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消息,在美國本地時間周三,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回複粉絲的推文說,電動車續航裡程過高沒意義。有電動車車主回應:誰懂我在高速服務區排隊2小時充電的痛?

馬斯克解釋說,稱在12個月之前就已經搞出來(600英裡)965公裡的Model S,但是基于資源使用率、車輛操控、加速體驗等方面的綜合因素考量,認為超長續航的電動車已經沒有意義。
馬斯克認為從“産品和效率”的角度思考,認為純電動加大純電續航裡程,隻能通過不斷地增加電池包的體積和重量,但是較大體積和重量的電池包又會反過來影響到整車的電能效率和行駛速度以及操控感,是以說長續航的電車并不劃算。
其實從一個産品經理的角度看問題,似乎也沒有什麼錯。例如,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一樣,一部手機也可以通過增加電池容量來提升續航能力,但是電池體積必然會增大,導緻手機的握感體驗變差,而且在美觀性上也嚴重失分,是以并不是很劃算。
當然,純電動車和手機的屬性不同,兩者不可以相提并論,在此隻是舉一個例子簡單說明。不過反推回來,我們就很容易了解馬斯克想說什麼了。
在此之前,馬斯克也曾經回怼過長續航不是解決續航焦慮的唯一出路,馬斯克曾表示,電動車續航保持在400英裡(643公裡)左右已經足夠使用,再長續航裡程的電動車再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對于馬斯克的說法,你持什麼看法?有電動車車主回應說,不同意馬斯克的觀點。他們認為,純電動車和燃油車有本質的差別,兩者的使用效率完全不同。
燃油車油沒了,直接到加油站加油,3-5分鐘就可以加滿一箱油行駛500-700公裡,用車便捷性大大提高。
反觀純電動車就沒那麼好命了,現在的純電動汽車即使有快充技術,假設續航600公裡,目前商用的快充最快充滿電也要50分鐘(大概從0-80%),實際在充電上面耽擱的時間不少。
其它情況下,即使快充技術支援電量從30%-80%隻需要30分鐘,但是在跑高速的情況下完全無法滿足需求,無法解決續航焦慮問題。使用過電動車的人都深有體會。
不僅僅是充電效率這一個因素,還是充電樁數量問題,目前全國的充電樁基礎措施少,充電并不友善。當然,可能你會反駁,可以停車在家裡充電,但是按照現實情況看,又有多少人家裡可以安裝充電樁?很多車主想在停車位安裝充電樁,但是小區物業會允許嗎?
是以,我們還是回歸剛才馬斯克的問題,汽車擁有長續航裡程可以解決續航焦慮嗎?我認為完全不可能,但是可以有效解決一部分人的行駛續航壓力,尤其是需要跑高速的車主。
如果你的純電續航可以行駛1000公裡,即使跑高速打個6.5折,實際也能行駛650,一般人家從大城市回老家,行駛一趟可能就是500-600公裡,按照這樣的設想完全是足夠使用了。
如果你的純電動汽車标定續航是500-600公裡,但是實際上跑高速打了6.5折,隻能跑300-400公裡,這種情況下,車主的心裡特别虛,會不會在途中抛錨,或者要多充兩次電。
尤其遇到過年過節車流量巨大,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樁數量又太少,純電動汽車數量也不少,排隊1-2小時充電的窘迫場面你體驗過嗎?坦白說,小編體驗過,終生難忘。
是以說,馬斯克沒有體驗過純電動車車主的苦,就不要認為長續航沒有意義,其實和蔚來創始人李斌感慨道:我就完全想不明白,是有多懷舊才會買油車,除了能聞出點汽油味,别的還有什麼好。”
或許,他們倆可能沒有體驗過真正純電動車車主的經曆吧!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