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賈寶玉雖然不通仕途經濟,但在文學上的造詣非常高。第十七回的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充分展現出他的能力。

如果不是在“詩詞題對”方面有過人的天分,賈政斷然不可能将貴妃省親别墅“題額”這麼大的事,交給賈寶玉這麼一個黃口小兒。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第十七回)賈政近日因聞得塾掌稱贊寶玉專能對對聯,雖不喜讀書,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偶然撞見這機會,便命他跟來。

“不喜讀書”卻善于“對聯”,如果心中沒有文字丘壑,如何做得到?

是以,賈寶玉的“不讀書”,隻是不讀科舉仕途八股文章。其他的“書”,不但不少讀,反而涉獵廣博。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後,賈寶玉的題額幾乎都被保留并使用,足見他确有其才。

然而,就是這樣的賈寶玉,賈政都能滿意的詩詞天賦,在大觀園中卻每每“落第”。無論詩詞也好,禅機道理也罷,都輸給衆姐妹們。充分證明一山更有一山高,天才也會被學霸蹂躏。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林黛玉、薛寶钗、賈探春、妙玉,包括後來的薛寶琴、邢岫煙等人,都不是一般意義的“學霸”,而是天才中的學霸。

林黛玉五歲師從賈雨村啟蒙。安心學習兩年時間,就讀了《四書》。

那個時代所謂“讀”,不是認識字讀了一遍書,而是大體“融會貫通”,了解的意思。

反觀另外兩個“寶玉”則讓人大跌眼鏡。

甄寶玉是林黛玉的師兄,也是賈雨村為他開蒙。

賈雨村進士出身,做過四品知府,給幼童啟蒙信手拈來。

然而甄寶玉卻讓他在甄家折戟沉沙。心有餘悸。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第二回)賈雨村道:“但這一個學生,雖是啟蒙,卻比一個舉業的還勞神。說起來更可笑……也因祖母溺愛不明,每因孫辱師責子,是以我就辭了館出來。”

賈雨村說的客氣了,什麼“辭館”,實則就是被甄寶玉折磨得教不下去,不得不離開。

而甄寶玉和賈寶玉可看作“鏡子”内外之分,賈寶玉的老師“辭館”與賈雨村情況一樣。

結果就是賈寶玉和秦鐘上學時,十一二歲年紀尚且不能夠背誦《四書》,還要賈政親自吩咐,請賈代儒代為督促。

與林黛玉相比,隻說《四書》這等科舉必考的“學問”,賈寶玉相差太遠了。

當然,賈寶玉不讀《四書》,卻将《詩經》一類讀得最多。但作詩詞的功力尚且不足以比肩黛玉。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賈寶玉盡管是當時京城世家少年子弟中,文學表現最出類拔萃的,與林黛玉卻還有差距。這是林家與賈家的不同門楣決定的。

林家書香門第,以讀書為本。林黛玉父親死後,她并沒有拉着财産進京(當然也沒有),所有行李都是書。潇湘館是書的海洋,比上等的書房還好,就代表了林黛玉的學問是日積月累所得。

賈寶玉不如林黛玉,是他努力用功不如。林黛玉不勸他讀書科舉,自己卻将《四書》一類科舉制藝學問爛熟于胸,是尊重賈寶玉不科舉之心,并不是真反對科舉,畢竟她父親就是科舉探花郎。

林黛玉比賈寶玉強并不奇怪,林家的底蘊在那擺着。林如海能夠于末代侯府崛起,接續上世襲家族的榮光,憑本事科舉高中繼續仕途,就是賈家等豪門的奢望,也是他們急需轉型的。

但薛家作為商賈之家,培養出薛寶钗和薛寶琴姐妹,實屬特異。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薛寶钗之才不讓林黛玉,甚至更加博學。更比賈寶玉強。而後來的薛寶琴讀過萬卷書,更行過萬裡路,堪稱豔冠群芳,即便薛林也要稍有不如。

薛寶琴踐行了行萬裡路的胸懷、視野的重要。

薛寶钗踐行的是有志者事竟成,不論出身也當成才。

是以,同樣的薛家,既有薛寶钗也有薛蟠。正是一樣米養百樣人。賈寶玉吃虧在不努力用功上。

賈家在文化方面不如林家、李家,甚至被走“偏門”專攻一科的薛家攆上。賈寶玉算是出類拔萃,即便更好的賈探春也要稍遜一籌。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但是,賈探春屬于賈家末世的一個異類。她的性格、能力、胸懷與祖母賈母極像,甚至青出于藍勝于藍。

賈寶玉棄若敝履的經濟學問,偏偏是賈探春的出色之處。隻可惜二人投錯了胎,互換一下就好了。

單以“經濟”才能,賈探春堪比狀元,就算王熙鳳和钗黛都不如。

賈寶玉周圍,天才學霸的林黛玉,彎道超車的薛寶钗,行萬裡路的薛寶琴以及改革先鋒賈探春……與這些璀璨之星一對比,可不就平庸了起來。

賈寶玉的“對手”有多強?讓他變得平庸之人,個個都是學霸!

不是賈寶玉技不如人,他要比大多數人都強。隻可惜他的小夥伴太強!他則成了一群學霸裡頭的“學渣”,又能如之奈何!

文|君箋雅侃紅樓

覺得文章不錯,幫忙點贊,收藏再離開,若能關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持續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