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看待福特分拆汽車業務部門推動轉型?

如何看待福特分拆汽車業務部門推動轉型?

福特汽車分拆燃油車和電動車業務的事情已經傳了很久,現在果然靴子落地了。不過沒想到的是,福特在分拆這件事情上比通用還要來得快——為什麼說沒想到?因為通用汽車更像是一家财務驅動的公司,分拆有利于市值管理,而福特作為家族企業這麼多年來很少做業務分拆,基本上還是實業公司。

但是這一次,比爾·福特和吉姆·法利下了很大的決心,宣布成立獨立營運的Ford Model e電動汽車和Ford Blue燃油車業務單元,“在電動汽車和燃油車業務領域與對手展開充分競争”。而在兩個主要業務單元之外,此前福特還獨立出來了聚焦商用車的業務單元Ford Pro,以及瞄準移動出行Ford Drive。

換句話說,福特這次轉型戰略實際上擁有四個獨立的業務單元,但Ford Blue和Ford Model e是核心,這兩個單元會把資源投射給商用車和移動出行。而這也就改變了很久之前馬克·菲爾茨定下的“福特汽車是移動出行解決服務商”定義,相當于回歸了汽車産品這個主線來發展。

先讨論一下Ford Blue和Ford Model e拆分的邏輯。

福特已經解釋得很清楚——

1、Ford Blue将成為燃油車業務主體,負責公司旗下标志性汽車業務的盈利性增長,持續優化成本,精益營運,提升品質,并為福特汽車其它業務單元提供世界一流的車輛硬體工程和生産制造支援。

2、Ford Model e将加速創新,推出更多具有行業突破性的電動汽車産品,形成規模效益,負責為福特汽車的各個業務單元提供軟體、智能網聯技術和服務的開發。

3、Ford Blue和Ford Model e将作為獨立業務單元營運,但也在一些相關技術和實際應用上進行共享,形成規模化效益來推動營運效率的持續提升。與此前宣布成立的負責商用車和相關服務解決方案的Ford Pro一起,三個全新的業務單元預計将在2023年實作獨立營運、自負盈虧。

簡單來講,就是福特把燃油車業務拿出來和豐田、通用這些車企競争,而剝離出電動車業務來和特斯拉、蔚來,以及今後的蘋果這些新勢力競争。這樣兩個業務闆塊互不影響,決策都是各自做,不需要在産品平台、零部件通用化、成本核算、營銷推廣上互相将就,更有利于各自發展。

這其實有點像是位元組跳動的做法,今日頭條和抖音是各自的業務實體,甚至内部還是競争關系,面向的閱聽人有明顯差別。但是抖音起步階段能夠獲得今日頭條的使用者資源,這樣發展速度就更快,不是完全從零開始。

如何看待福特分拆汽車業務部門推動轉型?

與此同時,兩個完全獨立的業務單元也可以在營銷層面完全脫開,不同的消費者有着對同一個品牌的各自了解。這樣就解決了一邊是福特在燃油車上的複興、另一邊福特又高喊轉型電動化的沖突局面。比如燃油車愛好者可以很認同Ford Blue的産品理念,能夠延續“Built Ford Tough”的精神;而電動車買家也能夠認同Ford Model e傳遞的全新的電動化創新精神。

一個小細節是,“Ford Model e”這個稱謂的由來。之前業内争論為什麼特斯拉的“SEXY”車型序列不叫“E”而叫“3”,原因就是“Model E”這個商标在福特手上。随着特斯拉推出Model 3之後,福特斷然不會直接使用“Model E”這種拾人牙慧的命名,而現在将其命名為新的業務名稱則是再适合不過,也折射出福特和特斯拉搏鬥的決心。

事實上,福特汽車拆分電動車業務之前已經做了一些局部的嘗試,成功之後才得以促成這次的全面推廣。

“此前嘗試了組建一些小規模、任務導向的團隊,例如Ford GT、Mustang Mach-E、F-150 Lightning的産品開發團隊以及福特中國的電動車業務團隊。這些團隊的成功經驗,促成了組建Ford Model e的想法。”福特方面說。

如何看待福特分拆汽車業務部門推動轉型?

福特汽車之是以現在敢于拆分出電動車業務獨立發展,是因為福特已經看到了電動車業務的樂觀前景。福特方面給出的資料表明,F-150 Lightning和Mustang Mach-E兩款車型市場反響熱烈,訂單需求不斷創下新的紀錄。福特預計,到2026年公司整體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将達到10%,電動汽車年産能将超過200萬輛;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将占公司整體銷量的50%。

并且拆分出來的電動車業務不僅僅隻是造車,按照福特汽車的描述——

Ford Model e将吸引和保留業内最出色的軟體、工程、設計和使用者體驗人才,負責開發和完善可以在福特汽車内部跨業務單元應用的技術和概念;

針對零售、商用和共享出行服務方面的需求,采用全新的方法來設計開發應用突破性技術、且具有高市場銷量的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産品和服務,快速投放市場、擴大生産規模;

發展和提升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和能力,比如電動汽車平台、三電系統(電池、電機和逆變器)、充電以及電池回收等方面的技術和能力,打造具有創新性、突破性的電動汽車;

開創多款軟體平台和智能網聯汽車架構(FNV),為客戶提供全時、全方位和持續提升的産品及體驗。

如何看待福特分拆汽車業務部門推動轉型?

此外,Ford Model e還将負責為未來電動汽車的消費者設計一套全新的選購、購買和使用體驗,主要包括簡單、直覺的電商平台,公開透明的産品價格,由福特大使提供的個性化的服務支援等。

總結一下就是:Ford Model e會轉型成一家更有科技企業基因的獨立公司,統領福特整個電動化、數字化轉型,也就是福特今後業務的“靈魂”所在。顯然,一旦Ford Model e進入正軌、獲得成功,那麼Ford Blue的業務也會向這邊并軌。

接下來再談一下整個業務轉型中的人事變動。

作為操刀此次全面戰略轉型的舵手,福特汽車CEO兼總裁吉姆 法利将兼任Ford Model e總裁,確定兩個業務單元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這個熱愛汽車的“瘋子”和汽車界的“搖滾明星”——這是前前前任福特CEO艾倫·穆拉利對他的評價——正在逐漸找回福特品牌昔日的榮光,其方式就是為熱愛福特品牌的消費者造他們喜歡的車,并且去打動這些人。

不過對于吉姆·法利來說,盡管他足夠的喜歡汽車,但很大程度上他依然是一個“内燃機汽車人”,一直都是在和傳統汽車打交道。是以,誰來實際上司這個新的電動化業務單元呢?

很幸運的是,福特汽車和吉姆·法利找到了這個人,他的名字叫做Doug Field。

Doug Field被任命為Ford Model e首席電動汽車和數字産品官,全面負責産品開發。他還負責上司為福特汽車公司所有業務單元開發軟體和嵌入式系統。

當然Doug Field的履曆完全支撐得起他的這個職位,他是少有的既有全球頂級科技公司管理經驗,又有全球最大電動車公司的産品開發經驗,同時還在傳統汽車行業任職過的人。

如何看待福特分拆汽車業務部門推動轉型?

沒錯,他曾在蘋果公司擔任過Mac産品設計副總裁,帶隊開發過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iMac等産品。之後他跳槽到特斯拉擔任進階工程副總裁,和埃隆·馬斯克、CTO J.B. Straubel主導開發了全球最成功的純電動車型Model 3,不僅負責産品還負責了産線。

在完成Model 3的開發生産之後,2018年Doug回到了蘋果公司,參與了蘋果的造車項目“泰坦計劃”。但或許因為蘋果造車遲遲不能落地,在去年9月,Doug選擇來到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福特汽車,他曾在1987年入職福特——出任福特首席先進技術和嵌入式系統官,直接向吉姆·法利彙報。

是以,Doug是一個非常适合上司福特電動車業務單元的高管,他既有蘋果的經驗、也有特斯拉的經驗,而且這兩家公司都是軟硬體一體的科技企業,在思維方式上就非常符合福特的轉型方向。

另一方面,Doug也不是一個純粹的網際網路思維的高管,他的履曆更偏向于硬體開發方面,能夠了解整個制造産業。無論是在蘋果還是在特斯拉,他的崗位本質上還是硬體開發的領頭羊。這對于福特這家以制造業為基礎的車企來說再好不過了,不會說完全是一個軟體思維的高管來主導全新的業務。

從某種意義上講,Doug Field或許已經被福特家族和吉姆·法利當作是下一任CEO的培養對象。

一直以來,能夠在福特汽車取得成功的CEO,必須是一個懂得制造業的高管,同時又要兼具創新的精神,如果還和福特汽車有一些淵源的話那就稱得上完美了。而且,福特汽車本身也很喜歡在内部進行一些連續式的培養,以選擇CEO的接任者。

如何看待福特分拆汽車業務部門推動轉型?

比如參照艾倫·穆拉利、吉姆·法利這兩任CEO就很清楚上述這些要求,甚至說放在之前的馬克·菲爾茨身上也同樣适用。而完全空降一位外行業的高管,對于福特品牌來說總會遇到泥沼。

如果按照Doug Field入職的時間來計算,這個硬體達人或許已經開始着手福特下一代電動車的研發。“在加入福特後,Doug 将上司公司開發下一代 Blue Oval Intelligence 技術堆棧,用以提供「通過不斷更新、不斷改進的智能互聯車輛」”有媒體這樣表述。

這些都是充滿想象空間的表述。而在汽車研發這項福特的傳統優勢上面,Doug Field也會有兩個夥伴,分别是Stuart Rowley和唐浩泰,前者出任首席轉型和品質官,後者被任命為首席工業平台官。整個團隊的經驗要比Doug在特斯拉時期專業和強大許多,使得Doug可以花更多精力在電動化産品的革新上,想必這也是吉姆·法利精心細緻的安排。

總而言之,福特汽車此次分拆汽車業務部門、加強電動汽車業務的戰略轉型,或許将為福特品牌奠定下一個二十年的競争基礎,使得福特藍色橢圓徽标能夠繼續在這個科技時代熠熠生輝。

文|JackieLXX

圖|網絡

寫留言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國首個全部由博士組成的

汽車新出行深度研究組織

·

知乎私信 ID:魚非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