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賽程過半,中國代表團表現出色,共獲得8金8銀11銅,收獲了史無前例的27枚獎牌。
然而,登上領獎台的運動員畢竟是少數。賽場上,那些沒有奪得獎牌的運動健兒同樣收獲了尊重,他們堅韌不屈的身影感動了每一個人。
失去雙臂的孫鴻勝就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冬殘奧會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站姿)比賽中,孫鴻勝以1分20秒88的成績完賽。作為同級别賽事中唯一的無臂選手,孫鴻勝能夠娴熟地控制腳下的滑闆,順利完賽,在雪地上演繹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奇迹。
1994年,孫鴻勝出生于大連莊河市。6歲時,因為在與小夥伴玩耍時,被高壓電擊中,小鴻勝失去了雙臂。他的父母痛不欲生,一家人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
大磨大難沒有擊倒小鴻勝。沒有了雙臂,性格樂觀的他學會了騎自行車,學會了用腳寫作業和撥電話。國小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中。
2008年,小鴻勝的出色協調能力被發掘,他加入沈陽一家願意接收殘障人士的遊泳隊,打下了良好的運動基礎。
資料圖
2016年,孫鴻勝的命運迎來了轉機。在國家殘障人士滑雪隊的選拔中,孫鴻勝入圍,從此成為了一名國家隊滑雪隊員。
起初,面對最大落差達到800米以上的賽道,孫鴻勝的内心充滿了恐懼。從高山俯沖而下,沒有雪仗的支撐,對沒有雙臂的孫鴻勝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困難,孫鴻勝沒有退卻,他決定挑戰自我。“因為我沒有手臂,是以很難控制雪闆和重心,在超高速情況下,如果雪道不平穩,單憑我的身體很難壓住雪闆,巨大的反彈力很容易讓我失控。”孫鴻勝說。
在一次次被摔出賽道、一次次撞上防護網,孫鴻勝在教練的鼓勵下,沒有被困難吓倒。“為了鍛煉雪上平衡能力,我站在瑜伽球上練習如何保持重心,”孫鴻勝說。
從每一次的艱苦滑降中吸取經驗,從每一次摔倒中爬起,孫鴻勝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站上了賽場。
2018年,孫鴻勝在全國殘障人士高山滑雪錦标賽上,獲得超級大回轉(站立組)第三名,并入選了為備戰北京殘奧會的國家高山滑雪隊。
3月5日,北京冬殘奧會首個比賽日,孫鴻勝在高山滑雪男子滑降(站姿)比賽中,以1分28秒完賽。作為同級别比賽中唯一的無臂選手,孫鴻勝創造了中國殘奧健兒的曆史。
3月6日,他在男子超級大回轉(站姿)比賽中,再次順利完賽。
無論取得怎樣的名次,孫鴻勝能從海拔2000多米的起點一躍而下,滑到終點,已經創造了奇迹。
“我特别激動,從起點滑下來。”他說,“這将是我這輩子最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