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山印記丨“唐劇”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99%的唐山人不知道

唐山印記丨“唐劇”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99%的唐山人不知道

唐劇《人影》劇照,來源:中國吉林網

唐劇

說起唐山的戲劇,許多人第一反應是評劇,其實,作為唐山地方戲的唐劇曾盛極一時,你知道“唐劇”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上世紀50年代,中央提出,各省應該有自己的地方戲。唐山市文化局鑒于唐山皮影唱腔曲調豐富,特色鮮明,闆式完整,行當齊全,在群衆中廣泛流行,于1958年8月31日向唐山市委、市人委送出《關于建立影調劇團的方案》,明确提出“繼承皮影藝術和戲曲藝術的傳統,創造性地運用皮影唱腔,結合戲曲藝術和表現形式培植出唐山地區的新興劇種。”1959年唐山市委、市人委同意由市戲曲學校皮影班學生試排《五鋒會》中“偷看家書”和“全家福”兩折。經過“百日實驗”,1960年3月7日市委、市人委對皮影戲表演予以肯定,将其命名為“唐山戲”。

1960年6月25日,河北省第一屆青少年演員彙報演出大會在省會開幕,唐山戲《金魚記》格外引人關注。《戲劇戰線》第8期刊發了《“唐山戲”的誕生》,稱道“唐山戲是其中生長較為成熟,枝葉茂盛,别具風味的一株”“受到與會代表一緻的重視和肯定”,因為這是唐山戲首次通過省肯定、正式和觀衆見面的一次演出,故以此定為這個新興劇種的誕生日。

省彙演之後,如何使這個誕生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新興劇種盡快成長,已成為唐山文化界的議論中心。唐山市文化局經過認真研究、梳理多方意見,決定組建“唐山戲速成班”,先後調入30年代參加錄制唱片的皮影界名宿和當代高手、唐山平劇團名演員和新音樂工作者,還配備了專職編劇,走邊學習、邊排戲、邊演出的道路。1961年先選了三個折子戲進行不同風格的探索實驗,确定以青衣小生為主的《斷橋》,從劇本、唱腔、音樂、表演等方面認真繼承,大膽創新,探索新劇種的新風格;以淨行為主的《敬德哭馬》,采用皮影唱腔,平劇表演的手法;以花旦為主的《香羅帕》,從唱、念、演多方面盡量保持皮影特色。

同年6月,抗日戰争時期的冀東區黨委的李運昌、李楚離、閻達開、張達到戲校觀看排戲演出後,讨論的話題集中到劇種的名稱上,張達同志說:“唐山戲這個名稱太小氣,拟按各劇種統一稱謂改稱唐劇。”這句話喚起了大家的共鳴,李運昌興緻勃勃地說:“這個‘唐’字含義大了,既有唐山的意思,也有中國的意思,外國不是把華僑聚居的地方稱為‘唐人街’嘛!”“唐劇”的名稱就這樣确立下來了。12月唐山人民廣播電台播出《斷橋》時,“唐劇”二字正式通過媒體和聽衆見面。

1962年秋季,根據中央訓示,“唐劇班”劃入河北省戲校唐劇科,校址仍設在唐山。唐劇的第一出現代戲《紅雲崖》于1964年春節在人民大戲院首演,中宣部副部長周揚來唐考察,親臨劇場觀看,并上台和演職人員親切交談了24分鐘,他贊賞“唐劇不隻能演傳統戲,現代戲演得也很有生活氣息。”回京後他和中國歌劇院提到:“我在唐山看唐山戲曲學校演出的《紅雲崖》,有的地方比你們的好,你們應該派人去看看。”

根據河北省編委的通知,1966年2月12日,首屆唐劇畢業生和部分教師組建成“唐山市實驗唐劇團”。建團第一個任務就是赴東北錦州、沈陽、四平、長春巡演《紅雲崖》,走哪紅哪,盛況空前,被譽“早熟的嬰兒”。唐劇團從東北回唐後就赴天津市參加河北省中小戲彙演,《藝徒血淚》被天津紡織勞工稱為“憶苦思甜的活教材”,備受歡迎。

從津回唐後,“文革”已經開始,《紅雲崖》《藝徒血淚》被批為“大毒草”,劇團因“唐劇”二字被批為“冀東反黨集團的禦用工具”,劇種被砍掉,劇團被解散。唐劇直至1970年在群衆的強烈要求下才得以恢複,為了與“文藝黑線”劃清界線,“唐劇”改名為“影調劇”。

1972年,影調劇《龍江頌》在河北省移植樣闆戲調演中一炮打響。1975年春節,《迎風飛燕》在華北文藝調演中引起大會和觀衆的特别關注,被大會評價為“滿腔熱情歌頌工農兵,受到群衆歡迎的戲。”3月1日,影調劇團應邀到天津市中國大戲院演出。1975年1月11日至14日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錄制《迎風飛燕》新改版,供出席第四屆全國人大的代表們觀賞。在這段時間,《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勞工日報》《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等知名報紙都以“影調劇”的稱謂熱情評議,影響之廣泛超乎想象。

1980年2月出版的《辭海(藝術分冊)》将該劇種以“影調劇”作條目刊登。1978年12月6日“唐山市實驗唐劇團”得以複建。1979年國慶30周年,《紅雲崖》參加獻禮演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現場錄制了選段,并以“唐劇”之名播出。

從1958年的“影調”——1960年的“唐山戲”——1962年的“唐劇”——1970年的“影調劇”——1978年的“唐劇”,這20年的曆程,僅名稱就變化了5次,每次變化背後都有故事,可見唐劇這個新興劇種的成長何等曲折。

(文章來源:唐山勞動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