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兩會】(行穩十年)非遺技藝傳承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兩會】(行穩十年)非遺技藝傳承助力鄉村振興

圖檔由采訪對象提供

【2022年兩會】(行穩十年)非遺技藝傳承助力鄉村振興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張豔、張國成、劉玥、夏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技藝傳承正在成為推動鄉村産業發展,解決鄉村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之一。

貴州省赤水市被稱為“中國十大竹鄉”,“赤水竹編”既是該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赤水市的特色産業。最近幾年來,當地竹編産業蓬勃發展,惠及3000餘名群衆就業增收。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村民楊昌芹既是“赤水竹編”非遺技藝的傳承人,也是“赤水竹編”産業化、規模化的帶頭人之一。

2012年以來,通過成立赤水市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創立“極竹堂”品牌,楊昌芹先後帶動100多名村民就業,幫助177戶570人增收。此外,公司免費開辦竹編工藝教育訓練班,參與教育訓練群衆總人數達8100多人。

“品牌是通往市場的通行證。有品牌,才能走出去。”楊昌芹認為,非遺技藝作為傳統文化精華,商品化、市場化天然具有優勢,但是,任何商品走向市場必須要有品牌力量加持,隻有形成優質品牌,打通産銷管道,形成完整産業鍊,才能将非遺技藝産業優勢發揮到最大,惠及更多群衆。

【2022年兩會】(行穩十年)非遺技藝傳承助力鄉村振興

來自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石麗平對此持相同看法,作為“松桃苗繡”第七代傳承人,過去20年,石麗平一直緻力于塑造苗繡品牌。

2008年以來,石麗平成立貴州松桃梵淨山苗族文化旅遊産品開發有限公司,創辦“鴿子花·松桃苗繡”文化品牌,先後解決4000多名留守婦女居家就業問題,幫助3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除了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外,我現在提倡‘苗繡+’的發展模式,比如‘苗秀+服飾’。一件苗繡服飾上有中藥材闆藍根原料的染線,這件服飾除了苗繡本身,還可以拉動闆藍根種植、織布、服飾銷售等産業鍊的縱深發展,産業鍊完整了,豐富了,參與就業群衆多了,鄉親們增收緻富一定水到渠成。”石麗平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