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蜀人為何要打造,形如汽車方向盤的青銅太陽輪?

1986年,考古人員在對三星堆遺址二号祭祀坑進行挖掘時,他們意外發現在被砸碎并經火焚燒的大量青銅器碎片中,有大約6個形如車輪,可以辨識的青銅器碎片。經過專家的修複,最後得到了2件直徑均在85厘米左右,構型完全一緻的青銅器。

1

這兩個形似車輪的青銅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它外表似圓形,中間有一個凸起的圓,圓周圍五道芒條呈放射狀排列,外表看上去就好像我們今天的汽車方向盤一樣,擺在博物館中,莫名有一種很現代化的“違和感”。

這種形制的青銅器物與以往出土的青銅器大不相同,一開始專家們并不知道這兩件青銅器的作用,他們推測這或許是古蜀人的盾牌、車輪,于是,最初的發掘者便将其命名為“車輪形器”。

後來,考古學者通過對祭祀坑中的上千件文物進行進一步挖掘研究後發現,祭祀坑中沒有其它的車馬器或飾件,并且作為車輪來說它又太薄了,難以承受車輛的重量,是以這應該并不是一個車輪。

同樣,作為盾牌來講,它絕大多數區域都是空心狀态,很難起到防禦的作用,因而也可以排除掉它是盾牌的可能性。

古蜀人為何要打造,形如汽車方向盤的青銅太陽輪?

綜合它整體的特點來看,它與同坑出土的銅神殿屋蓋上的“太陽芒紋”的形式相似,此時,學者提出了一種更加受大家認可的觀點:它會不會是一種“表現古蜀人太陽崇拜觀念的一種裝飾用的太陽形器”?

這個觀點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同,故而在正式報告《三星堆祭祀坑》中,它的名字也由“車輪形器”更名為了“太陽形器”,即我們熟知的三星堆博物館中的“青銅太陽輪”。

多數學者認為,“青銅太陽輪”是古蜀人供奉在神廟中用來祭祀太陽神的神器,它作為太陽的象征接受人們的祭祀膜拜,是古蜀人生活中的重要一環。

2

太陽能帶來光和熱,在原始社會中,它常常被古人視為生命之源。

關于“太陽的崇拜”,普遍存在于全球各個地區,它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早在商周時期,古蜀人就有專門的儀式用來祭祀太陽。

在古蜀人的宗教文化中,随處可見關于太陽崇拜的圖騰紋飾。從我們出土的金四鳥繞日飾、銅立人像等,都可以反映出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

“天之神,日為尊”,在崇尚巫文化的古蜀人心中,太陽神是至高的神明,它的使者三足金烏每天會馱着它在天上飛翔,是以,人間才有了黑夜和白天、四季之分。

衆所周知,四川氣候潮濕,夏秋多雨,多雲霧,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起來之前,哪怕是成都平原也時常面臨着洪澇威脅。

常年多雨,會影響狩獵、勞作,加上夏秋季節又面臨着洪災,在這種環境下,祭祀太陽,向太陽神祈求晴天,就成了古蜀人生活的常态。

太陽,影響着農業、生産和出行,對于生活在農耕時代的古蜀人而言,太陽的重要是無可替代的,它既給古蜀人帶來了豐收,也深深影響着古蜀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沒有鐘表的年代裡,當太陽神把光明播撒給人間時,人們就知道天亮了,由此,古蜀人知道了時間。

古蜀人為何要打造,形如汽車方向盤的青銅太陽輪?

春天,萬物在陽光的呼喚下醒來,重新綻放出生命的氣息。由此,古蜀人知道了四季……

通過對太陽運動規律的總結,古蜀人還可以識别出方向,掌握耕種的技巧,提高糧食産量,哪怕這一切都隻是太陽無意識的行為,但在信奉萬物有靈觀念的古人眼中,這些都是源自神靈的庇佑。

還有什麼比直接驅散寒冷和黑暗,帶來溫暖和光明的太陽,更能夠直覺展示神迹的呢?

3

在科技尚未興起的年代來,古人認識世界,隻能依靠有限的經驗和肉眼來觀察、判斷,這種方式非常具有主觀性,且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可。

為了能夠更好地規避風險,讓人類能在危險的原始社會中生活下來,如何掌握、傳承這些有限的知識,成了部落首領的重要職責。

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農嘗百草,這些古人薪火相傳的故事裡,就藏着華夏文明延續的秘密。

這些秘密有的古人能夠解釋得通,有的他們也無能為力,這種面對未知的無力感,迫使他們難以抑制地去尋求“答案”,他們迫切需要有一種理論能夠指引自己将對外在的感悟用一種具體的形式展示出來。

于是,巫術出現了,或者說神話信仰到來了。

崇奉巫術的古蜀人相信,人和神之間存在着某種微妙的聯系,隻要巫師向神明獻上祭品,就能溝通神靈,得到神靈的賜福。

巫師所謂的巫術,往往是通過模仿所信奉的神靈的特性,來搭建這一橋梁的,從這一意義上來講,“青銅太陽輪”就是古蜀人和太陽神溝通的橋梁。

當潮濕的天氣影響到農作物正常生長,當洪水淹沒人類城市,當冬季的嚴寒肆意拍打着古人的時候,古蜀國的巫師便會通過儀式祈求太陽神的庇佑,換取溫暖的陽光。

古蜀人為何要打造,形如汽車方向盤的青銅太陽輪?

當然,絕大多數時候,這種儀式帶來的心理安慰,遠遠大于它的實際意義。

在全球各地的文明發展曆程中,宗教起源和神話起源往往是同步的,透過神話咱們再去看古蜀人的太陽崇拜文化,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一點:在古蜀人的信仰中,神和人之間的距離近到凡人也有機會接觸到的程度。

神護佑人間,這是幾乎所有神話故事中都會出現的情節,但和古蜀神話不同的是,别的神話中神和人的等級制度相當森嚴,凡人和神基本是兩種不同次元的存在,而古蜀神話中的神相當有人情味,它更像是現實世界在精神世界的延續,遠沒有别的神話中的神那般高不可攀。

在古蜀人看來,人信仰神,神回應人的祈禱,神和人之間可以通過天梯“建木”、神鳥玄鳥互動往來。人死去之後,靈魂還可以脫離軀體,進入神的世界存在。

古籍《 淮南子 · 地形 》記載:“建木在都廣,衆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其中的都廣指的就是蜀地,建木則是神靈來往于天界、人間的通道,在古蜀人的太陽崇拜中,人可以通過天梯進入天界,實作自我的升華。

這種原始的信仰,恰巧展現了古蜀人充滿創造的想象力,以及其對自然和人的關系的積極探索。

文/腦洞趣味曆史

感謝大家的閱讀,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覺得文章好的朋友們,記得給文章點個贊,關注一下,每天都會給您帶來好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