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奮鬥百年路 安徽創輝煌|李秀英:治淮女勞模的傳奇人生

作者:安徽網

新晚報 安徽網發青新聞 今年,94歲的李秀英的經曆非常傳奇。1946年5月的一天,她的丈夫突然失蹤了。新中國成立後,李秀英因為在吉淮建築工地上的出色表現,成為紀錄片《我們必須治好淮河》的主角之一。這部紀錄片帶回了丈夫,他已經成為一名解放軍軍官......

奮鬥百年路 安徽創輝煌|李秀英:治淮女勞模的傳奇人生

李秀英(左二)拜訪王家壩。

他出身貧寒,後來成為叔叔家的女兒

1927年,李秀英出生在汕頭縣沈城老汽車站對面一個叫五裡坊的貧困家庭。李秀英4歲時,因為舅舅家沒有孩子,她被傳到舅舅家在新集鎮,跟着舅舅姓李,取名李秀英。

舅舅家把李秀英當成他眼中的蘋果。一家人在新集鎮做點生意,雖然日子比較苦澀,但還是能保住溫飽。

1944年,李秀英長成了個大姑娘。父親以幫名招收一個挨家挨戶的女婿,這個人叫馮雪勇。馮雪勇手腳相幹,踏實幹,全家漸漸愛上了這個年輕人。于是,在父母的主持下,李秀英和馮學勇很快結婚了。次年,李秀英生下了大女兒。雖然生活不富裕,但家庭幸福幸福,生活和諧幸福。

意外,丈夫突然"失蹤"

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挑起的内戰,再次将全民族的生活拖入戰争的陰影。1946年5月的一天,馮學勇從辛集鎮乘船回揚樓子收割小麥。到了它應該回來的地步,但沒有影子。一家人環顧四周,馮雪勇卻沒有留言,沒有給家人留言就這"失蹤"。懷孕的李秀英(二女兒)在流了幾滴眼淚後,決定承擔起和父母一起撫養孩子的責任。

1949年,安徽解放。新中國的誕生,給李秀英家族帶來了生機,看到了新的希望。李秀英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号召,積極參與基層婦女工作。由于她的出色工作,她于次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參與淮淮管理,工作突出,成為全國勞動模式

1950年7月和8月,由于大雨,淮河流域遭受了大洪水的襲擊。李秀英在渭河和淮河附近長大,從小就是洪澇災害的見證人,也是受害者。

1938年,為了阻止日本侵略的步伐,國民黨政府的喪親之痛炸毀了黃河花園河口大壩,洪水無情肆虐,12歲的李秀英有了記憶。她回憶說,她家的牆壁被洪水淹沒了,她被湍急的氣流沖走了。就在她被趕到渭河大壩的時候,求生的欲望促使她驚慌失措地抱着一棵大樹,這棵樹并沒有埋在黃河裡。

1950年的洪水給新生的共和國帶來了考驗。淮河受到各級上司人心潮的影響。淮河的管理已提上日程。1950年11月6日,該委員會在邵市正式成立,下轄河南、蘇北三省、北三省,負責規劃和上司淮河流域的水利工作,并在全市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奮鬥百年路 安徽創輝煌|李秀英:治淮女勞模的傳奇人生

李秀英(右)接受組織表彰獎。

各級政府下定決心逐層出台淮河治令後,李秀英不僅積極響應,還動員20餘名農婦組建了一支小隊。後來,這支戰鬥力不讓眉毛的"女軍"被配置設定到潤河集築蓄水閘(潤河閘)。該閘在蘇聯水利專家的指導下,是淮河管理的重點建設項目。當時,現場缺乏機械運輸工具,大壩都依靠采摘機,運輸石材等都依靠勞動,堅強的本性李秀英帶領姐妹們在現場挖土,擡泥,打樁車,有點不迷失在後面的男人。

當時,沒有大型機械,全部依靠人力。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内鋪設好壩,李秀英像"拼命三郎"一樣工作。有一天,李秀英卸下了四個擔子,好幾次摔倒在施工現場。

由于在淮河管理上的巨大貢獻,李秀英成為全國勞動模範,紀錄片《要把淮河治理好》中的人物之一。

奮鬥百年路 安徽創輝煌|李秀英:治淮女勞模的傳奇人生

李秀英在志懷項目建成後被拍到大壩上。

破碎的鏡子是圓的,她10年的丈夫突然出現

正是因為這部紀錄片,李秀英和他失散已久的情人重聚了。

紀錄片《我們要管好淮河》的播出,掀起了向國内淮河英雄們學習的浪潮。1952年,這部紀錄片在泉州的一部解放軍電影中放映。一名士兵看着突如其來的哭聲,而他的戰友們則以為他被治療現場所感動。這個大兵就是馮雪勇!

原來,1946年5月,馮學勇在收割小麥的路上遭遇國民黨軍隊時被對方抓獲。馮雪勇曾多次試圖逃回去,但沒有成功。後來在淮海戰役中,看到潮水已經退去國民黨軍隊紛紛叛逃,馮雪勇也随軍起義,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這時他也漸漸明白,隻有祖國和平,他才能回去與妻子和女兒團聚,也隻有國家的安定與和諧,家庭才能安居安定。

于是馮雪勇毅然決然地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後來又參加了對美朝戰争,在這個過程中,馮雪勇多次奮力拼搏,逐漸從一名普通的解放軍士兵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軍官。後來,馮學勇率軍駐紮在泉州。

當晚,馮雪勇帶着軍隊觀看淮河管理紀錄片,影片出現時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馮雪勇哽咽了。"真的是她嗎?"馮雪勇猶豫了一下。而當影片旁白說"國家特辦淮勞動模範,對縣農女李秀英"時,馮雪勇忍不住激動得熱淚盈眶,當場抽泣起來。他指着螢幕上的李秀英,告訴戰友們,這是他六年的妻子。

奮鬥百年路 安徽創輝煌|李秀英:治淮女勞模的傳奇人生

這對夫婦已經在一起10年了,他們被拍到了一起。

服兵役多年,馮雪勇一直沒有時間去詢問妻子和女兒的下落。但現在他在螢幕上看到他的妻子,馮雪勇猶豫了。他不知道,這麼多年了,妻子的生活沒有改變,這次他們的出現,會不會打擾他妻子的生活嗎?

得知馮雪勇的特殊情況後,軍隊立即派人到安徽省核實,最後聽見了在安徽省水利廳工作的李秀英。馮雪勇猶豫不決,直到1956年,他鼓起勇氣給妻子寫了一封信。

信轉了好幾圈,終于來到了李秀英的手裡。起初有一點迷茫的李秀英,在信封的開口隻看了幾句字,淚水模糊了眼睛......十年,三千多個日日夜啊!現在一刻不能拖延!李秀英立即收拾行囊,踏上了南線列車。李秀英下了車,馮學勇大步向前走去,手牽着手看着對方淚眼汪汪的眼神,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之後,李秀英通過工作調動與丈夫一起生活,秦瑟和明夫婦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為人民服務。

愛看電視,94歲依然最關注的情況

6月27日,記者聯系了李秀英的四個女兒馮華,了解老人的一些現狀。馮學勇多年前去世,94歲的李秀英老人身體健康。大女兒在廣東,二女兒在上海,兒子帶着第三個女兒和四個女兒住在阜陽。每年十月,李秀英帶着孩子去海南,5月天氣變暖,回到阜陽。老人不想打擾孩子的生活,堅持要獨自一人住在濮陽。考慮到母親的年事已高,孩子們要求老人照顧她的飲食,并經常回去看她。

據馮華介紹,老人的思路很明确,"平時愛看電視,最喜歡看的是'新聞廣播'和各種新聞。"每年到了汛期,老年人都會自覺地不注意淮河王家壩,這方面的消息也特别令人擔憂。

宇波新晚報 安徽網 大宇記者 趙明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