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ordle的成功,漢兜能否複制?

Wordle的成功,漢兜能否複制?

作為Wordle填字遊戲的漢化版,漢兜已經成功引起了不少國内玩家的關注。

漢兜,由Wordle中國愛好者開發的字謎遊戲。其玩法與Wordle基本一緻,玩家每天有十次機會來猜出最後的成語,每猜一次漢兜會通過青、橙、灰三種不同顔色給出所填内容位置對錯的提示。與Wordle的判定标準不同,漢兜的判定方法是以拼音為基礎,将每個字的拼音拆成生母、韻母及聲調三部分。玩家還可以選擇使用提示,對漢字的部首進行盤點。每天零點,會定時重新整理答案。

随着漢兜的嶄露頭角,它能否像Wordle一樣成功,成為了玩家與遊戲行業共同關注的問題。

漢兜能否像Wordle一樣成功?

2022年1月,Wordle玩家從不到百人暴增到30萬人,兩周後Wordle玩家超過200萬。作為Wordle的複刻版,漢兜的起步已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漢兜究竟能否獲得中國玩家的長期青睐還猶未可知,甚至從目前玩家回報來看,漢兜的前途并不樂觀。

雖然漢兜是Wordle的中文版本,但由于英文和漢字的截然不同,使得漢兜的難度無形加大。英文單詞僅由26個英文字母,是以輸入字母的對錯成為了Wordle的唯一評判标準。而漢字的組成尤為複雜,既可以由拼音拼出,也可以由偏旁部首組成。是以即使将部首作為額外提示,遊戲難度也明顯上升。此外,根據對1995年版《簡明牛津詞典》統計發現,英文詞彙中“E”、“A”、“R”出現頻率最高,以字母“S”開頭的單詞多于其他字母,這讓Wordle的猜測變得有迹可循。相反,成語的廣泛增加了漢兜的燒腦程度,讓部分玩家選擇敬而遠之。

除了難度的提升外,漢兜與Wordle在遊戲規則上的略有不同,也成為了玩家的主要槽點。在Wordle中,玩家無法輸入不存在的單詞來進行逐一試錯,是以也就不存在,通過排除法最終取得勝利的撿漏機制。而在漢兜中,玩家則可以送出不存在的成語進行試錯,以此確定單個漢字的正确。此外,為了降低難度,漢兜将Wordle中的6次機會提升到10次,這使得追逐競技性的中國玩家,更加傾向Wordle而并非漢兜。

就像快時尚品牌的當季新款一樣,漢兜也難逃缺乏自主創新和同質産品過多的困擾。作為Wordle的衍生品,漢兜将其變為了中文版。雖然在規則上略有不同,但在遊戲内容和玩法上并沒有任何實質創新。這很難讓體驗過Wordle的中國使用者,保持對漢兜的持續關注。除了漢兜外,Wordle的衍生品還有Sweardle、Lewdle、Nerdle、Globle,而這些“換湯不換藥”的同質遊戲的增多,讓漢兜的出圈變得更加困難。

為什麼Wordle的成功難以複制?

從幾十個玩家到幾百萬玩家,Wordle的火爆并非隻靠運氣。從Wordle遊戲的開發背景、遊戲類型到玩家的增加過程,它的成功變得有迹可循。

看到Wordle的遊戲界面時,不少玩家感到了熟悉的感覺。沒錯,尤其是灰色的錯誤提示出現後,Wordle與報紙上、雜志中常見的字謎遊戲十分相似。而在英語國家,字謎遊戲有着悠久的曆史和廣泛的閱聽人,填字遊戲則是由此變形而出。即使是在智能手機的時代,也依舊能看到一些人們手拿報紙玩着填字遊戲。在這樣的曆史背景,Wordle作為填字遊戲的變現出現,擁有廣大的閱聽人基礎。

在氪金嚴重的遊戲時代,Wordle反其道而行之,不需要氪金也沒有廣告。作為遊戲玩家,想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複雜的遊戲規則和操作模式,更依賴了通過消費為自己增添裝備加速過關。而Wordle唯一的通關方式就是憑借玩家個人對詞彙的掌握。沒有速成、沒有投機取巧,實力成為Wordle過關的本質。不僅不需要氪金,Wordle作為網頁版遊戲,甚至沒有廣告。這讓飽受廣告困擾的遊戲玩家,可以完全投入遊戲當中,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

Wordle自帶的社交屬性是其成功的關鍵。根據Twitter的資料統計,今年1月僅在英國就有130萬條與Wordle相關的推文,聊天互動量增長高達16倍。在社交媒體中的高曝光率源于Wordle為友善玩家展示成績而生成的與本關情況對應的emoji計分卡,激發了玩家的競争心态。當玩家将自己的計分卡發在社交媒體中炫耀時,無意中為Wordle進行了宣傳。除了玩家個人,IKEA UK和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也在社交媒體中借勢Wordle的積分卡,品牌的借勢加大了Wordle的曝光。

與無腦、解壓、懸疑類型的遊戲相比,Wordle更偏向益智類遊戲,帶有寓教于樂的色彩。在Wordle的答案中,有着大家比較陌生的詞彙。比如Wordle曾将“knoll”一詞作為謎底,而這個詞彙平日并不會被用到,由于成為答案,“knoll”這個詞在Twitter上的出現次數達到了前一周的平均次數的十倍。還曾有玩家提議将“soare”這個晦澀單詞作為開局。Wordle的答案,豐富了不少玩家的詞彙量,也讓一些相對生僻的詞彙被大家知道、記住。

Wordle給遊戲行業帶來的啟示

Wordle的開發始于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遊戲作者Wardle是一個軟體工程師,而設計這款遊戲是為了讓其喜歡填字遊戲的伴侶在疫情期間消磨時間。就是這樣一款看似簡單、目的純粹的網頁版小遊戲卻給遊戲行業帶來了新的啟示。

從Wordle開始,現在已有漢兜、Sweardle、Lewdle、Nerdle、Globle、Squirdle、Dungleon等多個衍生遊戲誕生。這意味着,以Wordle為首的新類型遊戲已經誕生。這些遊戲在内容上雖與Wordle不同,但其遊戲理念和核心卻不盡相同。與其他類型遊戲最大的不同在于,這類遊戲帶有較強的猜測性,體驗次數受限,對玩家的運氣和能力都是一種考驗。這種與知識次元、反應能力且充滿不确定性相關的遊戲類型開始受到玩家關注。

玩家可以友善的在社交媒體中分享Wordle的成績是它爆火的重要原因。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一款遊戲離不開玩家個人或者品牌官方在社交媒體中的傳播。是以,為遊戲設計出可以在社交媒體中分享的内容變得必不可少。除了來自營運商投放的廣告外,每一個在社交媒體中主動分享的玩家都是為遊戲免費宣傳的koc。激發起玩家在社交媒體分享遊戲的欲望,通過玩家與網友的二次傳播擴大遊戲的曝光度,将迅速提升遊戲的知名度。

Wordle對變現的克制是其他遊戲無法相提并論的,也正是沒有氪金和廣告的設定讓這款遊戲受到了更多人的歡迎。然而,2月初《紐約時報》花費百萬美元買下了Wordle,自這以後玩家發現網站有許多廣告追蹤器,還有許多資料會發送給Google等第三方,淪陷在廣告追蹤裡的Wordle引起了許多玩家不滿。此外,被買下的Wordle是否今後要進行收費也猶未可知,讓不少玩家變得擔心。而Wordle玩家現在的困擾正是現在遊戲玩家面臨的共同困擾,對變現的克制成為遊戲能否受到玩家長期支援的重要因素。

Wardle曾對外表示,不希望玩家每天花超過三分鐘的時間玩這款遊戲,等到Wordle謝幕的那天,隻剩下遊戲作者和伴侶兩個人也是他非常樂見的結果。在商業時代,一款遊戲的出現變得複雜,變現的情況正在羁絆遊戲開發者的腳步。或許讓遊戲回到最初的分享性、愉悅性和競争性是每一遊戲開發者、營運者應該嘗試的事情,也是每一個遊戲玩家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