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临摹不是偷懒,而是表达敬意,胡也佛绘《春游图》

明代初年,画坛上出现了一个艺术流派叫浙派。浙派的创始人是戴进,这古代美术史中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绘画流派。浙江的中心城市是杭州,杭州又是南宋的都城。南宋院体画风在此地流传甚广,明初的皇帝喜欢院体风格,由此浙派画风成为宫廷绘画的主流风格,影响极广。

这幅近代画家胡也佛画的《游春图》,是一幅致敬浙派名家戴进的作品。戴进画过一幅山水,和这幅极其相似。临仿借鉴是国画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学习步骤,再加上胡也佛后来在朵云轩工作,主要负责复制古画的工作。于是,才有了这么精彩的仿古佳作。

临摹不是偷懒,而是表达敬意,胡也佛绘《春游图》

胡也佛 春游图

有人觉得,仿古临摹是一种偷懒的行为,不值得提倡。殊不知,无论是写字还是绘画都有一套固定的笔墨章法,只有“走进去”,才有机会“走出来”。换个说法,如果武侠小说中的传奇人物令狐冲,没有武功在身,他能学会“独孤九剑”吗?肯定不能啊,基础都没有,怎么学!绘画也是这个道理,临摹的过程是打基础的过程。

可能还会有人接着问,胡也佛笔墨扎实,用色典雅,他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打基础。有句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创作需要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再有天分的画家,没有日常练笔,功夫也就荒废了。无论成功与否,日课不能丢。

临摹不是偷懒,而是表达敬意,胡也佛绘《春游图》

胡也佛 春游图 局部

浙派绘画有个特点,喜欢在画中添加故事线索。这幅《春游图》的故事线索是,春游不觉归来晚。胡也佛将其稍加转化,赋予新的含义,那就是“因为热爱所以敬重”。画中高士热爱自然春景,所以傍晚才归家。热爱源于他对自然美景的敬重,在大自然中可以洗涤干净物欲烦恼,山水烟岚就是心灵导师。

胡也佛通过临摹这幅画,表达了他对山水画的理解。好的作品,要有通俗的表现形式,要有高雅的意趣主旨。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更多的观众感到满足。画家画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观众。画家的责任是寻找美、发现美、宣传美,倘若无法完成,作品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临摹不是偷懒,而是表达敬意,胡也佛绘《春游图》

《春游图》中有个局部细节显得很乱,高士的宅院在用笔用色方面把院体风格极尽精微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胡也佛为什么要画这个细节?前面提到了,他敬重前辈名家。敬重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努力在技法上超越前辈。

看看这用笔,看看这用色,看看这种精准的空间表现力。你就知道,胡也佛是真的尊重浙派艺术,真的想要致敬戴进。

临摹不是偷懒,而是表达敬意,胡也佛绘《春游图》

一幅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欣赏。这次仅仅谈论了胡也佛的创作动机,至于他在技法上有多么高妙,就留给大家慢慢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