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高管,網際網路大廠新核心

女高管,網際網路大廠新核心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20社,作者丨王曉玲

這應該不是巧合。進入2022年,中國幾家網際網路巨頭,都把自己的核心業務交到了女性高管手中。

女高管走向前台

很長時間,外界對于拼多多的阿布沒有太多了解。花名阿布的顧娉娉是拼多多的核心高管,在公司内部一直預設阿布承擔了這個公司CEO的職務。

“你不能套用一般公司的結構來了解拼多多。”一位前拼多多員工說,拼多多員工很少。如果不算後來的多多買菜,在很長時間裡,這家公司隻有幾千人。再去掉必不可少的技術和服務崗位,拼多多實際上做業務的人就更少。

也就是說,拼多多業務部門的彙報線可以簡化成:黃峥-阿布-各個小組負責人。在這個架構下,阿布之前相當于統管了拼多多的所有重要業務。

去年3月,41歲的黃峥發出股東信,宣布卸任拼多多董事長,權力移交新CEO陳磊,而自己則去探索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在此之前,他已經将CEO的位置交給了原CTO陳磊。

不過,對于拼多多員工,變化沒有那麼大。且不說黃峥是不是真的退了,對外,陳磊接管了拼多多的技術和戰略。對内,阿布仍然是最核心的高管。

根據此前《晚點 LatePost》報道,黃峥退休前,阿布負責 C 端、B 端、市場、直播、平台治理等諸多業務。目前,拼多多内部最看重的兩個名額 —— DAU(日活躍使用者數)和 GMV、投入最重的業務多多買菜,它們相對應的市場和招商等部門都在阿布麾下。

進入2022年,拼多多在社群團購上主要對手美團,把這塊最重要的新業務交給了郭萬懷。

2022年1月底,美團優選管理層調整,原本領軍美團優選、快驢、美團買菜等業務的都将陸續從彙報給美團進階副總裁陳亮,轉而彙報給郭萬懷。陳亮将從業務線脫離,把重心放在組織建設和戰略研究上。郭萬懷是美團CEO王興的妻子。

在此之前一個月,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發出内部信,宣布公司更新“多元化治理”體系,以及幾項人事任命。其中,戴珊和蔣凡分别負責新設立的“中國數字商業”和“海外數字商業”兩大闆塊。“中國數字商業”闆塊包括大淘寶(包括淘寶、天貓、阿裡媽媽)、B2C零售事業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業務。

戴珊是目前阿裡唯一還在業務一線的十八羅漢,她在銷售、市場、客服、人力資源等崗位都待過。不過,盡管關于阿裡接班人的話題,已經讨論了幾年,但是戴珊從未進入外界猜測的候選人名單。

2021年底調整組織架構的還有位元組跳動。在這一輪業務闆塊架構調整中,最受關注的是,今日頭條、西瓜視訊、搜尋、百科以及國内垂直服務業務全部并入抖音。抖音目前已經成為位元組跳動最大的一個事業部(BU),旗下有抖音、西瓜視訊、今日頭條、番茄小說等産品,還有多個中台業務。

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張楠,也是以成為位元組跳動的核心高管。

女高管,網際網路大廠新核心

張楠 圖源抖音

中國四家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核心業務,都由女性高管來負責,這并不常見。在此之前,除了拼多多之外,大多數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核心業務,都是男性主導。

半個人

戴珊的履歷很“幹淨”,20多年隻有阿裡一家公司。阿布和她一樣,她甚至是以實習生身份加入到黃峥的創業團隊中。

據公開資料,2007年顧娉娉到黃峥建立的上海歐酷網絡公司實習,此後,一路從實習生幹到目前的位置。阿布很低調,綜合此前報道以及多位拼多多前員工的說法,阿布是拼多多内部黃峥最信任的人,且執行力極強。

在《晚點 LatePost》的文章裡,一位離職員工說,阿布是半人 ——“ 一半自己、一半黃峥”。

在虎嗅關于海底撈的報道中,張勇的接班人楊利娟,也有相似的感覺。3月1日晚,海底撈釋出公告,楊利娟調任首席執行官,創始人張勇不再擔任CEO但将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張勇并非退出,依然會把握長期戰略。楊利娟深得張勇信任,被視為張的心腹與門徒。”

楊利娟中學辍學,正是在海底撈從普通店員幹起,最終成為這家市值超過800億港元的餐飲連鎖巨頭的掌舵人。

楊利娟的故事,本身就暗含了海底撈昨日成功和今日困境的隐喻。簡單來說,海底撈的模型就是最标準化的餐品,輔以店長培養新店長的“師徒制”。這帶來了自下而上的裂變的動能,海底撈便得以向全國迅速複制。在去年最高峰,海底撈開到了1597家門店。

當創始人的退出并非真正離開,當然會選擇把核心業務交給自己最信任的人。

而接下來,這些核心業務也都有硬仗要打。正式履新不到一周,戴珊就發出内部信,宣布淘寶、天貓事業群,整合為使用者營運及發展中心、産業營運及發展中心,和平台政策和營運中心。這兩個平台的整合,和接班人一樣,都已經是阿裡的老話題,當然難度不小。

女高管,網際網路大廠新核心

戴珊 圖源阿裡官網

幾年前已經是海底撈所有門店營運負責人的楊利娟,接下來要繼續強化内部管理,把因為上一輪擴張帶來業績下滑扭轉過來,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她就一直在執行“關店止損”計劃。

楊利娟是最佳人選,據說她極其善于聽懂張勇“天馬行空”背後的實際要求,然後迅速執行。

張楠不是抖音最初的業務負責人。網際網路公司沒有師徒文化,張楠是靠自己的業績一路升上來的。

2013 年,張楠建立的圖檔分享交流社群“圖吧”被位元組跳動收購後,她随之加入這家公司并負責産品内涵段子。之後近十年時間裡,她曾兩次帶隊抖音,也曾負責過其他業務。

在此前的報道中,張楠長于調動和聚攏資源——“公司内能調動,公司外想方設法去撬動”,在抖音壯大過程中,她能驅動團隊拼命往前沖。對于已經成為位元組最大事業部的抖音,這種能力也可以更好的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實際上,這也是作為位元組的管理者,最強調的一種能力。位元組跳動的組織架構設計,層級極度簡單、基層員工占絕大部分比例,可以被随時拆分重組。而業務負責人的主要職責就是在内部調動資源,驅動團隊。

錘子與釘子

女高管的管理風格,往往與公司文化,或者說創始人的風格高度一緻。

這或許會帶來一些問題。

一位朋友在跨國公司幹了十多年,經不住挑戰自己的誘惑,去了國内網際網路公司。照例,公司會派出負責戰略的部門人員,來和他了解前東家的情況。不過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這位年輕人對自己公司表現出來的自豪感,“怎麼說呢,我覺得他眼中的自己公司的市場地位,要遠遠高于實際情況。”

他繼而又發現,那些大學畢業就進入公司,沒有其他工作經曆的人,都有相似的思維方式。

一位OPPO前員工說,雖然外界近兩年對于“本分”文化議論很多、批評不少,“但是你知道,公司内部真的很多人相信,主要是那些大學畢業就進公司,後來又成為管理者的人。”

一位前大廠高層把這一類員工稱為“錘子型人才”,“看什麼都是釘子”。

錘子型管理者的優勢是對公司理念高度認可,以及對内部組織的深度了解,對于公司賴以成功的一套打法十分擅長,不僅自己帶的項目容易出成績,在做新項目時,業務模型内部溝通成本很低。

不過,如果原來那套打法在市場上失靈,調整可能也比較困難。

是以,我們看到位元組跳動雖然有App工廠之稱,但是對長視訊這樣的自制内容就沒那麼擅長。跨度比較大的業務,可能空降兵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百度出身的康澤宇,就把抖音電商做得風聲水起。

但現階段錘子型打法可能更受歡迎。目前網際網路已經整體進入守勢,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很難再找到指數級增長的邏輯,那些能重構原本的商業邏輯的新業務,是雲計算、人工智能、晶片研發、自動駕駛,或者涵義籠統的“元宇宙”,而不是社群團購這樣的業務。

在今年的大環境下,社群團購已經從規模競争,進入到比拼精細化營運和配套設施建設階段。現在的比拼集中到誰的資金支援持久,誰能将供應鍊和物流基礎設施的必要投資更好地複用,進而攤薄成本、提高ROI,形成新的業務生态閉環。

不是說女高管都是錘子型打法,但無論是翻看女性職場調研,還是綜合公司内部評價,不難發現除了必備的野心,學習能力等條件,女高管們大多有更強的忍耐度,更加執着、更加忠誠。

或許正是由于這些特點,2022年的中國網際網路,女性高管成為核心。但這很難說是一種趨勢,因為這幾個案例,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或許應該說是一種機遇,時代的機遇,留給了這些有準備的女高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