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香港未來發展新定位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港澳頻道原稿

張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香港未來發展新定位

人民日報網7月21日電(記者陳穎,實習生奧坎秀雅)《中外文明的融合——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今天在香港灣仔會展中心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在緻辭中表示,"十四五"規劃明确提出"支援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是對香港對國際藝術文化交流貢獻的充分肯定,是對香港迫切發展需求的積極回應。 并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明确新的定位和培育新的優勢。以下為演講全文: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發展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張旭

尊敬的行政長官林正月、副主任陸新甯、國民議會議長、各位貴賓:

大家好!不久前,我們剛剛慶祝了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和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二十四年前,香港回歸祖國的慶祝活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讨論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方向,具有特殊意義。我謹代表文化和旅遊部,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新老朋友,表達誠摯的問候和最良好的祝願!

此時此刻,站在曆年洗禮之後,香江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愛撫過去,感受千千萬。100年來,香港與黨的命運,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始終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統一24年來,"一國兩制"譜寫了響了湘江的篇章,這是百年來的偉大事業。在"二百年"的曆史交彙點上,"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援特别行政區鞏固和提升競争優勢,建構"一帶一路"功能平台,支援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整體發展。這是對香港對國際藝術文化交流貢獻的充分肯定,是對香港迫切發展需求的積極回應,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了明确的新方向和新優勢。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對推動香港重新開工、助力香港培育更具優勢産業、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為促進香港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内生動力具有積極意義,對促進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相學習具有積極意義。 将有助于進一步發展"香港的優勢和國家需要",增強香港與外國文化藝術交流的輻射和影響力,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一個全新的命題,我們都需要交流探索,貢獻智慧。文化和旅遊部願與香港一道,将精靈立足新發展階段,适應新的發展形勢,加快建設新的發展格局,推進文化心靈建設和文化教育,務實深化内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以下是香港如何發展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一些想法:

一是促進文明互學和發展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文化是一個民族和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統說。文化在發展,國家在蓬勃發展,文化在強大。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當今世界正在經曆一個史無前例的世紀變革,全球爆發新冠肺炎,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國際強國"東西方對比,中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實作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肩負着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任務。香港要堅定不移地保持文化自信,堅持中華文化地位,深耕細作,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增強香港同胞對香港的愛國愛心,增強香港同胞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香港故事,應提煉和展示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為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相學習、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二是加強創新引領,打造中外文化創意産業交流樞紐。香港的文化創意産業有良好的發展基礎。進入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階段,具有知識型、創意型、服務型特色的文化創意産業,可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将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在香港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加強内容建設,立足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基因,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創IP,打造一批國際中國文化品牌;充分發揮産業孵化平台和龍頭企業在模範創新和融合發展中的引領作用,通過生産合作、開放平台、資源共享等方式促進中小企業上下遊發展,深化粵港澳文化旅遊合作, 特别是在粵港澳文化創意産業,培育了一批産業鍊,豐富的創新元素,全力支撐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國内外"雙周期"交彙點的功能,善用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書展、設計商業周等旗艦展覽平台,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互動、項目合作和貿易交流, 培育新形勢下中國參與國際合作與競争的新優勢。

三是加快人才聚集,打造中外文化人才制高點。人才是政治的本質,是企業事業的基礎,是強者的基礎。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設,不僅展現在引進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也展現在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化人才,以規模化、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文化人才,大力推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建設。要加快中外文化人才聚集,結合香港實際,制定文化人才認定标準,大力引進國内外高端文化産業領軍人才,引領香港文化産業發展;深入推動内地與香港在文化藝術領域的規則趨同、機制對接,進一步促進香港藝術人才到大灣區内地城市學習、就業、創業,讓青年才俊在粵港澳建設文化強國, 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價值,找到收獲感。

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視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積極研究和支援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政策。我也想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國家支援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好消息。近兩年來,馬鳳國先生和何志剛先生廣泛收集業界人士,走訪各部門進行溝通和協調,以促進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經過積極努力,國家藝術基金将自2021年起全面向港澳開放,港澳藝術機構和藝術家可以直接申報項目。同時,文化和旅遊部也在積極推動内地優秀藝術考核機構與香港院校合作開展藝術教育訓練和考核水準,并将會同中華文藝聯認真研究港澳文藝工作者職稱評定的相關政策, 并将香港、澳門納入國家藝術系列名稱評定體系。這是中央政府對香港藝術發展的迫切需求的積極回應。希望廣大香港文化藝術工作者善用上述政策,團結一批緻力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香港文化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幫助他們提高水準和成長,積極引領香港良好的文化生态, 帶領文化藝術界建設和傳播一批制作精良、展現香港特色和中國文化遺産、展現時代精神、打造香港文化藝術高峰、為香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貢獻力量。

我相信,在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定會克服挑戰,成就新的輝煌!"東方之珠"會更加燦爛"。

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