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常委改選過程和結果都很詭異
在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改選有換票、賄選「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傳聞争吵了兩天之後,國民黨中央黨部昨日終于主動發出新聞稿表示,國民黨完成中常委選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當日上午即邀集黨内一級主管,讨論此次中常委選舉過程所衍生的問題,會中做出結論,由黃健庭召開中常委選制改革小組,将針對三項具體的改革方向來推動,改革方向包括,一、未來中常委選舉制度采分區制;二、中常會具有公職或民代身分者需至少要過半;三、适當降低中常委席次。
新聞稿也指出,針對中常委選舉檢舉案件,考紀會将依程式積極主動查辦,沒有時間、沒有上限,若屬實就取消當選資格。新聞稿表示,未來改革方案将經過改革小組充分并廣泛的讨論,期待能讓相關的選舉制度更健全、更完善,杜絕選舉過程中的争議,并讓中常會的組成能展現黨員意志、符合社會民意。
實際上,這次國民黨中常委改選,出現了很詭異的一幕。一方面,在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力挺朱立倫,因而使得朱立倫可以戰勝「來勢洶洶」的張亞中的傅昆萁,獲得最高票,而且還打破了此前最高票黃昭順的紀錄。應當說,有傅昆萁「保駕護航」,朱立倫的上司将有可能得心應手;而且作為朱立倫的重要助手,傅昆萁在今年「九合一」選舉中,充分協調和調動地方派系勢力,比本身也有地方派系勢力背景的前任黨主席江啟臣,更有勝算機會。
但另一方面,前一屆中常委中的「朱系」,包括具有黨務背景的國民黨副秘書長費鴻泰、考紀會主委李貴敏、革實院長林奕華,及朱立倫妻舅高思博,卻紛紛落馬,隻有謝衣鳳得以連任,而也是「朱系」的傅昆萁則當選。但已經是候選人名單中的六名「朱系」大将,隻有兩人當選,其中有四名現任者落選。這令人感到,朱立倫被砍了肩膀。
實際上,由于黨主席選舉和中常委選舉換屆的「不同步」,使得此前朱立倫參選并出任黨主席後,就有朱立倫上司由前黨主席江啟臣「留下釘子」的中常委的說法。不過,在三十二名中常委中,還有費鴻泰、謝衣鳯、李貴敏、林奕華、高思博是朱立倫的「人馬」,尚還不算得上是「跛腳黨主席」。而現在,費鴻泰、謝衣鳯、李貴敏、林奕華、高思博卻都輸選了,雖然有傅昆萁、謝衣鳳撐住門面,但畢竟已經是「精英盡失」。而且高思博的父親高育仁是地方派系勢力的領袖,一直「望婿成龍」,為朱立倫的「上位」出盡了力,想來很多辦法。當然小舅子高思博也是盡力幫助姐夫。如今高思博落選的損失,即使是傅昆萁當選,也彌補不了。這顯示朱立倫曆經了「公投」和「罷免」及「立委」補選挫敗之後,其在黨内影響力更是「日落西山」。
是以,國民黨中央宣布查辦傳聞中的賄選,并檢讨選制,而朱立倫也聲稱追查到底,就可能是「一石二鳥」之計。一方面,是要借機了解,是何人沖着他而來,将包括其小舅子在内的「朱系」人馬「拉下馬」;另一方面,也是要籍此撇清「朱主席有口袋名單」的傳言。
實際上,就在三月五日中常委改選投票日的前夕,國民黨内外就流傳着一個傳言,謂朱立倫有一份推薦名單,包括朱立倫妻舅、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及「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高思博,以及國民黨「立委」傅昆萁、謝衣鳯、費鴻泰,和身兼國民黨革實院長的林奕華、國民黨考紀會主委李貴敏等六人。另外,社會上也有換票、賄選等的傳聞。即使是投票過後,換票、賄選等相關争議話題仍持續延燒,外傳本次當選的二十九名中常委之中,高達三分之二都參加了換票聯盟或私下換票、賄選。是以,有中常委不滿選風敗壞,要求朱立倫拿出改革魄力,針對黨内傳聞有換票或賄選的名單進行調查,假如查證屬實就應停權或開除。這讓朱立倫很受傷。當然,如果真的有此事,朱立倫本身也應本身檢討自責,甚至辭職下台。
傅昆萁以第一高票當選,是否就是「賄選」得來?實事求是地說,這可能是益于其本身的主客觀條件之利。一方面,傅昆萁是繼承了其妻子徐榛蔚的選票——徐榛蔚此前參選中常委時,也是名列前茅,現在因為丈夫參選中常委而回避了,專心處理花蓮縣的縣政,傅昆萁就自然接手。另一方面,傅昆萁本人極為熟悉台灣地區地方派系勢力,朱立倫黨主席選舉時,就是依靠其協調地方派系勢力,才能險勝張亞中。正因為如此,朱立倫才「度身定做」地推出「同舟計劃」,歡迎脫黨同志回歸,進而讓傅昆萁回到國民黨,并在中常委改選之前,就向傅昆萁委以重任,擔任中央選戰政策會報的成員,名字排在擔任召集人的黨秘書長黃健庭的後面。而黃健庭因不太熟悉地方派系勢力,樂意奉出「九合一」選舉的總操盤實質權力,因而傅昆萁才是實質上的選策會的執行長,并由其掌握「九合一」選戰的操盤大權。
但傅昆萁在社會上的觀感并不太好看,屢犯官司,可能會被民進黨「見縫插針」地進行抹黑戰。但傅昆萁可能并不會直接參選,因為花蓮縣長就是其妻子,其實就是他的「代理人」;而「立委」的地位又高于縣市議員,他沒有必要「降尊纡貴」地參選縣市議員。因而隻是「操盤手」,雖無選策會召集人之名,卻有總操盤手的權力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