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衆所周知,我們國内汽車市場經曆了20餘年的快速發展期,尤其是近10年來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大趨勢下,國産品牌實作了全面崛起,在國内汽車市場正在一步步蠶食着原本屬于合資品牌甚至是豪華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也正是源于此,很多合資品牌在國内市場一直舉步維艱。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逐漸顯現,從最早的力帆,到最近幾年的衆泰、納智捷再到造車新勢力的拜騰以及雷諾和鈴木,很多品牌因為無法面對殘酷的市場競争逐漸退出,如今又有一個品牌也将退出國内市場,它就是讴歌。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近日,讴歌品牌即将退出國内汽車市場的消息不胫而走,雖然官方目前持否認态度,但我們猜想讴歌品牌在國内市場也基本進入了倒計時。今年年初,英菲尼迪宣布納入東風日産旗下,正式成為了東風日産旗下的一個字品牌,這也是過去一年中日系品牌在國内汽車市場的一個縮影,而同為日系豪華品牌的讴歌最終的結局可能還不如英菲尼迪。

讴歌(Acura)這個品牌其實曆史還是挺長的,讴歌品牌于1986年在美國創立,是本田汽車旗下的高端汽車品牌,也是第一個日系豪華汽車品牌,随後在2016年進入國内汽車市場,一直征戰到現在,但由于進入國内市場的時間相對較晚,品牌認可度和認知度也不是很高,讴歌品牌在國内的銷量這麼多年其實一直沒有太大起色。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如今在國内汽車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後,讴歌這類比較小衆的豪華品牌車型就變得更加艱難,而且讴歌品牌也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引進全新車型了,過去的車型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競争力可言,去年讴歌其實就已經停止了該品牌旗下的一直不景氣的轎車以及進口車業務,縮減開支和不必要的成本。

據銷量資料顯示,讴歌品牌在2021年全年的累計銷量僅為6554輛,每個月銷量都是3位數,其全年總銷量資料甚至不如很多車型單月甚至一周的銷量資料,要知道英菲尼迪在2021年銷量還接近萬輛,相比英菲尼迪實際上讴歌品牌的處境更加艱難。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據可靠消息,目前讴歌國内的工廠已經處于停産狀态,保留下來的4S店能查詢到的全國都隻有兩家,目前4S店正在賠錢甩賣之前的庫存車,去年9月上市限量500台的讴歌RDX钛金暗夜限量版車型一直到現在都沒賣完,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年之久,這限量也是限了個寂寞,從這點也能看出讴歌品牌在國内汽車市場的尴尬處境。

其實讴歌和英菲尼迪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處,比如産品線較少,國産化和新車推進速度緩慢,同時産品的配置和成本效益也很低,同時在品牌建設和營銷方面也不怎麼走心,讴歌品牌在2015年才實作國産,實作國産化的車型僅有三款RDX、CDX、 TLX-L,其中TLX-L已經停産,英菲尼迪比讴歌早了一年,兩個日系豪華品牌最終落得這樣的結局也沒什麼可說的。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但是讴歌和英菲尼迪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英菲尼迪是在國内和海外市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而讴歌其實在美國市場還是非常受歡迎的,據銷量資料統計,讴歌品牌2021年在美國市場的累計銷量超過了15萬輛,這個銷量成績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國内市場和美國市場的表現差異極大,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讴歌品牌并沒有抓住國内消費者的喜好和實際用車需求。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以定位中型SUV的讴歌RDX為例,其2750mm的軸距尺寸甚至不如很多國産品牌的緊湊級SUV,而真正的緊湊級SUV讴歌CDX還用着1.5T發動機和扭力梁懸架,要知道這可是定位豪華品牌的SUV車型,産品上沒有展現多少豪華,豪華都展現到價格上了。

名存實亡 讴歌在國内市場最終的結局不如英菲尼迪?

定位緊湊級SUV的讴歌CDX其官方指導價為22.98-34.98萬,定位中型SUV的讴歌RDX的官方指導價格區間為32.8-46萬元,讴歌MDX的官方指導價更是達到了67-94萬元,在價格上确實實作了“越級”水準。

寫在最後:

品牌對于國内汽車市場購車消費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于高端品牌來講更加重要,包括讴歌和英菲尼迪等品牌的車型在品牌和産品力方面都撐不起其定的價格,再加上如今的國内消費者在購車時越來越理性,國産品牌車型的銷量也是穩步提升,留給這類品牌的生存空間隻會越來越小,讴歌退出國内市場其實已經是定局了,甚至已經成了既定的事實,我們要等的可能隻是廠商的官宣而已。(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