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蔚小理”齊聚港股,蔚來上市不融資

“蔚小理”齊聚港股,蔚來上市不融資

2018年9月,蔚來登入美國紐交所,成為中國電動汽車赴美上市第一股。2020年7月、8月理想、小鵬先後登入紐交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完成了中國三大造車新勢力在美股彙合的局面。

“蔚小理”齊聚港股,蔚來上市不融資

不同于前者的“介紹上市”

本次蔚來汽車通過“介紹上市”登陸港股,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備選的交易地點,緩釋地緣政治風險,擴大投資者群體,上市的同時且不稀釋現有股東的利益。“介紹上市”可以了解為不進行融資的挂牌上市行為。

其中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持股比例最高,為10.6%,并且擁有39%的投票權。其次為騰訊和英國投資機構Baillie Gifford&Co.,分别持股9.8%和6.5%,對應投票權為17.4%和3.5%。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蔚來汽車分别實作收入49.512億元、78.249億元以及162.579億元,2021年前9個月錄得收入262.357億元。

收入的大幅增長也讓蔚來汽車的虧損有所縮窄。2018年-2020年其對應淨虧損分别為96.390億元、112.957億元以及53.041億元;2021年前9月淨虧損18.73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39.155億元虧損正在縮窄。

毛利率方面,2021年前9個月蔚來汽車取得毛利潤51.219億元(7.949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7.315億元增幅超600%,公司稱,毛利大幅增長主要由于汽車傳遞量增加及汽車毛利率增加。

2022年1月1日,蔚來汽車公布的2021年全年傳遞量顯示,2021年其傳遞新車91429台,位于行業第二,同比增長109.1%,其累計傳遞車輛已經達到167070輛。

随着車型布局逐漸展開,蔚來在細分市場銷量穩定,此次上市雖不涉及資金募集,可以預見的是會對整體市值将産生積極影響。

2022年新能源車市場競争加劇

環顧市場,造車新勢力除了在資本市場增強實力外,更需要在技術、産品端應對不斷增強的挑戰。

據統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達到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6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3.4%,說明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今年的新能源車市場銷量有望達500萬輛,同比增長42%。”

面對巨大的增量市場,造車企業紛紛加速産品轉型與更新。其中,多家傳統車企開始發力布局高端市場,通過推出新品牌将價格升格至30萬元以上。比如,上汽集團打造R汽車正式變身“飛凡”汽車,定位為高端品牌并将獨立營運。

另外,阿維塔、長城沙龍等品牌也紛紛加入到中高端市場的競争中。與此同時,合資和外資企業也在虎視眈眈,大衆ID系列、奔馳EQ系列、寶馬iX系列、奧迪e-tron等,在今年将逐漸完成産品布局。

傳統車企發力的同時,新新造車勢力也加入戰局。百度、小米、OPPO等企業紛紛涉足新能源汽車制造,部分企業已經推出智能汽車品牌搶奪市場佔有率,例如采用華為多項技術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為首款搭載華為鴻蒙OS智能座艙的AITO問界M5也開始發售。

總結:

2022年是新能源汽車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上半年無法忽視提價對需求觀望的影響,下半年供給和需求平衡後形成新局面。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作為國産電動車先行者,确實取得了較大成績,回流港股後,在資本市場發展也将更加穩健,如何保持優勢,突破瓶頸是他們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王振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