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失去双臂,他在“雪飞燕”翱翔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赛程过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共获得8金8银11铜,收获了史无前例的27枚奖牌。

然而,登上领奖台的运动员毕竟是少数。赛场上,那些没有夺得奖牌的运动健儿同样收获了尊重,他们坚韧不屈的身影感动了每一个人。

失去双臂的孙鸿胜就是其中之一。

失去双臂,他在“雪飞燕”翱翔

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孙鸿胜以1分20秒88的成绩完赛。作为同级别赛事中唯一的无臂选手,孙鸿胜能够娴熟地控制脚下的滑板,顺利完赛,在雪地上演绎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

1994年,孙鸿胜出生于大连庄河市。6岁时,因为在与小伙伴玩耍时,被高压电击中,小鸿胜失去了双臂。他的父母痛不欲生,一家人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大磨大难没有击倒小鸿胜。没有了双臂,性格乐观的他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用脚写作业和拨电话。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

2008年,小鸿胜的出色协调能力被发掘,他加入沈阳一家愿意接收残疾人的游泳队,打下了良好的运动基础。

失去双臂,他在“雪飞燕”翱翔

资料图

2016年,孙鸿胜的命运迎来了转机。在国家残疾人滑雪队的选拔中,孙鸿胜入围,从此成为了一名国家队滑雪队员。

起初,面对最大落差达到800米以上的赛道,孙鸿胜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从高山俯冲而下,没有雪仗的支撑,对没有双臂的孙鸿胜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孙鸿胜没有退却,他决定挑战自我。“因为我没有手臂,所以很难控制雪板和重心,在超高速情况下,如果雪道不平稳,单凭我的身体很难压住雪板,巨大的反弹力很容易让我失控。”孙鸿胜说。

在一次次被摔出赛道、一次次撞上防护网,孙鸿胜在教练的鼓励下,没有被困难吓倒。“为了锻炼雪上平衡能力,我站在瑜伽球上练习如何保持重心,”孙鸿胜说。

从每一次的艰苦滑降中吸取经验,从每一次摔倒中爬起,孙鸿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站上了赛场。

失去双臂,他在“雪飞燕”翱翔

2018年,孙鸿胜在全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锦标赛上,获得超级大回转(站立组)第三名,并入选了为备战北京残奥会的国家高山滑雪队。

3月5日,北京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孙鸿胜在高山滑雪男子滑降(站姿)比赛中,以1分28秒完赛。作为同级别比赛中唯一的无臂选手,孙鸿胜创造了中国残奥健儿的历史。

3月6日,他在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再次顺利完赛。

失去双臂,他在“雪飞燕”翱翔

无论取得怎样的名次,孙鸿胜能从海拔2000多米的起点一跃而下,滑到终点,已经创造了奇迹。

“我特别激动,从起点滑下来。”他说,“这将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记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