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鎳價飛漲,巨頭瞄上這個賽道

近日,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上上演了一幕幕“暴漲”。

俄烏沖突帶來的斷供擔憂疊加期貨市場上出現的逼空行情,使得鎳價已經突破了每噸10萬美元的大關。“妖鎳”價格異動也引發了産業鍊條上的混亂,不鏽鋼制造商主要使用鎳生鐵,而電池制造商則使用硫酸鎳,本周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暫停鎳交易後更是引發價格擠壓。

同樣暴漲的還有锂,去年8月份電池級碳酸锂報價在10萬元/噸上下,到現如今的近50萬元/噸,高達400%的漲幅也一樣讓人“歎為觀止”。

作為生産锂電池的重要原料,锂、钴、鎳原材料的上漲對锂電池的供需也造成極大的沖擊,“瘋狂”之勢不僅發生在原材料供應端,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也同樣如此。從起初動力電池回收價格與新貨相比隻有六成,如今已出現價格倒挂現象,同樣引發諸多擔憂。

如此看來,锂電池的回收再利用,也成為一個規模正在不斷增長的藍海市場。

01

锂電池的市場規模究竟有多大,

引得巨頭紛紛布局

現代社會中,锂電池被廣泛用于各類電子産品和電動汽車當中,過去一些年,锂電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時約為44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可升至944億美元。

增長最主要的動力則來自于電動汽車的強勁需求。預計到2025年時,全球上路行駛的汽車中電動汽車将占到10%,并在2040年時進一步增長到58%。

全天候科技稍早前文章提及,乘聯會披露的新能源領域資料來看,2022年2月,國内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零售量分别增長189.1%、180.5%,達31.7萬台、27.2萬台。環比雖有下降,但好于曆年2月走勢。

據央視财經報道稱,全球锂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在2020年約36億美元,但在2026年有望增長至107億美元,期間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9.4%。

02

成本走高,“狼多肉少”,

電池回收成新賽道

面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進一步加劇了部分原材料的供應緊缺(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鎳生産國),原材料市場上的斷供更引發擔憂。

據上海鋼聯資料顯示,3月7日電池級碳酸锂價格再次上漲,目前已經達到50.25萬元/噸,光大證券也指出,锂礦價格持續高位背景下,锂電回收經濟性凸顯。

此外,按照摩根士丹利的估計,鎳價的飛漲可能導緻一輛電動汽車的生産成本增加1000美元(約6300元人民币)。

特斯拉、大衆、通用、福特等一衆巨頭早就在全世界範圍内開展了锂、钴、鎳礦的資源争奪戰。

03

特斯拉等車企瘋狂“囤積”锂鎳資源,

到加碼動力電池回收

早在2020年的特斯拉電池日活動上,特斯拉官方宣布,計劃上線電池回收服務,所回收的锂離子電池組将由指定工廠進行處理并回收再利用。2020年9月,特斯拉就在中國推出了電池回收服務,承諾報廢的锂離子電池均不做填埋處理,而由專業指定工廠的合格專業人員處理,可100%回收利用。

2021年8月,特斯拉釋出了《2020年影響報告》,描述了該公司正在采用一種“閉環”程式,使其能100%地将其電池留在垃圾填埋場之外。特斯拉在報告中寫道:“我們的報廢锂離子電池沒有一塊被送往垃圾填埋場,100%被回收。我們積極貫徹循環經濟原則。”

雷諾也在2020年10月通過其SmartHubs項目宣布參與電池回收。該公司聲稱,西薩塞克斯郡的能源系統由1千個二手電動汽車電池組成,将為社會住房、交通、基礎設施、私人住宅和當地企業提供更清潔、更低成本的能源。

從梯次利用、回收材料到改進技術,車企也在進行不一樣的嘗試。2021年4月,瑞典汽車制造商沃爾沃重申其承諾,到2040年成為一個“循環型企業”,創造閉環,将回收其汽車中的所有材料。

除了沃爾沃,日産汽車已經将來自聆風的二次電池用于工業和家庭設施的靜态儲能,并提供了現成的家庭或商業儲能裝置,稱為xStorage。作為特斯拉Powerwall的競争對手,日産的不同之處在于,你可以選擇用新電池或二手電池。

本田也宣布了其二手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電池的計劃。本田的歐洲分部将與法國新生代金屬公司(SNAM)合作,收集和回收電池,用于二次使用或提取有價值的元素。

寶馬在2020年10月宣布,它将與能源公司Off Grid Energy合作,為報廢的寶馬和MINI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的電池創造可持續的二次利用解決方案。

04

動力電池回收有多“香”?

多家锂電巨頭紛紛進場

除了汽車行業的龍頭以外,在新能源動力電池退役規模持續增長的預期下,目前電池回收行業中已相繼湧入了許多企業,2020年大陸的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注冊量約為2579家,較2019年增長約253.3%。不過,據悉在上述的注冊企業中,多數屬于中小企業,其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的企業占比約為25%,注冊資本在100-500萬之間的企業占比約為35%。

雖然目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中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競争者。而根據大陸工信部所釋出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截至2021年年底,有27家符合大陸電池回收行業标準的企業,其中包括甯德時代、格林美、天賜材料、國軒高科、比亞迪等多家大體量的锂電巨頭。

不久前,天奇股份釋出公告稱将與京東科技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進一步推動廢舊锂電池綠色供應鍊管理體系,實作“網際網路+回收”場景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打造锂電池循環再利用生态體系。京東科技将利用自身供應鍊、雲計算和大資料、物流系統搭建及管理能力,全面助力天奇股份“動力電池循環産業一體化網際網路平台”落地和營運。

除了可期的市場規模以及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見聞君此前文章中曾提及,動力電池回收也具有非凡的意義:動力電池金屬材料回收不僅符合碳中和願景,又能緩解大陸對于锂钴鎳等金屬的供應依賴。目前大陸進行動力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有其必要性,主要是出于環保和資源安全兩個角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