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兵江清城:十年義務宣講紅色文化

"他的演講不是空洞的,沒有修辭,隻有簡單而冷靜,但總是很有感染力。這是許多學生對江青市黨史課程的評價。

老兵江清城:十年義務宣講紅色文化
老兵江清城:十年義務宣講紅色文化

蔣青成,68歲,有5年軍工經驗,38年教學生涯,長期鍛煉培養了自己深厚的理論基礎,紮實的工作作風。自2011年第一屆黨史報告釋出會以來,在縣内外的中國小和社群舉辦了數百場紅色文化演講,出席人數不少于3萬人。今年已在福建省華豐中學、華安市第二實校等學校參加黨史研究報告12次,共有師生近3000人。

老兵江清城:十年義務宣講紅色文化

1970年,18歲的蔣青城懷憶一生的軍隊生活,從華安縣入伍,經過新兵的訓練,被配置設定到政治部師擔任兵,雖然在訓練場上爬得少,但江青城在理論學習上格外小心, 并最終成為理論學習中心小組的分區政治部成員。曾參加全師政業乾部教育訓練班,在閉幕式會議上作了"認真閱讀學習,提高理論水準"的典型演講,并代表師機關理論學習小組到連隊為士兵做了一篇題為《儒法兩條軍道鬥争史》的報告。那一年他21歲,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演講!

1975年退伍後,蔣青城成為華安縣草國小的代課教師。2011年,江青城偶然與縣裡優秀教師黃景川聊了聊黨的曆史,就黨的90年發展交換了意見。兩人談得很開心,黃景川覺得江青城對黨的曆史了解準确,理論基礎紮實,于是他推薦江青城到華安三忠做一次黨史彙報,也是他第一次參加黨史彙報。沒想到這篇報道會熱烈反響,從這種失控中,越來越多的機關邀請他來談黨的曆史,談紅色文化。

2011年,在建黨90周年之際,姜青城應邀擔任華安縣海關和工委特邀報告員,退休後,受邀擔任縣教育系統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從那時起,他前往縣内和周圍的中國小和社群,為他的紅色文化傳道開辟道路。在談到為什麼要做紅文化宣講的義務時,姜青城笑着說:"那幸運永遠在乎有準備的人,除了為軍隊理論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外,退休後我加強閱讀和寫作,堅持每天閱讀閱讀和閱讀報紙。我的桌子上從來不隻有報紙、黨史雜志和其他書籍。"書中密集的線條和筆記...所有人都見證了他的努力。在2018年"我與改革開放并舉"作文活動中,蔣青城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将《感受改革開放,實作新行動》評為優秀作品,并集發表。

"傅福老人,利舒人,播下正能量,滿懷激情提及品質,樂于奉獻無悔......"這是蔣青成經常在微信上寫的個性簽名。翻閱自己的朋友圈,他發現自己滿是善行,他渴望盡可能地幫助周圍的人。幾年來,他趁機向學校做紅文化彙報,愛心鼓勵進步,給同學們既優質又精益求精的包紅包,給學校捐贈的圖書,累計總額近2萬元(含部分稿件費)。不僅如此,姜青城一家住在平湖社群,作為黨支部行業委員會委員,他經常為社群的公務奔波,他率先捐款、募集善款、收取物費......,為孝敬老人日募集善款,為6月1日兒童節兒童組織活動和聯考頒獎。

受他的影響,他的兒子姜大偉在大學畢業前夕,決定放棄選學生的工作,積極入伍,成為一名文職幹部。在軍隊工作的16年中,江大繼承了父親蔣青城的勤奮學習、敬業和認真細緻的作風,兩次在南京軍區金融知識競賽中分别獲得第一名和第二名,多次被評為優秀軍人、優秀黨員和功勳獎。

江青城和黨的愛遠不止于此,他的家鄉龍岩永定革命老區,叔叔是紅軍烈士。回想起親人的過去,江清市人眼中溢滿了淚水。"我是1987年入黨,雖然很晚了,但我從未放棄過入黨的信念,我為身為共産黨員而感到自豪!"江青城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明"退休不退,老兵不褪色"老兵始終遵循黨的風尚。"我将繼續弘揚紅色文化,給祖國下一代傳承紅色的故事,延續紅色的血液,紅色的基因!'

(華安縣榮民事務局、華安縣傳媒中心:李澤超陳秀梅撰稿)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董偉

編輯:徐曉軒

通聯:防衛時報新聞中心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