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作者:玄義創作社

  古時候,有個老人(古羅斯部族),生了三個兒子:個頭長得最大的大兒子(俄羅斯),個頭次之的二兒子(烏克蘭)和個頭最小的小兒子(白俄羅斯)。

  三個兒子分家後就各自發育,或闖或浪。

  當時歐洲和中東的村子裡治安比較差,村頭鬥毆事件時有發生,要想生活得夠滋潤,拳頭就必須夠硬。

  由于二兒子烏克蘭的房子所占據的位置比較敏感,常遭到村子裡幾位好勇鬥狠份子的騷擾。比如曾經打遍村子無敵手的蒙古,還有橫掃西邊歐洲村子的日耳曼,也有曾趴在中東村子做村霸的奧斯曼,甚至連看似人畜無害的隔壁鄰居波蘭也對烏克蘭的房子有所觊觎,經常跑過來動辄打罵。有時候僅僅是占着烏克蘭家的茅坑不拉屎,有時候則直接把烏克蘭的房子給霸占了,還要揍得烏克蘭鼻青臉腫。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總之這個二兒子烏克蘭過得非常不安穩,性格要強,拳頭卻又不夠硬,與别人打架老是被欺負。

  後來這個烏克蘭又生了兩個兒子分家,第聶伯河東邊的房子歸東烏克蘭,第聶伯河西邊的房子歸西烏克蘭。

  盡管如此,南邊的大地主奧斯曼和西邊的鄰居波蘭還是經常來騷擾他們。尤其是那個愛占小便宜的油膩鄰居波蘭,瞧着烏克蘭家的孩子好欺負,隔三差五地來他們房子裡找架打或者幹脆搶東西,尤其令烏克蘭家讨嫌。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終于在1654年,東烏克蘭再也受不了孤苦無依被騷擾的生活,找來有血緣關系的大伯家俄羅斯幫忙,把房子過戶給了俄羅斯,塊頭更大的俄羅斯則負責保護東烏克蘭,以後誰要再欺負東烏克蘭,拳頭更硬的俄羅斯則出面替他打架。

  從此以後,東烏克蘭與俄羅斯過成了一家人,他們的生活習慣越來越相似,宗教信仰也趨同一緻,有着越來越多的共同語言,簡直不分你我,過得不膩歪。

  而西烏克蘭在西邊被欺負得夠慘。波蘭這個油膩大叔得空就逮着西烏克蘭往死裡打,後來幹脆霸占了西烏克蘭的房子,與西烏克蘭簽訂了主仆關系的合同,讓西烏克蘭成了自己的仆人,好不嚣張。

  與此同時,東邊的俄羅斯、東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祖上是一家的幾位,日子過得還不錯,尋思着一些發家緻富、稱王稱霸的門道,成立了一個叫“蘇聯”的幫派,以後出去打架就一起上,人多力量大。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蘇聯”幫成立後,趕上了“第二次全村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全村人都在幹架,亂戰一團。

  尤其是西邊村子的德國,打架十分狠辣,連續放倒一片,尤其是平日裡嚣張得上蹿下跳的法國,三下五除二就被德國摘了桃,趴在地上起不來。而另一個平日裡喜歡挑唆别人打架來看熱鬧的大地主英國,則被吓得躲在家裡不敢出來。

  德國往東邊望去,看到人多勢大的“蘇聯”幫,心裡掂量了一下,估計與他們打下去會兩敗俱傷,便與“蘇聯”幫約定:村子西邊歸德國,村子東邊歸蘇聯。

  而那個平日裡喜歡欺負烏克蘭家的油膩大叔波蘭,則被德國和蘇聯兩方勢力活活打死,他的房子也被德國和蘇聯瓜分,十分凄慘。

  蘇聯也在那時順勢要回了西烏克蘭家的房子,讓西烏克蘭也加入了“蘇聯”幫派,并與東烏克蘭重新認祖歸宗、結為親兄弟住在一起。

  後來,“第二次全村大戰”愈發不可控制,德國殺紅了眼,眼見蘇聯地盤那麼大,一時沒忍住,便沖過來要搶房子搶地盤。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蘇聯”幫派全體成員一起上,還是讓德國搶走了烏克蘭家的房子。但這場群毆沒有結束,雙方打成一團,越來越慘烈,德國後勁不足,落了下風,被蘇聯反殺,最終倒下,“第二次全村大戰”也終于結束。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這場全村大戰也讓“蘇聯”這個幫派在全村中威望大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勢力範圍急速擴大。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在打架中,因為烏克蘭家的房子受損太大,蘇聯便幫着烏克蘭一家修補房子,還安排了很多工業崗位給他們做,甚至還送了一塊十分肥沃的水邊土地——克裡米亞給烏克蘭一家。

  是以,在蘇聯的保護下,烏克蘭一家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滋潤,家庭資産也越來越多。

  而在村子西邊,一個叫“北約”的幫派組織開始崛起,發起人便是全村最富有的美國。美國在兩次全村大戰中靠生産銷售武器、糧食等發了大财,一舉成為了全村首富。

  财大氣粗的美國看到東邊的蘇聯勢力那麼大,心裡當然不爽,村子東西兩邊便開始明争暗鬥。

  這個時候在烏克蘭家庭内部,西烏克蘭和東烏克蘭這兩兄弟因為朝夕相處,沖突沖突也越來越多,開始鬧幺蛾子了。

  東烏克蘭很長時間以來是被俄羅斯帶大的,跟俄羅斯格外親。而西烏克蘭過去長期在西邊獨自闖蕩,還被波蘭壓在底下打了一段時間,性格叛逆沖動,跟東烏克蘭雖然同在屋檐下,卻沒有共同語言,根本聊不到一塊,有時候磕磕碰碰還要小打小罵一場。而控制蘇聯大權的俄羅斯往往又偏向東烏克蘭一邊,把西烏克蘭當外人,這就讓西烏克蘭尤為記恨。比如發福利時,東烏克蘭拿得比西烏克蘭多;交幫費時,西烏克蘭又交的比東烏克蘭多;俄羅斯還要在西烏克蘭的房間裡搞切利諾貝利核實驗,結果搞砸,弄得一地雞毛,讓西烏克蘭沒法睡覺。

  到了1991年,由于蘇聯與美國比拼财力,幫派内部又管得一團亂,内外交困,終于面臨倒閉,幫會正式解散。烏克蘭一家也從蘇聯中獨立出來,不再受到幫會和俄羅斯的幹擾。

  雖然烏克蘭一家在瓜分蘇聯幫派資産時撈了很多好處,比如得了很多幫派用于打架的武器,還有很多生産武器的裝置場地,克裡米亞的水邊土地也直接歸了他,這讓烏克蘭一家直接成了全村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的資産第三雄厚的家族。

  但烏克蘭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由于自己能力不足,經營不散,偌大的家業日漸潰散,連武器和裝置保養的費用都出不起了。而這時候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幫派組織,約談烏克蘭,口頭承諾可以給予經濟援助,隻要砸了那些武器裝置。

  烏克蘭雙眼一亮,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也為了獲得美國援助,就真的把自己手裡幾乎所有的武器和裝置全砸了。而之後美國的所謂援助就是幾天幹糧錢,根本不夠烏克蘭全家吃的……

  而烏克蘭一家,從全村資産第三雄厚的家族,漸漸成了全村最窮的家族……

  人一窮,便沒法安分。西烏克蘭和東烏克蘭又要開始鬧分家,每天嚷着日子沒法過了,雙方早已沒了感情,何必要綁在一起生活?還不如分開!為此兩兄弟每天打罵不斷,東烏克蘭嘴裡還總叫着要投奔俄羅斯,更讓西烏克蘭恨極了俄羅斯,認定了俄羅斯在背後挑唆。

  這個時候,美國趁機而入,繼續誘騙烏克蘭,許諾讓其加入“北約”幫派。

  加入“北約”幫派,意味着會受到幫派保護,每天還有一大筆幫派的資金補貼發下來,總算能揭開鍋了,這讓西烏克蘭欣喜若狂,頻頻與美國及其他“北約”幫派成員眉去眼來。

  這讓俄羅斯又坐不住了,“北約”收了烏克蘭,豈不是每天家門口都有一幫“北約”的人拿着武器晃來晃去,自己還怎麼安生?這日子還怎麼過?

  絕不能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幫派!俄羅斯開始拼命勸說烏克蘭,說美國是大騙子,“北約”幫怎麼會收你們烏克蘭這麼個累贅?你們烏克蘭隻是個被美國利用來讓我們俄羅斯神經緊張死的棋子罷了!

  但西烏克蘭又怎麼會聽俄羅斯的話?西烏克蘭每與“北約”幫派聊一次天,俄羅斯就要神經緊張一回,來來回回拉扯了好多回!

  這讓俄羅斯怎麼受得了?還不如先下手為強,于是俄羅斯幹脆把克裡米亞的水邊土地搶了回來。而東烏克蘭也背靠俄羅斯,擅自把烏克蘭的家給分了!

  西烏克蘭一陣惱火,這怎麼得了?便與東烏克蘭開幹,兩兄弟打得頭破血流。

「國家·曆史·邏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錄(通俗故事版)

  而美國為首的“北約”幫派便在一旁看熱鬧,時不時還喊幾聲“加油!”而且還頻頻做出要真收烏克蘭為幫派會員的言行舉止。

  俄羅斯實在受不了了,大喊一聲:“幹了!”其龐大塊頭猛然下場,沖到西烏克蘭面前便對其一陣暴打。

  “北約”全體成員都懵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