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剛沖上蘋果下載下傳榜首就下架的啫喱,還會回來嗎?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繼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火後,2022年初就已經出現了與這個概念搭邊的産品。今年1月中,一款名為啫喱的App上線了第一個版本,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内,完成五次更新。

令人吃驚的是,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啫喱就問鼎了App Store中國區所有免費App排行榜的首位,甚至超過了國民級應用、擁有13億月活躍使用者的微信。

剛沖上蘋果下載下傳榜首就下架的啫喱,還會回來嗎?

據三方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月12日,啫喱上線以來,蘋果裝置的下載下傳量預計為185萬,而在其下載下傳量的高峰期,單日下載下傳量就高達43.5萬。

至此,啫喱也成了現象級的移動應用,一時之間成了熱門話題。不過,此後啫喱App團隊卻釋出公開信稱,即日起從應用商店下架,暫停新使用者進入。不過要知道,這款産品從上架登頂再到突然主動下架,前後不到一個月。那麼,這款App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存在?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真相。

概念很新體驗卻差強人意

據了解,啫喱與自媒體平台“一點資訊”同屬一個母公司:賽博大象集團。該集團也是此前的一點資訊更新而來。

不過,二者風格迥異,一點資訊的新聞資訊業務和啫喱的熟人社交賽道卻并也沒什麼太多交集。這或許與其業務更新有關。

實際上,賽博大象集團除了一點資訊産品外,還有社交應用啫喱、視訊創作工具飛剪、飛圖遊戲。依靠虛拟社交新概念出圈的啫喱,顯然對賽博大象有着非凡的意義。

剛沖上蘋果下載下傳榜首就下架的啫喱,還會回來嗎?

隻不過,可能連啫喱背後的公司也沒想到,這款産品居然這麼受歡迎,直接讓其各種難受的體驗,暴露在了大庭廣衆之下。

實際上,一般的網際網路新産品釋出,都會有一輪内測環節,例如,此前有不少使用者回報,剛下載下傳啫喱沒幾天,就頻繁卡頓閃退、消息延遲。甚至有使用者表示,打算棄用。

随後,也有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上投訴啫喱,稱其侵犯了使用者隐私,甚至多個品牌方都發文指控,其App中的虛拟形象穿搭,涉嫌侵犯知識産權。甚至對于其界面設計、軟體功能,都被指與Spot軟體、社交應用ZEPETO、定位應用Zenly等過于相似,相當是多家軟體的綜合體。

作為搭上了元宇宙新概念的應用,啫喱給人們的印象,自然是耳目一新,不然也不會短時間就直逼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成為下載下傳量榜首。

體驗發現,啫喱上線的虛拟形象非常可愛,不僅可以自己挑選造型,還有十分萌寵的捏臉功能。據很多網友分享,該平台還可以與好友分享目前的位置與狀态,實作線上親密互動,甚至将自己線下的生活軌迹,完美的搬運到線上虛拟空間。

是以,也有網友表示,元宇宙時代雖然還未來臨,但是自己卻已然在啫喱上看到了元宇宙的影子。隻是,其短期内湧入大量的使用者,卻讓啫喱難以應對,是以也不得不選擇暫時下架,停止新使用者注冊。歸根結底,啫喱除了有侵權風險被外界質疑外,最大的問題是使用者體驗有些差強人意。

與元宇宙擦邊,卻難借母公司之力

據了解,啫喱背後的賽博大象集團,也是其快速走紅的幕後推手。要知道,據公開的第三方是資料顯示,2020年前後,賽博大象旗下的一點資訊産品,日活仍“突破7000萬”。

而且,啫喱的推出,也早有征兆。早在2021年底,賽博大象集團執行總裁、一點資訊CEO楊宇翔就對自媒體“雷峰網”表示,他們投入了“幾百人的團隊,研發了一年多”,并且“希望它能是一個可以持續的大産品。”

實際上,這款被賽博大象寄予厚望的産品,就是目前人們看到的啫喱。隻不過,啫喱主打的虛拟形象,實際上并不新鮮,早年出現的QQ秀、ZEPETO等也早已玩得十分熟練。

剛沖上蘋果下載下傳榜首就下架的啫喱,還會回來嗎?

而且,鑒于該産品的概念與元宇宙的關系并不緊密,也是以受到質疑。甚至有業内人士認為,這或許是借助元宇宙概念,拉升估值,繼續将資本故事。

衆所周知,2021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紅大紫,很多與之有關的概念股,也吃盡了短暫的紅利,收割了一波流量與資金。隻不過,這樣的大潮來得快、去得更快。真正考驗這些企業的,已經不隻是概念,而是誰能将其應用落地。

不過,在投資者逐漸回歸理性時,元宇宙未來的市場空間卻并未被低估。據彭博行業研究報告預計,元宇宙将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普華永道預計元宇宙市場規模在2030年将達到1.5萬億美元。

由此可見,如果啫喱是希望靠近元宇宙概念,試圖在這個賽道撈金謀發展,必然需要跨越諸多障礙。「于見專欄」認為,啫喱即便練好内功重新出發,也将面臨諸多攔路虎。

首先,其母公司是自媒體資訊的行業基因,本身并無過多技術研發背景,而且,賽博大象集團由資訊内容營運轉向社交化産品營運,必然面臨營運難度的考驗,其是否具備足夠的基因?

其次,啫喱問世後,引發了諸多熱議,更引發了 很多争議,其在知識産權、使用者隐私等方面如何規避風險?稍有不慎,下次下架的原因,恐怕就不是主動下架,而是被責令整改了。

再次,啫喱的“早産”而且風靡一時,會不會提醒了其它網際網路巨頭,也暗中開始了與其在産品層面的競争。而在其主動下架整改的期間,倘若其它網際網路大廠躬身入局,其或将面臨尴尬的市場地位。

最後,社交化産品的營運難度之高,不容忽視。此前,衆多社交産品,無論是鎖定熟人社交還是陌生社交,都昙花一現便是其前車之鑒。例如,早在2019年,聊天寶、馬桶MT和多閃三款社交軟體同日集體叫闆微信,最後卻兩月未滿,早已是“損兵折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商業邏輯是否能跑通尚待驗證。另一方面,社交産品蘊藏的各種風險,企業是否能夠從容應對。而啫喱背後企業在這方面的基因與經驗尚且不足,未來也必将會試錯踩坑。

深陷邏輯悖論,恐怕難敵微信

據了解,啫喱的定位是熟人社交,可以和已經認識的朋友換一個虛拟空間做朋友,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不過,真實的場景卻并沒有讓啫喱如願。實際上,使用者卻并沒有那麼多可以在虛拟空間相處的朋友,于是,在啫喱出上線“冷啟動”期間,使用者隻能通過微網誌、小紅書到處“拉人頭”,不得不找陌生人“湊數”。

剛沖上蘋果下載下傳榜首就下架的啫喱,還會回來嗎?

一時之間,各大社交媒體關于征集啫喱好友的分享海報滿天飛,也讓其原本的定位略顯尴尬。由此,啫喱也陷入了其定位的熟人社交邏輯悖論。

一方面,其需要借助熟人關系,産生社交關系鍊,在虛拟空間分享一些生活樂趣才顯得更有意義。另一方面,鑒于這些虛拟活動,使用者很難找到對應的玩伴,而不得不尋求陌生人加入。

但是,熟人之間更注重關系的維系,陌生人之間,則更注重新鮮感,如何讓雙方長期互相吸引。從目前啫喱的定位來看,似乎隻有一個捏臉工具足以打動一波人。

由此,其也陷入了如何選擇其真正定位的困局,至少,在熟人社交産品形态上,如何突破現有的微信産品的體驗,就是很大一個問題。

是以,從産品的創新來看,啫喱确實有所突破,但是從其長期營運、平台發展的背後邏輯來分析,即便抛開商業化,其未來打敗鮮有的熟人圈社交産品,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

而且,與微信相比,其背後的資本、技術實力也相差懸殊。據天眼查顯示,啫喱App著作權人為北京一點數娛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币,由“一點資訊”關聯公司北京一點網聚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不過,衆所周知,微信背後的騰訊,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其使用者量級更是國民級。啫喱背後的企業與之相比,也可謂相形見绌。

另外,從商業化生态來看,微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建構了微信公衆平台、企業微信、視訊号、小程式等生态化産品,而且都可以圍繞微信支付帶來商業化。

但是如上文所述,啫喱雖然背靠一點資訊,卻在定位上與其原本的平台調性相差甚遠,很難借力。啫喱要與賽博大象旗下其它産品形成生态閉環,也将是難上加難。

值得一提的是,在啫喱之前,市場上早已出現多款貼着元宇宙标簽的産品,但均未成氣候,甚至無疾而終。

啫喱剛上線時,似乎讓人們看到了一種可能。但是随着其快速下架,一切又歸于平靜。

結語

元宇宙的爆火,确實曾讓一些投資者在股市上演了一夜暴富的神話。但是也必然讓很多不明真相、盲目跟風的投資者吃盡了苦頭。

啫喱多年的低調蟄伏,說明其并非隻是甘于蹭一下熱點,甚至也有着其夢想中的星辰大海。隻不過,萬丈高樓平地起,在其尚未準備充足就貿然殺入市場的同時,也讓其蟄伏已久的野心公諸于世。

表面看起來其占據了行業先機,也抓住了進入時機。可實際上,這或許會讓其迎來衆多勁敵,甚至也為其未來的命運,埋下了伏筆。隻不過,有朝一日其“王者歸來”之時,是否能夠重演當年的繁榮盛世,恐怕還得看其造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