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摹不是偷懶,而是表達敬意,胡也佛繪《春遊圖》

明代初年,畫壇上出現了一個藝術流派叫浙派。浙派的創始人是戴進,這古代美術史中第一個以地域命名的繪畫流派。浙江的中心城市是杭州,杭州又是南宋的都城。南宋院體畫風在此地流傳甚廣,明初的皇帝喜歡院體風格,由此浙派畫風成為宮廷繪畫的主流風格,影響極廣。

這幅近代畫家胡也佛畫的《遊春圖》,是一幅緻敬浙派名家戴進的作品。戴進畫過一幅山水,和這幅極其相似。臨仿借鑒是國畫創作時不可缺少的學習步驟,再加上胡也佛後來在朵雲軒工作,主要負責複制古畫的工作。于是,才有了這麼精彩的仿古佳作。

臨摹不是偷懶,而是表達敬意,胡也佛繪《春遊圖》

胡也佛 春遊圖

有人覺得,仿古臨摹是一種偷懶的行為,不值得提倡。殊不知,無論是寫字還是繪畫都有一套固定的筆墨章法,隻有“走進去”,才有機會“走出來”。換個說法,如果武俠小說中的傳奇人物令狐沖,沒有武功在身,他能學會“獨孤九劍”嗎?肯定不能啊,基礎都沒有,怎麼學!繪畫也是這個道理,臨摹的過程是打基礎的過程。

可能還會有人接着問,胡也佛筆墨紮實,用色典雅,他已經很成功了,為什麼還要打基礎。有句話叫“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繪畫創作需要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再有天分的畫家,沒有日常練筆,功夫也就荒廢了。無論成功與否,日課不能丢。

臨摹不是偷懶,而是表達敬意,胡也佛繪《春遊圖》

胡也佛 春遊圖 局部

浙派繪畫有個特點,喜歡在畫中添加故事線索。這幅《春遊圖》的故事線索是,春遊不覺歸來晚。胡也佛将其稍加轉化,賦予新的含義,那就是“因為熱愛是以敬重”。畫中高士熱愛自然春景,是以傍晚才歸家。熱愛源于他對自然美景的敬重,在大自然中可以洗滌幹淨物欲煩惱,山水煙岚就是心靈導師。

胡也佛通過臨摹這幅畫,表達了他對山水畫的了解。好的作品,要有通俗的表現形式,要有高雅的意趣主旨。兩者相輔相成,才能讓更多的觀衆感到滿足。畫家畫畫,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觀衆。畫家的責任是尋找美、發現美、宣傳美,倘若無法完成,作品的魅力就會大打折扣。

臨摹不是偷懶,而是表達敬意,胡也佛繪《春遊圖》

《春遊圖》中有個局部細節顯得很亂,高士的宅院在用筆用色方面把院體風格極盡精微的理念展現得淋漓盡緻。胡也佛為什麼要畫這個細節?前面提到了,他敬重前輩名家。敬重的最佳表現形式就是努力在技法上超越前輩。

看看這用筆,看看這用色,看看這種精準的空間表現力。你就知道,胡也佛是真的尊重浙派藝術,真的想要緻敬戴進。

臨摹不是偷懶,而是表達敬意,胡也佛繪《春遊圖》

一幅畫,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欣賞。這次僅僅談論了胡也佛的創作動機,至于他在技法上有多麼高妙,就留給大家慢慢體會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