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請問,你想知道黑兵蠅幼蟲(俗稱:蛆蟲)是如何進食的嗎?

請問,你有興趣看一看 10000 條黑兵蠅幼蟲一起吃披薩的盛況嗎?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據說,它們兩個小時就可以消滅一個 16 寸的披薩!!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最近在廣泛閱讀的時候,小編發現了這樣一項驚為天人又極其“無用”的研究:

科學家們為了幫助農民伯伯們更快速的獲得具有高蛋白的雞飼料,展開了關于如何快速培育黑兵蠅幼蟲的研究。

據悉,一些公司會将收集的廚餘垃圾喂給成群的幼蟲。吃下腐爛的剩飯後,這些蛆蟲就可以變成人類更喜歡吃的雞和魚等動物的高蛋白飼料。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生物循環:蛆吃得好了——雞長得壯了——人類吃到高品質肉了。可以說是生态可持續糧食生産的福音。

那麼如何提高蛆蟲們的生長速度就成了一個重點。俗話說,吃得快長得快。是以,科學家們對蛆蟲的進食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蛆長得快,成為飼料的時間越短——雞可以得到不間斷的高品質蛋白質——人類就可以吃到物美價廉的肉。

而為了研究這些蛆是如何吃下大量食物的,研究人員在一個 35 ℃的透明玻璃箱中全面拍攝記錄了黑兵蠅幼蟲吞食橘子片的過程。

該團隊利用模拟流體運動的軟體,追蹤單個蛆蟲的流動,以此來尋找蠕動體中的模式。

研究報告中說道,盡管看起來很混亂,但幼蟲的移動就像被泵入噴泉的水一樣。饑餓的蛆蟲從底部被推向食物,吃飽的幼蟲被泵上來。(如圖所示)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圖 | 幼蟲進食照片(來源:“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這種“蛆噴泉”可以讓饑餓的幼蟲取代周圍已經停止進食的幼蟲,使進食機器繼續運轉。研究人員表示,更好地了解這一過程可以幫助培養幼蟲的公司擴大規模,将更多的食物垃圾轉化為食物。

當然,這個匪夷所思的研究背後其實是有一套嚴密的邏輯的。

以往的研究在動物集體運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大多局限于遷徙,而對集體飼養缺知之甚少。

在大型農業集體化飼養中,走了很多彎路,例如大規模飼養豬、牛、羊、雞、鴨、魚。直到最近幾年才有所突破。

但是這些動物個體相對較大,數量處于可控狀态。而在集體飼 養昆蟲的領域,由于個體小數量大,還處于初級階段。

本次研究中,科學家就進行了實驗對象的大膽突破,選擇了黑兵蠅幼蟲這個處理食物垃圾的小能手。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圖 | 黑兵蠅幼蟲(來源:“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實驗所用的黑兵蠅幼蟲采自髒糞農場,年齡範圍在 8~12 日,重約 0.1 克。

這些被選中的實驗對象都極具科研奉獻精神:他們在做任何實驗前都保持了 24 小時的饑餓狀态!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實驗過程分别進行了單體幼蟲研究和一組幼蟲研究觀察(600 毫升,約 3500 隻),使用超高清索尼手持錄影機進行拍攝,利用 Matlab 完成圖像數字哈和資料提取,并使用粒子圖像測速儀測量幼蟲流流速。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圖 | 粒子圖像測速實驗裝置(來源:“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經過一系列高能分析後,研究人員提出了幼蟲群進食率的數學模型,進行結果分析。

首先解讀單個幼蟲,幼蟲的身體呈楔形,末端有一個黑色的三角形“喙”,長 0.4 毫米。喙包含上颌骨、氣孔和下颌刷。

研究人員對暴露于食物的單個幼蟲的分析中發現:30% 的幼蟲不吃東西,這些幼蟲不接觸食物,而是繞着容器的周邊走動——這還是個未接之謎。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圖 | 幼蟲的嘴(來源:“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在群體實驗中,幼蟲最初分布在橙色切片周圍的均勻層中,并在實驗的前 5 分鐘内繼續聚集在切片周圍。實驗開始後,堆大緻呈圓錐形,頂端有 8 個幼蟲高度,40 個幼蟲高度寬。這種形式,可以幫助幼蟲達到進食率峰值。(如圖所示,再放一遍)

幼蟲在食用橙片時會旋轉它,但這種旋轉受容器壁的限制,旋轉時可以加速橙子的消耗。幼蟲數量和它們的進食率是有關系的,經過一系列實驗和計算,當 N 到達一定數值是,進食率會達到頂峰,并不再随數量增加而增加。

科學家讓10000 條蟲子共吃一塊披薩,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圖 |(a)測量幼蟲進食率的實驗裝置;(b)進食率與幼蟲數量的關系。點是實驗資料點,虛線是模型(來源:“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深入調查了成群的黑兵蠅幼蟲的進食方式及過程。了解到能夠進食的幼蟲數量本質上受到食物表面積的限制,隻有有限數量的幼蟲能在食物表面積的範圍内進食。

而小數量群體進食時,正在進食的幼蟲經常休息,阻止其他幼蟲擷取食物。成群的幼蟲克服了這個問題,它們在食物周圍産生“噴泉”,新的幼蟲從底部爬進來,然後被“泵”出頂部,形成一個進食“蛆噴泉”。

不得不說,這些小蟲子的智慧可能遠比我們想象得要高。

最後,邀請各位觀看幼蟲朋友們的 5s 進食視訊

容易引起一系列不太友好的生理反應!慎入!

參考連結: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if.2018.0735

作者:奇仔

排版:白若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學術頭條(ID:SciTouTiao),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