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注大功率快充設施建設等 全國人大代表雷軍2022兩會建議

易車訊在2022“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送出《關于建設新能源汽車碳足迹核算體系的建議》、《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關于促進民營企業深入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的建議》。

關注大功率快充設施建設等 全國人大代表雷軍2022兩會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

關于建設新能源汽車碳足迹核算體系的建議

近年來,大陸先後出台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檔案,明确了大陸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戰略藍圖。同時,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和歐盟碳關稅等貿易制度下,新能源汽車低碳發展已成為汽車工業全球競争的關鍵勝負手,而完整、清晰、準确的碳足迹核算體系是新能源汽車産業低碳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導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明确指出,大陸汽車産業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提前達峰,到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以上。對于大陸汽車工業低碳發展工作來說,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體系,支撐碳足迹精确管理、核算、認證以及核查,助力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雙碳” 目标的實作。

是以,雷軍建議:建立系統的碳足迹管理體系,全局指導新能源汽車産業低碳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尚末形成系統的碳足迹政策管理體系,建議有關部門從頂層設計出發,制定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碳減排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确各階段減排路徑和目标;制定從原材料到報廢回收全産業鍊碳足迹管理辦法,明确企業主體責任,指導産業鍊實施碳減排。

制定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鍊碳足迹核算标準及方法。目前大陸已釋出3批共24個行業核算方法,但尚末覆寫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鍊。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牽頭制定和完善新能源汽車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模型,明确碳足迹核算的對象、範圍和邊界確定同一類産品碳足迹核算标準統一;同時,建立碳足迹測量及評價标準體系,明确計量精度、資料來源等要求,提高碳足迹核算的準确性,為企業及相關機構開展碳足迹核算及評價工作提供明确指建立新能源汽車碳足迹行業資料平台。目前汽車行業碳足迹資料主要來自各行業申報的平均值或國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測算資料,完整性、準确性、實時性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建議相關主管部門牽頭,組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及産業鍊骨幹企業,國繞能源類型、原材料、生産制造和回收利用,建立口徑、标準一緻的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行業資料庫,支援行業内可共享碳足迹的資料擷取、存儲、挖掘和處理分析,為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鍊碳足迹評估提供科學、準确的資料基礎。

完善碳足迹認證、評級及激勵機制。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産品碳足迹認證體系仍不夠完善,企業産品低碳認證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振。建議主管部門盡快出台新能源汽車碳足迹認證标準,規範認證流程;制定評價等級及對應名額,建立新能源汽車低碳産品評級及公示制度;設計市場化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加大低碳設計的投入。

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

充電墓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 期間,大陸充電基礎設施在技術、标準、生态方面實作了跨越式發展。然而,目前大陸公共充電樁中快充占比僅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較低,導緻充電速度慢、排隊時間長、周轉效率低等問題依然突出,較難滿足廣大使用者的充電需求,難以适應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發展。為了緩解這些困難,進-一步提升充電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大陸新能源汽車國際競争力,推進大功率快充發展将成為目前及末來一段時間内的重要發展方向。

關于大功率快充發展,多部門出台政策檔案予以重點關注。例如,《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要加強大功率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強調,要加快大功率充電标準制定與推廣應用,鼓勵加強大功率充電補貼力度。目前,大功率快充發展主要面臨頂層規劃不完善、企業研發投入壓力大、建設周期長、經濟成本高等問題。

是以,雷軍建議:強化政策引領,統籌推進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布局。目前,大功率快充站以企業自主建設為主,建設布局、規模、技術名額等缺少整體統籌規劃,互聯互通水準較低。針對這一點,建議制定新一代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方案,明确建設規模、用地規劃、充電容量等關鍵目标,提高重點區域電網擴容能力,增加大功率快充站數量,提高有效覆寫。同時,推進技術标準和通訊協定的制定、統、應用,出台大功率快充互聯互通工作方案,制定三年時間專項行動時間表,優先推進新投建、核心商圈以及高速公路等稀缺資源地段存量的大功率快充樁互聯互通,實作社會資源最優化配置。

組建國家級創新合作平台,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近年來,大陸在大功率快充前沿技術研發方面有所突破,但整體研發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企業面臨高電壓平台研發成本高、産業鍊不成熟等問題,研發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投入動力不足。

針對這一點,建議搭建國家級創新合作平台,制定大功率充電先進技術目錄,加速建立企業、科研院所協同研發機制,加強對新一代大功率快充技術及儲充一體(尤其光儲充一體)、低自損耗、低噪聲等上遊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充分激發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支援高科技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針對大功率快充領域的技術創新激勵政策。

加強建設服務保障,推動大功率充電墓礎設施普及。針對大功率快充站建設成本高、周期長的問題,建議加強投資力度,針對應用先進技術的大功率快充站,在建設、改造及營運等方面加大投資和補貼,提振産業鍊投資的信心與積極性;加快

推進大功率快充關鍵裝置和場站建設标準化、規模化,降低裝置及部署成本;建立大功率快充站用電配額快速審批機制,加速場站建設審批流程,整體提升大功率快充站建設效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