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吳琚是南宋書法家,出身顯赫,是宋高宗吳皇後之侄。性寡嗜,日臨古帖以自娛。《江甯府志》雲:“琚留守建康,近城與東樓平樓下,設維摩榻,酷愛古梅,日臨鐘(繇)、王(羲之)帖。

實際上,吳琚最擅長的還是模仿米芾的字型,常常達到了難以分辨的地步。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吳琚行書《雜詩帖卷》,精意且多變化,風格生動自然,極似米芾書體,就被清代收藏家誤認為米芾所書。

今天,我們欣賞吳琚一件非常精彩的作品——行書《雜詩帖卷》。

請橫屏欣賞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吳琚行書《雜詩帖卷》钤“默盫”兩方,另钤“默盫”半印兩方。鑒藏印有“曹溶之印”、“潔躬”、“張伯駒印”、“京兆”等。此帖曾為清代張應甲收藏,後歸張伯駒。1956年,由張伯駒夫婦捐獻故宮博物院。

此帖點劃精意且多變化,風格生動自然,極似米芾書體,故尾紙清人曹溶題跋稱此帖乃米芾所書,系誤斷。吳琚書雖極似米芾,然圓熟婉轉,欹正互補,與米芾緊結險峻之風自有不同。

事實上,由于吳琚和米芾二人生性不同,反映到文字上,二人的書法還有稍有差别。具體展現在,米芾生性狂放怪誕,是以字型有緊結險峻之風。而吳琚性情較為溫和,吳書更為内斂俏麗。

局部欣賞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一、“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爲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二、“寄語庵前抱節君,三君到處合相親。寫真雖是文夫子,我亦真堂作記人。”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三、“擇材征南慕,潮落回鲸魚。載感賈生恸,複聞樂(下缺)”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四、“擢天門,費厚坤。直帝阍,鬱孤褰。污鼇鼋,崑崙(缺一字)。一峰蹲,勢雄尊。恍仙村,鵉鶴翻。樓觀掀,金碧紫(此字點去)繁。出(下缺)”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五、“将欲移。芳樹垂綠葉,青雲自委迤。四時更代謝,日月遞差馳。徘徊空(上下缺)”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六、“回身入空房,託夢通精誠。人欲天不違,何懼不合并。”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七、“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高台多妖麗,浚房出清顔。淑貌耀皎口,惠心清且閑。美目揚(下缺)”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八、“一尾追風抹萬蹄,昆侖玄圃謂朝隮。首(此字點去)回看世上無伯樂,卻道鹽車勝月題。”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九、“谒帝承明廬,逝将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他學米芾堪稱神似,但也有後人評價他是“書奴”,您怎麼看?

十、“慮澹物自輕,意惬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文章來自網絡,為傳播而發,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号立場

翰墨視界◎整理釋出

發 現 書 法 的 美 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