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打工媽媽,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曾經或目前正在從事非農産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已生育過的女性勞動者。從家庭到社會,打工媽媽對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而穩定的作用。

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簡稱:協作者)是大陸成立最早的服務流動人口的社會工作專業機構,也是民政部首批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範機關,自2016年發起“打工母親健康之路”服務以來,協作者持續關注和服務打工媽媽健康。

自去年10月至今年1月,美年健康集團聯合協作者發起“打工媽媽健康關愛行動”公益項目,在北京、青島、珠海三地,面向社會招募了218位打工媽媽開展了免費體檢,并對其中203位打工媽媽進行了問卷調查,借此探索針對流動婦女的公益服務及健康教育模式。

而現在,《“打工媽媽”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出爐。《報告》顯示,超九成打工媽媽意識到定期體檢的重要性,但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讓我們跟随資料一起走進打工媽媽的生活。

打工媽媽平均年齡42.45歲

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

新年剛過不久,許多打工媽媽就要收拾行囊跟着丈夫拖家帶口離開家鄉,遠赴外地尋求新的生活出路。她們有跟随家人為下一代謀求更好的資源而出發的,也有為改善家庭生活奔向城市的。

在參與調查的打工媽媽裡,年齡最大的有66歲,最小的24歲,平均年齡是42.45歲。且在她們中間,有不少人至少有2個孩子需要撫養。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打工媽媽的學曆普遍不高,國中以下學曆的有75.37%,受限于教育水準,打工媽媽擷取健康資源的能力較弱,存在的健康風險相對較高。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在所有工作中,47.53%的打工媽媽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這也意味着打工媽媽在出現健康問題時缺乏足夠的勞動保障支援。

一些技術含量低,重複性的體力工作,不僅會直接影響到打工媽媽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到她們對自我的價值肯定和身份認同。

有研究認為,傳統性别文化會導緻打工媽媽在承擔着繁重的體力勞力的同時,也要常常面對工作價值與職業身份的社會輕視,甚至歧視,進而影響其身心健康平衡發展。

一邊打零工一邊照顧家庭

是打工媽媽的常态

對于許多打工媽媽而言,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工作是常态。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在進城務工的流動家庭裡,由于男性的工作性收入相較流動女性較高,加之傳統性别角色的影響,是以一般都會産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打工媽媽在幹小活補貼家用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照顧家庭和孩子的責任。

“我每天上完晚班之後,在早上下班回家,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洗衣服,熨衣服,然後拖地,再開始睡覺。十點半之後再出去買菜做飯。”一位打工媽媽這樣對從業人員講述自己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繁重的家務勞動、逼仄的生活空間、收入較少的工作,這些因素在現實生活中都會對打工媽媽的身心健康産生不利影響。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通過對打工媽媽身體狀況自評情況進行交叉分析,發現打工媽媽家庭居住環境和身體狀況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當家庭居住環境越差時,打工媽媽身體自評情況也越糟糕。

迫于經濟壓力,多數打工媽媽都會選擇便宜一點的、空間較小的居住空間,但又擔心家庭居住環境和住宿方式會限制了兒童成長發展,進而産生一定的心理壓力。

打工媽媽工作強度大

對身體健康産生影響

“休息的時間不固定,沒活幹的時候一周能休息兩天,換班的時候也會休息兩天。有時候換班覺得真的好疲憊,有時候回去我啥都不想做,就想躺在床上,澡都不想洗。”在參與調查的打工媽媽中,有41.36%的人認為自己的工作強度大。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除了工作強度,不良的工作環境也會對打工媽媽的健康産生顯著影響。經常暴露在不良的工作環境,或者是缺乏基本勞動保護措施,不僅直接影響打工媽媽的身體健康,也會侵害其精神健康。不過與2017年協作者的健康調查對比發現,打工媽媽工作環境同比已經有所改善。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在參與本次調查的對象中,29.06%打工媽媽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太好,3.94%認為自己身體狀況糟糕。

這其中,38.89%的打工媽媽認為工作狀況影響了其健康。工作時間長、時間不規律、工作強度大、收入低都是最主要原因。

受限于時間配置設定和能力等,一些打工媽媽隻能打零工,其中很多是體力活,工作時間長,或是在勞動防護上較為不充分,對身體的勞損也較嚴重。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32.02%的打工媽媽從未參加過體檢

身體不舒服時不會和他人溝通

2021年底,“打工媽媽健康關愛行動”組織200多名打工媽媽走進慈銘體檢中心接受專項體檢。該項體檢套餐是體檢中心在組織醫務人員和專家對打工媽媽群體進行調研後形成的定制化方案,裡面不僅有正常體檢項目,還集中了不少針對女性的HPV、盆腔彩超等項目。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體檢結果顯示,在她們中間,有超過七成人患有乳腺增生,血脂異常、體重超重、甲狀腺異常、脂肪肝、血壓增高是打工媽媽群體最為突出的幾項健康問題,同時也有近兩成人患有子宮肌瘤,以及一些其他大大小小的健康問題。

而在問卷調查裡,有超過九成的打工媽媽認為體檢有益處,因為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及時了解病情變化”,但受限于經濟收入、自我意識、勞動強度等因素,32.02%的打工媽媽從未參加過體檢。參與此次調查的打工媽媽,有84.24%的沒有參加過社群/農村免費的“兩癌篩查”活動。

同時在面對身體不适時,近1/4的打工媽媽首先會選擇忍耐,而非第一時間就醫檢查。

超三成從未參加過體檢,打工媽媽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對于她們而言,不是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隻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照顧家人等原因而選擇自己默默承受。

“哪有時間去做檢查和做手術,不能幹活了就歇一歇。”外出打工24年,患有子宮癌的巧虹(化名)說。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一直靠吃藥控制病情的巧虹沒有選擇做手術,因為要先還掉女兒的助學貸款,再考慮治病的事情。

打工媽媽是維系家庭與社會的重要紐帶,她們的身心健康不管是對于家庭、還是社會穩定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考慮到打工媽媽健康發展需求,在現階段通過預防和控制來降低醫療成本,并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将是實作健康效果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要推進這一目标的實作,不僅需要打工媽媽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也需要家庭、社群、企業、政府和社會組織等加強對打工媽媽的支援性健康環境的建設,更需要整個社會對打工媽媽的關注。目前,通過這次活動,許多打工媽媽已經意識到了體檢對于健康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美年健康集團《打工媽媽健康狀況調查報告——基于“打工媽媽健康關愛行動”社會工作服務需求評估和建議》

資料新聞編輯:陳華羅

新媒體設計:苗奇卉

校對:陳荻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