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靴腳立人陶壺與苯教戰神白哈爾

作者徐江偉授權釋出

著名的靴腳立人陶壺,出土于甘肅玉門清泉鄉火燒溝遺址,陶壺距今已有約3800年,可歸屬于四壩文化。此物高20厘米,以猴臉與犬嘴造型,最為奇特之處是,腳靴大得與身體不成比例,而這正是筆者所稱“腳崇拜”習俗源遠流長的實物見證。

靴腳立人陶壺與苯教戰神白哈爾

甘肅博物館展出的大腳立人陶壺

四壩文化公認為古羌文化,年代相當于中原的夏代末期,陶器皆是紅陶,上繪黑彩,彩繪濃厚,凸起于表面,故易脫落。上圖立人以犬嘴造型,不是孤立的現象,這裡還出土了“三狗方陶鼎”,是為國家一級文物。

上圖陶靴的頭部卷起,這是藏族和北方草原民族保持至今的皮靴式樣,主要是陶靴之大被與極度誇張了,靴底長度超過了整條腿,如此“大腳”“巨靴”是有含義的,這代表征服,代表開疆拓土偉業,這種表達方式隻有在古羌藏類遊牧民族中是始終延續着的。

類似的靴腳陶壺在青藏高原邊緣地帶多有出土,遍及中亞和西亞,因為向西也有一條古羌遷徙擴散之通道,但筆者至今沒有發現有比這個立人陶壺更為典型和直覺的。

這些靴腳立人陶壺表達的是什麼形象或者說到底是什麼神靈?筆者以為,它就是譯作“白哈爾”( pe har)的苯教大戰神。

古藏語 (pe),意為“來去行走”(敬語),而 (har) 意為“鞋子”或“靴人”,也就是“鞋神”的意思,因為它是“征服敵人、踐踏敵人”的代名詞。故這個“白哈爾”可直接譯為“橫行天下的鞋子”。

靴腳立人陶壺與苯教戰神白哈爾
靴腳立人陶壺與苯教戰神白哈爾

左,青海馬家窯文化靴腳陶罐。右,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靴腳陶罐。

白哈爾被稱為苯教護法神之主神,亦名“白梵天王”,或曰“白命主”。據苯教典籍描述,此神原本居于三十三層高天,為所有天神之王,到了中劫之後,它降于藏北某地,成為巴達霍爾的戰神和神廟中供奉的主神,也叫“陽神南托該伯”( ),簡稱“該伯”( ),意為“白王” ,其王後叫“母李橫”( mu le heng)。

但也有說白哈爾崇拜最早出現在西藏北部木雅人中,此外還有傳說白哈爾是瑪旁雍錯中龍女所生十三卵中孵化出來。但它最後是被請到了桑耶寺中,成了藏傳佛教的護法神。一般認為,它是由蓮花生大師降伏于巴達霍爾,而後帶回桑耶寺的,基于桑耶寺的崇高地位,事實上也就成了整個西藏的保護神。

白哈爾作為“集一切之王”的大神,總是居于壇城之中央,處在火焰的包圍中,并且通常以“怒相”呈現:血盆大口,獠牙畢露,腰圍人皮和虎皮,一手持利刃,一手持套索,以烏鴉為前導,用冰雹閃電攻擊敵人。乃瓊寺古祭文對白哈爾有這樣的贊語:“你,五身大王,帶着明妃和伴神,來分享酒、血和肉,以及為你供上的血多瑪……”

《賢者喜宴》說:“贊普松贊幹布之時,建立了邏娑白哈爾,弘揚佛法。”但此神顯然不是随佛教從印度引進的,而是苯教固有的概念,出現曆史已無比久遠,久遠得早已成為藏地特有的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有别于其他文化的語言表達習慣。

藏語把“鞋子”叫作“哈”( haa)或“哈木”( ham),也寫作 (hang 讀作“杭”或“狠”),奇怪的是吳越方言和蒙古語都有這樣把鞋子叫作“haa”的稱呼。隻是漢語方言中絕不會把鞋子與君王聯系在一起。

但藏語就不一樣了,例如敦煌藏文獻《曆代贊普傳記》中,說贊普是常勝将軍,從未失手,說是“腳下愛靴從未弄歪”( qas ham xi ju nyi snang)。并且古藏文常以“桑普達哈”( sang pu sta ham)來指稱天神和君王,藏語本義是“神秘虎鞋”。此外,藏語“天子”( haa)也叫“哈”,與“鞋子”讀音相同。

藏語把“欺負、霸道”叫作“哈木巴”( ham ba),即是從“鞋子、蹂躏”中引申而來,本義是“用腳猛踩”或“踏在靴底”。藏語“鞋子”還有“特别兇狠、特别厲害”之義,例如把特别兇的狗或兇神惡煞叫作“哈其”( hal qi)。

契丹語把王族和帝王直屬部族叫作“橫帳”,這“橫”本義也是“鞋子”,就是“帝王之靴”的意思,遼墓壁畫中就有抱着靴子的帝王儀仗。在中原地區,寺廟山門前殿常見怒目圓睜的“亨、哈”兩将,其實也來自藏語“鞋子”的兩個讀音,文化源頭一也。

但在漢文化中,這種“腳崇拜”早已消失不見,或者說早已說痕迹難尋了,今天人們已經無法想象代表尊貴的祭器,竟會被制作成靴腳之狀,盛以美食用來享祭祖先神靈,因為在漢語中,腳、襪、鞋之類已與“臭、不幹淨”聯系在一起,當然也就很難讀懂彩陶靴在表達什麼,至于大腳立人代表什麼神靈就更無從考證了。

但至今西藏護法神壁畫或造像,在姿勢上大多還是腳踩在一個或二個倒地的小人(代表魔鬼)呈現,就是這種古老文化的傳承延續,也是這種文化源頭何在的線索。

其實,夏王朝最後一帝,武功顯赫的“夏桀”,本名就叫“履癸”,此“履”就是鞋子,“癸”可能是序号,即在敕封過的王子中排位第十的緣故(數字字尾),也可能是“揆”(kuí)的本字,意為“排程、指揮”,那麼合起來就是“軍事統帥”或“天下行軍總管”的意思(倒置語序)。夏人如果沒有來自原始苯教的白哈爾崇拜,沒有以鞋靴代表征服的語言表達習慣,就不會出現這種貌似“下賤”的名号。

靴腳立人陶壺與苯教戰神白哈爾
靴腳立人陶壺與苯教戰神白哈爾

左,蘇美爾文明靴腳紅陶壺。右,阿塞拜疆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靴腳黑陶杯。

向西看,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二位法老,統治上下埃及達32年,他名叫“霍爾阿哈”(Hor-Aha),這“霍爾”就是“巴達霍爾”之“霍爾”(Hor),而“阿哈”(Aha)是藏語“鞋子”的尊稱讀法。還有古巴比倫著名君王“漢谟拉比”(Hammurabi),他這個“漢谟”(Ham)也是藏語“靴子”的讀音,而“拉比”是古羌人和納西語對巫師的尊稱,所有這些,都不會是偶然巧合,而是文化源頭何在的線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