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茹志鹃《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样美好的人性与人情

作者:寒武幽兰
茹志鹃《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样美好的人性与人情

茹志鹃是十七年时期比较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视角集中于战士和女人,作品风格清丽阴柔,抒情婉转。十七年期间的创作有《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题材大致是40年代的战争生活,比如《百合花》,还有50年代上海里弄及近郊农村的生活;新时期有《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开端。

我对茹志鹃感兴趣,一方面是她名字起得漂亮,姓氏少见,却是有志向的杜鹃,另一方面她和我在当代文学中最喜欢的作家王安忆是母女,王安忆的作品是海派文学的后续,专注于上海的女性生活,与茹志鹃的创作更是薪火相传。

茹志鹃的视点是我所一直着力追求的,她就是用内部视角写小人物。

《百合花》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

茹志鹃《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样美好的人性与人情

故事发生在小通讯员、“我”还有一个刚过门3天的新媳妇之间。1946年,攻打海岸部队总攻。小通讯员奉命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和“我”去借了新媳妇的百合花被子,小通讯员过了几天后牺牲了,新媳妇把百合花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棺材里。

有人说,这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在我看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

首先,是小通讯员与“我”这个女同志之间,是同乡之谊。

小通讯员与“我”的交集,一开始是在路上。既然有人护送,那总是要说点什么的,虽然是战争年代,但话题还是会落地到普通的生活中。小通讯员年纪小,过于羞涩,总是与“我”保持一定距离,在休息中,聊天才得知,他与“我”是同乡,“我”故意逗他,问他娶没娶媳妇。其实,这就算最开始的相熟了。

在离开之前,小通讯员与“我”去做了一个向老百姓借被子的工作,新媳妇不借与他,才找“我”去再次动员。他由于动作幅度大,胳膊上的衣服被门钩刮下来了一个大口子,他愣是没让缝。而这个大口子,一直住在“我”的心上,牵动着“我”的担忧,他至少也要“裸露一晚上肩膀了”。

小通讯员知道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嫁妆的时候,有点为难又认真,说要给新媳妇送回去。那个时候,“我”的心情也有意思,“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这个地方,我觉得倒不是爱或不爱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那种由衷的欣赏,欣赏正在活跃的青春,欣赏同乡人美好的心肠。

另外,非常温暖的是,小通讯员要走之前,留给“我”了两个馒头说“给你开饭啦!”那个时候,馒头还算是比较珍贵的,小通讯员自己没吃,反而留给“我”这个女同志,代表了他对同乡姐姐的一份心意和照顾,而且从这个举动来看,小通讯员是从内心里认可“我”的。

其次,就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是特殊而微妙的挂念和怜惜。

小通讯员跟“我”去借被子,从而认识了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小通讯员跟她借被子,她不借,算是给了他一点气受。但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有了这样的曲折,反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印象,或者说,是加深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印象。

后来,通过对新媳妇不借被子的原因的了解,小通讯员反而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是啊,那条崭新的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自己置办的唯一的嫁妆,自己还没好好稀罕下呢,就这样借出去,无论在谁心里,都会舍不得,可新媳妇还是借给我们了,这就让人非常敬佩。“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从小通讯员下决心的话来看,他也是郑重地对待新媳妇的这份牺牲的。

而小通讯员在被新媳妇气到,“我”让他扛被子,他动作太大,以至于被门钩挂破了衣服,出于对衣服上的破洞天然的敏感,除了“我”在担心,新媳妇其实也有隐隐的担心。

这个从最后的高潮部分可以看到,听完小通讯员牺牲的经过,新媳妇严肃认真且仔细地给他擦拭身体,并且给他一针一线地缝上那个仍然留着破洞的衣服。小通讯员非常平凡,因为他只是一个十九岁还没有立过什么功劳的青年,但他又非常伟大,他是为了那一队抬担架同志的性命而自己趴在手榴弹上的。

百合花纯洁、美丽,正像新媳妇无私捐助的热心肠,正像小通讯员舍己为人的壮举,所以善良的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从而,百合花的被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它身上闪耀了“我”与小通讯员的同乡之谊,闪耀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敬佩与怜惜,闪耀了人与人之间那么多人性和人情的纯粹美好。

《百合花》之所以温暖了我们这么多年,是因为它在极力克制的情况,又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的感情联系写了出来。让我们知道,无论环境怎样,人的心田上还是能盛开纯洁美丽的百合花。

百合花是一种温柔的象征,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念。

茹志鹃《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样美好的人性与人情

END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