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茹志鵑《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樣美好的人性與人情

作者:寒武幽蘭
茹志鵑《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樣美好的人性與人情

茹志鵑是十七年時期比較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創作視角集中于戰士和女人,作品風格清麗陰柔,抒情婉轉。十七年期間的創作有《高高的白楊樹》《靜靜的産院》,題材大緻是40年代的戰争生活,比如《百合花》,還有50年代上海裡弄及近郊農村的生活;新時期有《剪輯錯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學的開端。

我對茹志鵑感興趣,一方面是她名字起得漂亮,姓氏少見,卻是有志向的杜鵑,另一方面她和我在當代文學中最喜歡的作家王安憶是母女,王安憶的作品是海派文學的後續,專注于上海的女性生活,與茹志鵑的創作更是薪火相傳。

茹志鵑的視點是我所一直着力追求的,她就是用内部視角寫小人物。

《百合花》就是這樣典型的例子。

茹志鵑《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樣美好的人性與人情

故事發生在小通訊員、“我”還有一個剛過門3天的新媳婦之間。1946年,攻打海岸部隊總攻。小通訊員奉命送“我”到前沿包紮所,和“我”去借了新媳婦的百合花被子,小通訊員過了幾天後犧牲了,新媳婦把百合花被子蓋在了小通訊員的棺材裡。

有人說,這是一篇“沒有愛情的愛情牧歌”,在我看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那種惺惺相惜。

首先,是小通訊員與“我”這個女同志之間,是同鄉之誼。

小通訊員與“我”的交集,一開始是在路上。既然有人護送,那總是要說點什麼的,雖然是戰争年代,但話題還是會落地到普通的生活中。小通訊員年紀小,過于羞澀,總是與“我”保持一定距離,在休息中,聊天才得知,他與“我”是同鄉,“我”故意逗他,問他娶沒娶媳婦。其實,這就算最開始的相熟了。

在離開之前,小通訊員與“我”去做了一個向老百姓借被子的工作,新媳婦不借與他,才找“我”去再次動員。他由于動作幅度大,胳膊上的衣服被門鈎刮下來了一個大口子,他愣是沒讓縫。而這個大口子,一直住在“我”的心上,牽動着“我”的擔憂,他至少也要“裸露一晚上肩膀了”。

小通訊員知道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婦嫁妝的時候,有點為難又認真,說要給新媳婦送回去。那個時候,“我”的心情也有意思,“不知怎麼的,我已從心底愛上了這個傻乎乎的小同鄉”,這個地方,我覺得倒不是愛或不愛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那種由衷的欣賞,欣賞正在活躍的青春,欣賞同鄉人美好的心腸。

另外,非常溫暖的是,小通訊員要走之前,留給“我”了兩個饅頭說“給你開飯啦!”那個時候,饅頭還算是比較珍貴的,小通訊員自己沒吃,反而留給“我”這個女同志,代表了他對同鄉姐姐的一份心意和照顧,而且從這個舉動來看,小通訊員是從内心裡認可“我”的。

其次,就是小通訊員與新媳婦之間,是特殊而微妙的挂念和憐惜。

小通訊員跟“我”去借被子,進而認識了剛過門三天的新媳婦。小通訊員跟她借被子,她不借,算是給了他一點氣受。但俗話說,不打不相識,有了這樣的曲折,反而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印象,或者說,是加深了新媳婦對小通訊員的印象。

後來,通過對新媳婦不借被子的原因的了解,小通訊員反而覺得有點過意不去。是啊,那條嶄新的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婦自己置辦的唯一的嫁妝,自己還沒好好稀罕下呢,就這樣借出去,無論在誰心裡,都會舍不得,可新媳婦還是借給我們了,這就讓人非常敬佩。“用了給她好好洗洗”,從小通訊員下決心的話來看,他也是鄭重地對待新媳婦的這份犧牲的。

而小通訊員在被新媳婦氣到,“我”讓他扛被子,他動作太大,以至于被門鈎挂破了衣服,出于對衣服上的破洞天然的敏感,除了“我”在擔心,新媳婦其實也有隐隐的擔心。

這個從最後的高潮部分可以看到,聽完小通訊員犧牲的經過,新媳婦嚴肅認真且仔細地給他擦拭身體,并且給他一針一線地縫上那個仍然留着破洞的衣服。小通訊員非常平凡,因為他隻是一個十九歲還沒有立過什麼功勞的青年,但他又非常偉大,他是為了那一隊擡擔架同志的性命而自己趴在手榴彈上的。

百合花純潔、美麗,正像新媳婦無私捐助的熱心腸,正像小通訊員舍己為人的壯舉,是以善良的新媳婦,“劈手”奪過被子,蓋在了小通訊員的身上。進而,百合花的被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它身上閃耀了“我”與小通訊員的同鄉之誼,閃耀了新媳婦對小通訊員的敬佩與憐惜,閃耀了人與人之間那麼多人性和人情的純粹美好。

《百合花》之是以溫暖了我們這麼多年,是因為它在極力克制的情況,又把人與人之間的那種惺惺相惜的感情聯系寫了出來。讓我們知道,無論環境怎樣,人的心田上還是能盛開純潔美麗的百合花。

百合花是一種溫柔的象征,更是一種刻骨銘心的記念。

茹志鵑《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樣美好的人性與人情

END

文|京華

圖|網絡

編輯|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