月25日,张冲出生于云南省泸溪县,小时候就读于民办学校,后就读于乡镇、县城小学。

1918年,张邋赴昆明留学。20世纪20年代初,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他参加了1927年在云南举行的"第二、六次政变",担任旅长、师长。倾向于中国共产党。

1930年6月,第二次战争在贵贵爆发,张冲奉命赴广西作战,10月,军队战败昆明。年底,他救出了被龙云逮捕的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委员张志忠,为他提供了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并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机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军组成第60军到前线抗日作战,张冲被任命为第60军第184师团长。途中,张冲秘密会见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汉口的叶建英和罗荣辉将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坚定了与共产党亲近的决心。与此同时,共产党被要求派遣政治工作者到其他部队工作,抗日军事报纸的创建扩大了共产党在他的部队中的影响力。张冲率领部队纪律严明,勇往直前。

在魏镇外的台尔庄之战中,他是一位开拓者,意志坚定,勇于担当,受到各将领的钦佩。当战斗已经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时候,面对装备精良、凶猛顽强的日军,士兵们几乎无法抵抗的那一刻,张冲突然高高举起,大喊"我是师长张冲,我们不跑。我们在靖国神社,在保卫国家之声中,有著光荣的传统,如果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赢,我军的面子就会丢掉。我是部门的负责人,如果我退后一步,你就开枪打死我。无论你要让谁退缩,我也会开枪打死你。"你不敢冲锋?""敢!在下面齐声喊叫。一时间士气高涨,士兵们在张冲的衣领下倒下,跃然而起,以锐利的气势杀入敌,最终打赢了台庄之战的胜利。

1938年4月,60人开往徐州,进入徐州战争的第二阶段,张冲率领184师27日夜夜坚守徐州郊区望山,多次挫败日军的进攻,发挥了彝军的威望,这是中国人民的长心壮志。据当时的报纸记载:"血战,神力的极大展示。日本报纸也承认:"自9月18日与中国军队开战以来,很少遇到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第60集团军投入了35,123架战斗机和18,844名伤亡,超过战斗机数量的一半。徐州附近的韶望山战役为张冲赢得了"抗日将领"的称号。

1938年,他参加了台尔庄战役,被提升为陆军总司令。1939年,由于积极抵抗日本,他被免去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利用在家的闲暇时间,将精力投入到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中。1940年,磨坊县和鹿溪县的水利工程建成。捐赠资金建设"云鹏图书馆"(山西)、龟山小学(泸溪)、西山小学(米勒)、西溪师范学校等。

1942年,任云南军第二路军司令官。1945年到延安。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延安撤退后,被党中央任命到东北前线。曾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会人员、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云南省解放后,历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委员、西南民政委副主任、梁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深入的边境地区和梁山等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地方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特殊作用。

1954年起任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人民委员会主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当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抗日名将张冲

1956年后,张冲主要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走访了云南省各地水电行业,考察了全国水利行业,逐步形成了一套水利建设思路,提出了一套金沙江、虎跳峡的管理方案,并投入到水利建设事业中。云鹏水电站以张冲将军的"云鹏"一词命名。

张冲曾九次穿越陡峭的虎跳峡,为开发金沙江提出了积极建议,形成了"有针对性地大爆破、建设超高超厚堆砌巨型水坝、建设巨型水利枢纽"的思路。根据张冲的陈述,主要有五个特点:地基不清、不防渗透、不改道、不淹水或少洪、不怕地震和空袭、投资少、效率低。

1978年4月,张冲第九次造访虎跳峡,不久又第10次造访四川轮渡(今攀枝花市),为该市寻找理想的水电站选址。但在这次探险中,他病倒了,被送回北京接受治疗,在那里他被诊断出患有晚期癌症。

1980年10月30日,张冲去世,享年80岁。按照他最后的愿望,骨灰散落在虎跳峡。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和无尽的斗争,这是张冲的道路,也是张冲人生的最后总结。

抗日名将张冲

张冲、周恩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