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麗友,好朋友”的廣告詞,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但是對于它的品牌生産地,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最近俄烏局勢,算是給大家普及了一下好麗友的生産地——南韓。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好麗友原材料漲價事件沖上了熱搜,怎麼回事?原來啊,好麗友宣布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在中俄地區進行了“針對性”的漲價。好家夥,中國的原材料是出了名的物美價廉。你這說長就長,着實有點不道地了啊。還有就是隻針對中俄漲價,這目的不要太明顯好吧。
而配料表也在作妖,中國用的是人工制造的可可脂配料,國外則用的是天然生産的可可粉icon,前者無論是口感還是健康程度遠比不上後者。行啊,可真行。

其實呢,南韓對中國的雙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中國與南韓的文化淵源頗深,這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端午節事件還有李白事件,這些從側面也證明了兩國的文化淵源。得益于我們久遠的曆史文化和巨大的文化影響力,他們才有了相對豐富的曆史文化,但是即使如此,在當下南韓針對中國文化采取的是警惕态度,而對于美國則是全盤接受。南韓拿捏得一手好雙标。除此之外,三星爆炸事件、冬奧會上南韓的某些行為,無不印證着該國的“馳名雙标”名諱。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南韓連遊戲這種娛樂大衆的産品都不放過。
《光遇》遊戲裡明明是起源明朝的鬥笠,非要說出自南韓,臉皮真是比城牆還厚……
再有就是,前段時間《失落的方舟》直接宣布禁止中國玩家進入遊戲。真是将“小肚雞腸”演繹得淋漓盡緻。
雖然南韓的遊戲“騷操作”層出不窮,但國内還是有一些南韓遊戲的忠實粉絲,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被蒙蔽了。
《絕地求生》這個名字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但老玩家都知道,這個遊戲是《和平精英》的前身。
在《絕地求生》最開始上線的時候,刻意将國籍弱化,重點宣傳遊戲制作人和策劃來自歐美,令人心生迷惑。但事實上,《絕地求生》就是南韓遊戲。
而後來,因為題材敏感再加上玩法暴力,導緻版号不過審。《絕地求生》改名成《和平精英》,繼續在中國斂财。換了名字之後,似乎“南韓遊戲”的真身更加隐秘了,而和平之名還頗有正義的味道。
而這些都是該遊戲為了在中國斂财的手段,對比他們的排華舉動,表裡不一,一邊罵我們一邊在我們這裡賺錢,不愧是“馳名雙标”。
粗略來看,《和平精英》在中國賺的錢還真不少,比如此前更是拿過收入榜排名第一。
那麼,南韓遊戲如此雙标,不讓我們進韓服,又轉過頭來斂财,你真的要繼續玩下去嗎?
實事求是地說,南韓遊戲确實發展得比較早,在之前是遙遙領先的存在。但現在國産優秀遊戲也在異軍突起,有一些吃雞遊戲更是輸出到日韓。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微乎其微,支援國産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