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陷“騙補”風波,特來電的首家充電樁上市企業夢能實作嗎?

電動化變革加劇時刻,汽車産業鍊下遊的充電樁市場也開始風雲變幻。

近日,國内頭部充電樁企業特來電卷入了一場輿論風波。據社交平台流傳的一段視訊顯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地,一排充電樁閑置在山野之處,視訊拍攝者稱,該地一年多前安裝了100多座充電樁,至今閑置,并未投入使用。拍攝者在視訊中指責:“國家補貼都到這些人手中了,一個能用的都沒有。”視訊中的充電樁品牌正是特來電。

再陷“騙補”風波,特來電的首家充電樁上市企業夢能實作嗎?

除此之外,幾天前,特來電母公司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剛剛宣布将對特來電進行分拆,并在科創闆上市。幾起事件紮堆,這家充電樁頭部品牌也是以吸引了外界不少目光。

再陷“騙補”漩渦

對于被指責的涉事視訊,官方目前已經做出回應。

特來電表示,該視訊為不實資訊,将投訴視訊釋出者。“該景區還未開放,是以建好後沒有投入使用,是規劃建設部分。建設至今公司和景區均未申請過任何國家補貼,不存在網傳騙取政府補貼情況。”

再陷“騙補”風波,特來電的首家充電樁上市企業夢能實作嗎?

充電樁所涉及的亞拉雪山景區也回應了該事件,表示景區充電樁為企業自建項目,不屬于國家投資,因景區高壓專線正在調試階段,故充電樁暫未啟用。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國家政策扶持下發展迅速,作為配套設施的充電網絡同樣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而最初的補貼政策也扶持起了一批充電樁行業的頭部企業。

資料顯示,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營運及網際網路的增值服務。

在品牌成立之初,特來電與其他充電樁企業一樣,都采取了跑馬圈地政策。前期數十億元投資以及全國範圍内幾百個城市的建設布局,為搶占市場佔有率,特來電下了不少成本。

在2019年,充電網絡成為政策補貼重點,特來電等頭部充電樁企業也迎來了發展紅利期。在這一階段,特來電、國家電網、安悅、星星充電等發展較好的充電樁企業也是收獲補貼的大戶。

除本次視訊事件外,在此前發展過程中,特來電也不止一次地遇到了“騙補質疑”。2020年1月,特來電被合肥網友曝光所建設充電樁未安裝充電口也未通電,有“騙補”嫌疑,官方回應相關充電站不涉及補貼;2021年3月,特來電與多位“衆泰雲100S”新能源汽車車主發生沖突,被質疑“騙取補貼”,并被訴至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不過法院最終并未對特來電做出騙補界定。

上市程序加速

在充電網絡賽道中,特來電是發展較快的選手之一。據特來電官網顯示,目前特來電已經擁有263,343個充電設施營運終端,覆寫全國超350個城市,充電領域的知識産權超過870項。

2021年6月,特銳德釋出公告稱,特來電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進普洛斯、國家電投、三峽集團、億緯锂能等共計十家戰略投資者,增資金額合計約3億元,投資完成後特來電估值約為136億元。

業績方面,據特銳德公告顯示,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及其他收入31.06億元,同比增長51.85%。截至2021年12月,特銳德累計充電量突破110億度。

再陷“騙補”風波,特來電的首家充電樁上市企業夢能實作嗎?

在公共充電領域,公司營運充電樁25.23萬台,其中直流充電樁數量15.15萬台,市場佔有率為32.24%,排名全國第一;公司2021年充電量超42億度,市場佔有率為38.34%,排名全國第一。

不過,盡管營收和毛利都有增長,但特來電仍舊處在虧損之中。資料顯示,2021年其營業利潤為-1352.93萬元,淨利潤為-5132.08萬元。

而對于上市,特來電母公司早在2020年就已經釋出公告稱啟動分拆特來電境内上市前期籌備工作。2021年7月,特銳德、特來電董事長于德翔表示,特來電“争取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事實上,除特來電外,充電樁賽道内,星星充電也在提速上市。

眼下,這場分拆上市再次提上日程,争議頗多之下,特來電的首家上市的充電樁企業之路能否成行,似乎還無法下定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