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為人工智能(AI)技術?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将AI技術分為三類:AI技術,即進階統計和數學模型,如機器學習、專家系統;AI功能性應用,即可用一種或多種AI技術實作的功能,如語音處理和計算機視覺;AI應用領域,如通信、農業和交通。
從全球範圍看,近年來,随着AI從理論知識落地到全球市場,AI正以其潛在的革命性影響,持續推動技術和産業的重大變革,從天氣預報、自動駕駛、癌症早篩到工業制造,AI已經在全世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而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都将AI研究和落地視為重要的國家戰略。
聯合國釋出的AI技術趨勢報告顯示,在AI競賽中,美國和中國在專利申請數量和科學發表上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AI将在未來幾年内成為軍事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大國将開始關注自身在AI領域的戰略地位。
大國AI實力比拼:中國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專利局和最多的國内專利申請數量。中國在全球科研機構的深度學習專利申請上領先,中國科學院、西電大、浙大拿下前三甲。專利申請前20名的學術機構中有17家在中國。中國和美國在AI應用和基礎研究上的專利申請處于上司地位。美國、中國、日本是最受歡迎的專利申請地,占專利申請總量的78%。全球專利申請TOP20中有12家日本企業。
全球AI技術發展趨勢:1、AI技術趨勢:機器學習占主導地位。機器學習技術在AI技術專利中占據主導地位,以超過13萬的數量占據所有AI專利的1/3以上,年增長率為28%。其中,增速最快的當屬深度學習,其在2016年專利數量達到2399項,年增長率達175%,遠高于同期其他專利平均33%的年增長率。神經網絡的同期增長率為46%,其專利數量在2016年達到6506項。
2、AI功能性應用:計算機視覺最為流行。最受歡迎的AI功能性應用是計算機視覺,49%的AI相關專利中有提及了這一技術,其年均增長率為 24%。其中,生物識别技術和場景了解的年增長率分别為31%和28%。另外兩個數量居多的AI功能性應用是自然語言處理(占所有AI相關專利的14%)和語音處理(13%)。同時,其他應用正在迅速發展和增長,比如機器人和控制方法的專利數量年增長率達到55%。
3、AI應用領域:交通運輸類漲勢最猛。聯合國的報告顯示,AI應用領域的分布情況為運輸(占所有AI相關專利的15%),電信(15%),以及生命和醫學科學(12%)。其中,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最為蓬勃,年增長率達為33%。在交通運輸類别中,航空航天/航空電子(年增長率67%)和自動駕駛(年增長率42%)以最為迅猛的漲勢崛起。
美國在AI上的戰略布局:2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名為“維護美國人工智能上司地位”的行政指令,正式啟動美國人工智能計劃。該計劃包含五個重點領域,分别是投資人工智能研發、釋放人工智能資源、制定人工智能治理标準、建構人工智能勞動力、國際參與及保護美國的人工智能優勢。
投資人工智能研發領域是美國人工智能計劃的重點。計劃特别強調,美國聯邦機構将優先考慮人工智能研發領域的投資,以保持美國在高回報、基礎性人工智能研發的中長期強勢。“釋放人工智能資源”指的是,該計劃将指導各機構向美國人工智能研發專家、研究人員和行業提供更多的聯邦資料、模型和計算資源,以培養公衆信任,并增加這些資源對人工智能研發專家的價值,同時維護所有人的安全、自由和隐私。
中國在AI上的發展成果:《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論文的全球占比從1997年的4.26%增長至2017年的27.68%,縱向比較進步較大。在專利申請方面,中國人工智能專利布局多,數量也正在快速增長,尤其是在語音識别、圖像識别、機器人以及機器學習等細分領域。在企業規模方面,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從2012年開始迅速增長,截至2018年6月,數量已達到1011家,增長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