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卡森·麥卡勒斯

卡森·麥卡勒斯是20世紀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心是孤獨的獵手》《傷心咖啡館之歌》《金色眼睛的映像》。

她跟威廉·福克納一樣,都是南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很暫短,就是這短短的五十年,她還備受病痛折磨。一系列疾病嚴重摧殘了她的身體,是以,她的作品多描寫孤獨的人們,孤獨、孤立和疏離的主題始終貫穿于她的所有作品之中。比如《心是孤獨的獵手》。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心是孤獨的獵手》

《心是孤獨的獵手》發表于1940年,當時她才23歲,但這本書依舊讓她一舉成名,也奠定了她作為文學家的地位,主要講述了一對聾啞人及四個小人物的故事。

主人公辛格和安東尼帕羅斯是一對有着特殊交流方式的聾啞朋友。辛格是具女性氣質的男性形象,被稱為雙性同體人。在外表上,他像女性一樣注重穿着打扮。兩人沒有其他的朋友,他們獨自住在與外界割裂開來的無聲世界中。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圍繞在公辛格和安東尼帕羅斯周圍有愛音樂的小女孩米克、中年喪偶的咖啡店老闆比夫、熱衷于勞工運動的流浪漢傑克和馬克思主義者黑人醫生考普蘭特,他們都将辛格作為自己精神交流的傾訴對象,追逐着各自的夢想。最後,安東尼帕羅斯死在精神病院,辛格自殺,四個孤獨的個體紛紛回到各自現實的困境中。

《傷心咖啡館之歌》

《傷心咖啡館之歌》是我們最熟悉,也是流傳最廣的一部小說。故事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說的是發生在南方小鎮上一名外形奇特醜陋的女人愛米莉亞與兩個男人之間愛恨糾結的三角戀的故事。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愛米莉亞小姐是一個性格古怪孤僻的人,她繼承了父親的遺産,而且很有商業頭腦,是小鎮最富有的女人。當她的父親去世後,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遺産和生意,也遺傳了他的孤僻和不善交際的個性。她變成了一個更加孤獨而神秘的人物。

愛米莉亞拒絕認可自己成年女性的身份。是以,在她身上發生了自相沖突的行為。她可以成功地管理生意,為小鎮居民提供最好的酒和日常用品,但卻不知道如何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交往關系。作為一個性格孤僻的人物,愛米莉亞缺少和男人或女人交流的任何經驗。她從未在意過男人,也從未和女人進行過任何對話。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馬文·馬西是這個小鎮的小流氓,他整日的無所事事、不務正業,長得很英俊潇灑,也很狡猾。依靠自己英俊的外表和勾引技巧,他能輕易地博得小鎮姑娘們的歡迎,當姑娘們愛上他之後,他毫不在意地甩掉她們。

不過馬文·馬西在愛米莉亞這裡栽了跟頭,雖然他和愛米莉亞結了婚,但愛米莉亞拒絕和他住在一起,并在新婚之夜将其踢出了家門。絕望中的馬文·馬西隻能離開小鎮,重新過上了放蕩的生活。最後因為犯罪而進了監獄。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這段時間一個叫李蒙的人出現在愛米莉亞的生命中,李蒙長相奇醜、性格猥瑣,卻讓愛米莉亞心甘情願為他做任何事。同樣,李蒙卻辜負了愛米莉亞這份深情,追随出獄後的馬文打垮了愛米莉亞,最後竟然不知去向。

在這愛的三角狀态中,每個人物都扮演着愛者和被愛者的雙重角色。作為愛者,他們表現得關懷備至,溫馴而卑微。不幸的是,愛者不能獲得被愛者相同的回報,他隻能成為另一個人愛的目标。人不被自己愛的人所愛,心中自然會産生尖銳的孤獨感。愛米莉亞、李蒙和馬文·馬西都在愛情中感到了這種孤獨的悲哀。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卡森·麥卡勒斯通過這個故事真實展現了現代人的孤獨、痛苦與絕望,他們精神與情感上的錯位是時代轉型價值異位的必然結果。那麼,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時代?

故事背景

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一個絕望的時代。卡森·麥卡勒斯創作的高峰在二戰結束後,她成長于大蕭條時期和戰争年代。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大蕭條時期,經濟大蕭條給一向樂觀自信的美國人以沉重的一擊,悲觀絕望的頹廢情緒彌漫在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結婚率極度下降,出生率達到了曆史最低水準,自殺率升高。很快,普通老百姓開始擔心整個政治經濟都可能崩潰,人們對未來一下子失去了信心,面臨着深重的生存危機,感到了巨大孤獨、壓抑與恐懼。

這種孤獨、壓抑并沒有随着戰争的結束而消失,反而越發的強烈。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一個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焦慮的社會

二戰結束後,美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物質世界急速發展,戰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使得物質财富大幅增長,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足,但是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給人們的生存帶來嚴重的危機感,扼殺了人們的個性,壓抑了人們的情感,腐蝕了人們的靈魂,也造成了人們精神世界的貧瘠和空虛。

唯利是圖是當時人們的普遍價值觀念,物質至上論導緻人們内心封閉,人與人之間無法正常交流。外在的暴力、欺騙等不道德現象,也容易讓人産生思想上的苦悶、沖突、彷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麻木無情,心與心之間距離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