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進:不放棄每一位患者 生命總會有驚喜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網

"每個病人都必須像可以治愈一樣工作。不要放棄,生活總會有驚喜。"中國著名消化惡性良性腫瘤學專家、同濟大學東方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主任李進在接受采訪時說。

從化療時代,進入靶向時代,迎來了免疫治療時代。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的發展取得了快速的進展。據李進介紹,2000年,他前往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在那裡他找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方向。"西方國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試驗,在過去的50年或60年裡,很多抗惡性良性腫瘤藥物已經開發成功。李進決定将新藥的臨床試驗作為他畢生的事業。2003年回國後,李進受邀擔任複旦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内科主任,并于2011年建立了I期臨床平台。2016年,李進被調到上海東方醫院,該醫院成立為一期臨床中心。

李進表示,新藥上市前的人體試驗分為三個階段:I期是藥物首次在人體内使用,主要是藥理學和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制定藥物遞送方案和安全劑量提供依據;

"我們主要做風險最大的I期臨床,有很多不确定性。結果,大多數是單中心的,并且第一劑量通常隻針對一名患者,并且在确定第二名患者如何服用藥物之前對分析進行總結。李進解釋說,參與I期臨床試驗的患者中有60-70%是标準治療失敗,随訪無需任何治療,參與新藥臨床試驗是唯一的希望。為了確定I期臨床患者的安全,醫生應該投入大量的精力。

面對我國新型抗惡性良性腫瘤藥物的增殖,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衆多,包括PD-1、PD-L1、CTLA-4抑制劑。李進認為,中國現在擁有上百種PD-1、PD-L1單一藥物,雖然它們有自己的專利、國際專利,但更多國外上市的藥物都是類似藥物。"我們能做的是盡快推動治療有效藥物的市場,提高中國癌症患者獲得新藥的機會。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癌症總生存率在五年内提高15%。關于胃癌惡性良性腫瘤,李瑾滿懷信心地說:"通過一切努力,相信未來10年,胃癌的五年生存率提高了15%,不是很奢侈。一方面,提高胃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同時控制幽門螺杆菌等誘發因素。另一方面,胃癌是一種異質性惡性良性腫瘤,已經細分為多種類型,正在開發靶向藥物,治療會越來越準确,這對提高轉移性胃癌的生存率非常重要,甚至可能達到治愈。"

科學從來都不是一次性的,科學對生命變化,也是一個量變由質變過程引起的。"今年我可以給病人多活一個月,明年再給兩個月、六個月和一年的時間。以可承受的成本超過一天是有意義的。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夠改變一些癌症患者的生活,讓他們從無法治愈到臨床治愈。"李進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