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鉴古学古仿古,戴进绘《风雨归舟》

戴进是明代画坛浙派的创始人,他从鉴古、学古、仿古入手,重拾南宋院体技法,成为明初画坛上的翘楚。很多人会好奇,戴进为什么没有学习元人技法,而是继承了院体风格,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很简单,古代画家身份低微,选择什么样的风格常要考虑市场因素。明朝皇帝朱元璋喜欢工整规范的画法,他爱花鸟画多于山水画。山水画家地位略低,为了妥协,只能在风格上靠拢院体风格。戴进经过不懈努力,适应时代审美特征,从工匠成为画坛大师。

鉴古学古仿古,戴进绘《风雨归舟》

戴进 风雨归舟

是的,你没看错。戴进出身贫寒,他是制作金银首饰的匠人。由于他喜欢绘画,寻访名师勤学苦练,名震江南,而后前往北京成为内廷供奉。这幅《风雨归舟》就是戴进的作品,代表了他成熟期的艺术风格。画中描绘了风雨交加之际,商旅行人为了冒雨赶路。画中各色人等即便有雨伞蓑衣,但风大雨急,让人略显尴尬。

浙派画家喜欢在画中加入故事线索,以便增加画面的生动性。戴进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桥上路人行色匆匆,舟船上高士悠闲自在,让人感受身处江湖之远,浪迹天涯,心无旁骛。墨色转换浓淡自如,整体风貌浑厚沉郁。这就是戴进追求的风格,继承古法不忘彰显个人风采。

鉴古学古仿古,戴进绘《风雨归舟》

戴进 风雨归舟 局部

戴进身份低微,他的学画之路相当坎坷。为了提升创作水平,鉴赏古画就成了他重要的学习方法。戴进是杭州人,杭州是前朝南宋的国都。他在家乡成名之后,为了提高创作能力,自然而然学习南宋院体技法。他作品中有很多南宋马远、夏圭的笔墨特征。

《风雨归舟》也有“马夏”特征,南宋院体画家追求细节真实。《风雨归舟》中画出了风向,雨水斜落,芦苇倾倒。很多画家都抓不到的细节,让戴进找到了。不要小看这个细节,没有日积月累的观察,没有千百次的锤炼,无法将其描绘在画纸上。

鉴古学古仿古,戴进绘《风雨归舟》

鉴古、临古、仿古,不忘观察自然风景,让戴进作品有了强烈的代入感。哪怕用笔工细严谨,也没有呆板生硬的感觉。仅此一点,戴进足矣傲视明初画坛同侪了。

根据史书记载,戴进五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得罪人返回家乡,也有人说他逃亡云南避祸。《风雨归舟》没有年款,假若有证据断定是他50岁后的作品,在意境上会更加深远。

鉴古学古仿古,戴进绘《风雨归舟》

经历人生的风雨,可以坦然面对。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击垮戴进,无畏打击,驾一叶扁舟,驶向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