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制裁之下,俄羅斯經濟能支撐多久

作者:中美聚焦

作者:伊諾澤姆采夫,俄羅斯著名經濟學家

制裁之下,俄羅斯經濟能支撐多久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帶來了關于俄羅斯經濟迫切并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在軍事行動期間,俄羅斯經濟要如何生存和運作?它将如何經受住西方國家的制裁以及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普遍困惑?

我的觀點是,俄羅斯财政部還沒有理由感到恐慌,對俄羅斯來說,戰争的經濟後果仍然比外交政策的後果要小得多。

我的評估依據是,在2014年克裡米亞入俄之前,俄羅斯就已經開始形成一個更加獨立于外部因素的經濟體系。這一時期的經濟變得更加原始;進口額下降的同時,也将主要進口方向轉向中國;需求彈性大大降低。

外部資金在很大程度上被内部資金所取代;股票市場仍然是一種投機工具,但無法實作長期保值(在2月24日股票價格達到最低水準時,投資者的總損失達到5000億美元,占GDP的30%,但這并沒有對實體經濟部門産生任何嚴重的負面影響)。

匯率對通貨膨脹水準的影響已明顯下降。俄羅斯銀行現在對市場擁有所有必要的支援工具(從允許金融機構不在資産負債表上反映證券重估的損失到幹預外彙市場和向銀行提供盧布和貨币流動性的能力)。

這種轉變的結果在2020-2021年新冠危機及由此産生的石油市場低迷期間已經展現出來。在幾乎沒有政府支援經濟的情況下,俄羅斯的GDP增長了2.0%,與美國相當(2.2%),遠遠超過了歐元區的數字(-1.7%),而後者動用了GDP的20%以支援經濟。是以,必須在這種情況下考慮俄羅斯出兵的後果:近期股票價格的瘋狂跳水和外彙市場的恐慌并不是影響實體經濟部門的重要因素。

正如我們最近所指出的,從宏觀經濟來看,俄羅斯經濟看起來令人滿意:去年企業和銀行部門的利潤達到了創紀錄的水準;對外貿易順差衡在一年中增長了近90%,國際收支增長了3.3倍;預算赤字減少了0.2萬億盧布。

國家債務不超過國内生産總值的20%,超過四分之三的債務由儲備資金支付。盡管消費需求仍然存在問題,但它能夠被大量的政府投資所部分抵消。普京的冒險行動對股票和貨币市場産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對實體部門幾乎沒有影響,在局勢正常化之後,增長必然會恢複。

制裁之下,俄羅斯經濟能支撐多久

是以,盡管烏克蘭的戰事意味着重新洗牌,但它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從根本上改變整體情況。從中期來看,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将影響俄羅斯最大的幾家銀行,他們的客戶現在很難或不可能用外币進行結算。這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俄羅斯金融機構每天進行近500億美元的外币交易,其中相當一部分現在将不得不放棄。

客戶将不能在他們的銀行卡上使用美元結算;是以,跨境電商和服務支付(例如,機票)将受到打擊。然而,這很可能隻會導緻進口商從大型國有銀行流向中型私營銀行——而這些公司可以繼續使用貸款,通過未列入制裁名單的銀行進行國際結算。能源部門的大型國有公司也遭到了制裁,禁止其向國外借款。然而,我們不應再次高估制裁所産生的威脅,因為貶值的債務證券可以由借款人自己用在國内籌集的資金贖回。

對國内債務操作的禁令已經導緻了新的聯邦債務債券發行的推遲(在這個市場上,外國投資者的份額在2月初大約是23%,其峰值約為34-35%)。以目前的預算收入,财政部并不需要新的借款。最有可能的是,對多種電子産品以及航空裝置和汽車的進口禁令将很快生效,一些公司将拒絕與俄羅斯合作。我想,現在在俄羅斯經營的幾十家西方企業也将被關閉。

國際航空旅行正受到嚴重打擊:已經有報道稱,俄航飛往英國的航班受到限制。這可能也會影響到其他領域,比如禁止傳遞新飛機。甚至會對俄羅斯航空公司關閉領空(不排除俄方也拒絕外國飛機通過俄羅斯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俄羅斯與世界的主要 "聯系"——石油天然氣的供應——并沒有受到影響。最重要的是,至少目前該國仍與SWIFT系統相連,盡管這仍可能發生變化。對大多數在國外的俄羅斯公民沒有實施任何限制(除了禁止在英國的存款賬戶上放置超過5萬英鎊或在歐盟國家的10萬歐元的金額)。

換句話說,今天的制裁問題與出兵之前大緻相同。西方政府試圖打擊俄羅斯那些與政府接近的大型企業,但不會禁止自己的公司與俄羅斯進行交易。他們一般會避免采取可能導緻外國企業在俄完全停止運作的措施(不要忘記,在2021年底,俄羅斯與後蘇聯空間和中國以外的國家的貿易額為5560億美元,西方在俄羅斯的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而所有這些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來或許會找到進行交易和結算的妥協方式。

一句話,在可預見的範圍内,俄羅斯股市将出現停頓(政治風險如此之大,嚴肅的投資者不太可能繼續留在股市)。普京最熱衷的 "去美元化",可能會在西方的努力下進一步進行。俄羅斯對高科技産品的進口也會受限。這一系列措施帶來的主要後果将是投資減少,信貸市場受限,房地産和其他投資商品的需求和價格下降——是以,每年的增長率将減少0.5-1.5%。

此外,根據危機最初階段的結果,盧布匯率與去年年底相比将下降15-20%,這将使通貨膨脹每年增加2-2.5%。出于擺脫盧布資産的願望,俄羅斯銀行的關鍵利率仍需要進一步提高。通貨膨脹、加息和企業家對未來的不确定性,所有這些因素将導緻經濟增長率在今年年底前下降到零,實際收入将下降2-4%。這就是沖突的直接成本,但在未來,俄羅斯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隔離将造成額外的困難。

制裁之下,俄羅斯經濟能支撐多久

然而,這裡我們進入了不确定的領域,進一步的預測似乎是一項困難的事情。有幾個因素将是關鍵。

首先,這是戰争的持續時間、規模、各方的損失和法律後果。随着轟炸和占領帶來的惡性事件越來越多,莫斯科不得不為此承擔責任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大(現在已經确定的是,烏克蘭已向國際法庭起訴,在其結果出來後,可能大規模當機俄羅斯海外機構的賬戶和資産)。

第二,俄羅斯對國際制裁的反制裁(到目前為止,他們隻是反映了西方的一些制裁)。我們很清楚,真正能讓俄羅斯群眾有切膚之痛的是俄羅斯實行的食品領域的反制裁,而非西方國家的各種限制。

第三,重要的是要了解進一步的制裁措施能有多嚴重,以及其他國家會在多大程度上加入制裁(特别是中國将在多大程度上遵守美國的制裁)。

最後,我們不可能計算出未來幾年全球經濟複蘇的總體軌迹,以及與此相關的金融和商品市場可能出現的新趨勢。

俄羅斯經濟将很好地度過與烏克蘭戰争有關的考驗。不會出現債務違約,不需要當機存款或強制轉換,不會回到按配額配置設定食品的時代。同時,所有的金融投資都将面臨更多風險,俄羅斯資産的價格将被大幅調整。

國内市場将與世界市場更加隔絕:一些西方品牌将消失,國際航空公司将離開,提供的電子産品範圍将減少,最重要的是,國外旅行的付款和網際網路上的交易将變得更加複雜。

高利率将嚴重降低房地産市場和汽車及其他耐用品的消費;2022-2024年的通貨膨脹率将大大超過10%,經濟将停止增長,實際收入将減少,即使保持在同一水準,也隻是由于福利和一次性補貼在整個收入結構中的份額增加。

自2010年代初以來,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不再是一個 "追趕"的國家,而是進入了“落後”範疇。烏克蘭戰争不僅會強化這種局面,而且會大大造成新的落後,特别是在全球政治适應新的金融現實、經曆技術革命和準備能源轉型的情況下。普京總統的外交政策恢複了19世紀的形象和做法,使俄羅斯經濟停留在20世紀,盡管世界幾乎已經在展望22世紀……

原文标題《伊諾澤姆采夫:制裁之下,俄羅斯經濟能支撐多久》,文章來自公衆号“歐亞新觀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