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史
編輯|老史
一個人均過億,但遍地是乞丐的國家;一個号稱“非洲糧倉”,但人均餓肚子的國家;一個被西方集體制裁,卻堅持反帝反殖民的國家,他就是辛巴維(威)。這個國家對中國有何特殊?中國為何要斥10億美元巨資幫助這麼一個國家建設鋼鐵産業?今天老史就給您掰扯一下。
辛巴維(威)一個被白人“騎臉上”的國家
1980年4月18日非州東南部一個名為羅得西亞的國家宣布獨立,改名為辛巴維(威)。提到辛巴維(威)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名為塞西爾·羅茲的英國人。
塞西爾·羅茲在1853年7月5日出生于英格蘭赫特福德郡,他的父親老羅茲是英國國教會副主教,妥妥的英國權貴。
但是羅茲在從小就身患哮喘,是以在1870年9月1日,17歲羅茲被父親送到南非療養,這個落後的非洲大地也徹底覺醒了羅茲盎格魯薩克森“野蠻人”血統,他很快就學會了掠奪。

羅茲在1870到1889年,通過掠奪收購了大量的莊園,并且聯合倫敦的商業壟斷互助機構-辛迪加組織,建立了對世界鑽石行業的壟斷地位。
鑽石作為持續了3個世紀的騙局,讓無數的非洲黑人為此流血流淚,沾滿非洲人鮮血的“血鑽”卻成為忠貞愛情的象征,這有多諷刺。
但鑽石隻是羅茲商業帝國的一小部分,他還有石油公司、礦産公司和水果公司。
但是他依舊不滿足,聽說辛巴維(威)有黃金,是以在1888年通過誘騙原南羅得西亞(現辛巴維(威)南部地區)的地方酋長獲得了整個辛巴維(威)的采礦權,并在1899年建立了臭名昭著的大不列颠南非公司。
同年羅茲獲得維多利亞女王頒發的特許狀,規定在南非英控區,大不列颠南非公司擁有締約、組織地方政府,建立暴力機關和軍事機關,以及經商和建設銀行,對控制土地和礦藏的開采等特權。
一夜之間羅茲成為了南非的“土皇帝”,可惜的是羅茲并沒有在辛巴維(威)發現黃金,但是英國人發現辛巴維(威)土肥沃,很快在羅茲推動下,簽署了格倫·格雷法令,南非公司開始立法驅逐黑人,并招募了3000名英國雇傭軍行動。
每一個英國雇傭兵進入羅得西亞驅逐黑人,就可分得1,200公頃的土地,土地被奪走的當地黑人卻成了英國白人的佃戶。
其實整個辛巴維(威)适合耕地的面積也不算多,主要集中在現在的馬紹納蘭東省、馬紹納蘭中省和馬紹納蘭西省三省,這些區域年降水量能達到750-1000mm,年均溫度能達到18.4℃,整體和大陸湖南地區氣候相似。
而白人的種植園主要就集中在這些地區,不過随着羅得西亞的白人人口開始急劇增加,根據羅得西亞1921年的人口普查報告顯示,歐洲白人數量已經達到33620人,并且還在快速增長。
為了進一步掠奪黑人土地, 1930年大不列颠南非公司簽署了《土地分攤和土地保有權法案》,将整個羅得西亞南部的所有良田一網打盡,大量的黑人失去的自己的土地,隻能被白人雇傭。
到了1980年辛巴維(威)獨立之前,40%以上的耕地被白人掌控,約有5000個白人農場,每個白人家庭雇傭了數百名黑人。
通過機械化生産,白人種植園可大規模生産煙草、茶葉、甘蔗、咖啡、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并大量出口到歐洲,一度貢獻了辛巴維(威)40%的GDP和60%的外彙,也讓當時的辛巴維(威)被冠上了“面包籃子”之稱。
除了糧食,辛巴維(威)大量的礦産也被出口至歐洲,辛巴維(威)是全球第二大鉑金産地,其鎳産量、鉻鐵儲量都極為豐富,哪怕到了2022年辛巴維(威)的支柱性産業依舊是礦業。
通過掠奪黑人,辛巴維(威)白人富得流油,根據羅得西亞1975年公布的資料顯示,當地黑人的平均年收入約500美元,而白人則達到8000美元。
階級劃分和收入差距加劇了黑人和白人的沖突,但是白人為了進一步打壓黑人,以英國移民為首的白人在1965年 宣布羅得西亞脫離英國管轄并獨立,不到1%的白人掌權。
此刻的大英急了眼,誰能想到終日打鷹的英國,卻被鷹啄了眼兒。雖然羅得西亞獨立沒有得到國際承認,但進一步刺激了當地黑人,黑人開始了全面遊擊戰。
1978年,在國際制裁與黑人武裝運動的夾擊下,羅得西亞白人政府終于妥協。1980年羅得西亞舉行了這個地區第一次民主選舉,于1980年4月18日羅得西亞更名為辛巴維(威)共和國正式獨立建國。
但是辛巴維(威)的最大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中國和辛巴維(威)為何能成好基友
此時辛巴維(威)白人擁有的土地和礦産,以及遺留的殖民經濟依舊阻礙着這個國家的發展。
到了20世紀末,辛巴維(威)的糧食已經無法滿足出口,到了2008年,辛巴維(威)的糧食産能隻能滿足7成國民的日常需求。這場土地改革對辛巴維(威)直接造成的農業損失近150億美元,而2008年辛巴維(威)的GDP也隻有44億美元,這場土地改革從結果上來看并不成功。
主要原因是辛巴維(威)保留的殖民地經濟,嚴重依賴外部市場,加上辛巴維(威)上司人強行把白人土地分給沒有土地的黑人,但是缺乏機械化的黑人小農經濟壓根沒有市場競争力。
而且辛巴維(威)強行要回了白人土地,遭到以英國為首的的英聯邦國家以及美膩堅的聯合制裁,雖然辛巴維(威)沒有妥協。
但是,現實不容樂觀。
到了21世紀初辛巴維(威)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在1980年1辛巴維(威)元約等于1.5美元,而到了在2008年價值5億辛巴維(威)元才等于2.5美元。
是以此時的辛巴維(威)是人人億萬富翁,也是人人億萬負翁。雖然國際勞工組織公布辛巴維(威)失業率隻有5%左右和中國相當,但是西方媒體以及一些NGO提供的資料顯示,辛巴維(威)失業率高達90%以上。
造假是瞞不住的,因為辛巴維(威)的經濟增長并不持續,不可能提供如此龐大的就業。是以此時的辛巴維(威)也知道不自救,将會迎來滅頂之災。
如果通過妥協獲得美英的支援,辛巴維(威)不過是可持續性地被西方掠奪,是以他們找上了中國要發展工業。
因為中國不僅僅是“基建狂魔”,也是出了名的“工業狂魔”,尤其是鋼鐵作為發展工業最核心的原材料,更是展現着一個國家的綜合工業實力。
2021年在中國管控下粗鋼産量依舊能達到10.3億噸,排名前十的9個國家粗鋼産量加起來還沒中國多。
而辛巴維(威)鉻鐵礦的儲量9.3億噸,儲量居世界第二位;而用于制造不鏽鋼鎳鐵合金的鎳金屬,辛巴維(威)儲量也達到76.1萬噸。
除此之外,辛巴維(威)鐵礦石量高達380億噸以上,和巴西已探明儲量相當;而且鐵礦石平均品位能達到40%-50%,而中國鐵礦石平均品位隻有34.5%,甚至達不到全球鐵礦石平均品位46.6%的水準。
這麼好的礦石,辛巴維(威)并沒有合理利用,因為其鋼鐵廠自2008年停産,目前基本沒有開采過鐵礦。
與此同時,中國2021年鐵礦石進口額就高達1.2萬億元,辛巴維(威)看着這筆巨款也會眼饞,但是自身的開采能力和冶煉能力實在有限。
但是在悄無聲息當中,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巨頭青山控股集團已經布局辛巴維(威)。
青山控股不像華為、阿裡那麼出名,但是在2021年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青山控股集團以年營收達到了2928億元,位列第14位,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鋼鐵企業。
就在2008年,全球市場低迷時期,青山控股逆周期投資花重金拿下了印尼4.7萬公頃紅土鎳礦開采權,順利進軍了不鏽鋼行業上遊,如今青山控股不鏽鋼産能早已突破1000萬噸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新能源發展,三元锂電池産量急劇增加,而鎳作為三元锂電池的核心材料,需求也開始大幅增長。
而青山控股在印尼拿下紅土鎳礦,每年産能30萬噸鎳當量,占中國全年鎳産量的一半,全年鎳産量的12%,又是世界第一,青山控股的鎳礦也讓中國新能源發展不受制于人。
如今的青山控股,已經成為全球不鏽鋼産能、鎳産能雙項冠軍,技術水準和資金雄厚程度自然沒得說。但是近期鎳價俄烏戰争,俄羅斯鎳礦被西方制裁,鎳礦嚴重不足,西方也借機逼空青山控股,妄想拿下青山在印尼的鎳礦廠。
是以青山控股聯合當地企業,投資10億美元分别在辛巴維(威)東馬紹納蘭省、中部省和西馬紹納蘭省建設采礦、分離和冶煉的鋼鐵全産業鍊。
這次投資将會帶動辛巴維(威)的電力、化工、運輸等相關基建的發展,而中國在辛巴維(威)大興土木的同時,中津關系開始全面發展,成為了互相支援的“好基友”。
目前辛巴維(威)疫苗95%來自中國,随着中津愈發“甜蜜”,英澳集體坐不住了。
英國和澳洲為何集體破防
作為偉大的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能發家全靠搶,可以說英國人将搶劫的技術發展到令人震驚的地步。
隻需輕輕攪動“屎棍”,一些國家就不得不依賴英國的訂單生存,将低價的礦産和資源統統賣給英國企業,比如奈及利亞55%的石油被英國殼(qiao)牌石油掌握,題外話殼牌準備将總部遷至英國,公司将删去“荷蘭皇家”,以後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英國公司。
相比較曾經大英要用大炮轟開我們的國門打開市場,現在的大英隻需要用攪屎棍惡心惡心人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随着中國日益強大,可不慣着他了,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基建,我們獲得當地資源的同時,未來有望将過剩的産業轉移過去。可以說曾經中國是如何發家的,中國現在就教别人怎麼做。
這無疑讓一直享受殖民經濟紅利的英國受不了了,西方開始全面從地緣、國際法規、勞動保障以及經濟影響對中國基建全方位污蔑。
這些也确實對中國造出了一些阻礙,不過老子雲: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資本過度發展會變得貪得無厭,被大道所排斥。
這次中國在辛巴維(威)布局鋼鐵産業,一方面提高辛巴維(威)的基建,促進當地就業;另一方面提高當地礦産的附加值,徹底打破辛巴維(威)一直以來出口原礦的殖民地經濟困局。
除此之外,中國對于鋼鐵的需求依舊巨大,目前全球交易的鐵礦石中有50%來自澳洲70%的鐵礦石被中國收購,可見澳洲在鐵礦石對中國的制約。
其實中國和澳洲本無沖突,但是英澳同屬英聯邦國家,澳洲非要給英美出口氣,利用各種方式擡高鐵礦石價格,前幾年鐵礦價格每噸大概在40美元左右/噸,到了2021年上半年一度漲到最高233美元/噸。
急劇飙升的鋼鐵價格也一定阻礙了大陸發展,為了出口氣和打擊西方哄擡物價的醜陋行徑,我們必然也會尋求其他方式獲得更多鐵礦,辛巴維(威)就是最好的地方,而且我們還有着相同的敵人。
随着中國一系列舉措,如今的鐵礦石價格跌幅超過50%,達到80美元左右/噸,也讓澳洲悔不當初,很多經濟專家就表示,擔心澳洲外貿會有重大損失。
是以說西方這種過分逐利的方式會遇到這樣的困境也不奇怪,老子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過分追求利益,最後也會被利益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