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鑒古學古仿古,戴進繪《風雨歸舟》

戴進是明代畫壇浙派的創始人,他從鑒古、學古、仿古入手,重拾南宋院體技法,成為明初畫壇上的翹楚。很多人會好奇,戴進為什麼沒有學習元人技法,而是繼承了院體風格,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很簡單,古代畫家身份低微,選擇什麼樣的風格常要考慮市場因素。明朝皇帝朱元璋喜歡工整規範的畫法,他愛花鳥畫多于山水畫。山水畫家地位略低,為了妥協,隻能在風格上靠攏院體風格。戴進經過不懈努力,适應時代審美特征,從工匠成為畫壇大師。

鑒古學古仿古,戴進繪《風雨歸舟》

戴進 風雨歸舟

是的,你沒看錯。戴進出身貧寒,他是制作金銀首飾的匠人。由于他喜歡繪畫,尋訪名師勤學苦練,名震江南,而後前往北京成為内廷供奉。這幅《風雨歸舟》就是戴進的作品,代表了他成熟期的藝術風格。畫中描繪了風雨交加之際,商旅行人為了冒雨趕路。畫中各色人等即便有雨傘蓑衣,但風大雨急,讓人略顯尴尬。

浙派畫家喜歡在畫中加入故事線索,以便增加畫面的生動性。戴進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進行創作。橋上路人行色匆匆,舟船上高士悠閑自在,讓人感受身處江湖之遠,浪迹天涯,心無旁骛。墨色轉換濃淡自如,整體風貌渾厚沉郁。這就是戴進追求的風格,繼承古法不忘彰顯個人風采。

鑒古學古仿古,戴進繪《風雨歸舟》

戴進 風雨歸舟 局部

戴進身份低微,他的學畫之路相當坎坷。為了提升創作水準,鑒賞古畫就成了他重要的學習方法。戴進是杭州人,杭州是前朝南宋的國都。他在家鄉成名之後,為了提高創作能力,自然而然學習南宋院體技法。他作品中有很多南宋馬遠、夏圭的筆墨特征。

《風雨歸舟》也有“馬夏”特征,南宋院體畫家追求細節真實。《風雨歸舟》中畫出了風向,雨水斜落,蘆葦傾倒。很多畫家都抓不到的細節,讓戴進找到了。不要小看這個細節,沒有日積月累的觀察,沒有千百次的錘煉,無法将其描繪在畫紙上。

鑒古學古仿古,戴進繪《風雨歸舟》

鑒古、臨古、仿古,不忘觀察自然風景,讓戴進作品有了強烈的代入感。哪怕用筆工細嚴謹,也沒有呆闆生硬的感覺。僅此一點,戴進足矣傲視明初畫壇同侪了。

根據史書記載,戴進五十多歲的時候,因為得罪人傳回家鄉,也有人說他逃亡雲南避禍。《風雨歸舟》沒有年款,假若有證據斷定是他50歲後的作品,在意境上會更加深遠。

鑒古學古仿古,戴進繪《風雨歸舟》

經曆人生的風雨,可以坦然面對。沒有什麼困難可以擊垮戴進,無畏打擊,駕一葉扁舟,駛向心靈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