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遊記”第五期:在迷茫中腳踏實地(成都篇 上)

“戲遊記”第五期:在迷茫中腳踏實地(成都篇 上)

前幾篇

成都

兜兜轉轉,終于要見到我心心念念的成都了。

我坐在飛往成都的飛機上,俯視着大地上連綿的山巒,在霧氣籠罩下的山脈隻留下了邊緣的形狀,無法看清的河流變成了群山中的留白,和水墨畫中的山水完全一樣。山的那種顔色,我想應該就是丹青,那種五顔六色的黑。那一瞬間我突然懂了中國畫的意境,了解了畫裡的山,畫裡的水。我大受震憾,動彈不得。

一到成都,就被熱情好客的大學同學帶着品嘗成都的美食。

提到成都的美食,繞不開的,就是火鍋。

這裡的火鍋種類繁多,派系森嚴。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從火鍋的大類中延申出自己的子類别——盡管這些同樣都是用鍋将食物煮熟的烹饪方式。

根據底料類型,可以分為火鍋和湯鍋,火鍋就是麻辣牛油的底料,湯鍋則以清淡的食材底料為主。

根據食用方式來分類:直接撈着吃的,是正常的火鍋,用竹簽将食材串起來在鍋中煮的,叫串串;事先煮好撈出來和湯一起放進碗裡的,叫冒菜;用竹簽串起來,并事先煮好後再澆調味湯的,是冷鍋串串。

根據主食材的類型來分類:主要吃耗兒魚的,就叫耗兒魚;主要吃魚頭和牛蛙的,叫美蛙魚頭;主要吃鲫魚的,就叫鲫魚火鍋。

在這所謂“少不入蜀”的地方,意外的聚集了非常多的獨立遊戲人。

他們的故事,或許也是受了成都的影響,非常的有煙火氣息。

(一)玩具貓工作室

玩具貓工作室是我的一個朋友介紹給我的,朋友說是在遊戲展會上遇到時加的好友。

他們工作室剛好在成都,聽說他們舉辦過幾次成都的 Game Jam,是以在交流的同時,也想着可以再認識一些成都的開發者。

我和 K 約在了 xx 西路的星巴克,這裡離他的家很近,也就是他們的辦公室。

玩具貓工作室隻有兩個人,K 和他的女友。K 負責程式和策劃,他的女友負責美術。這樣的神仙配置真的很令人羨慕。

K 以前在幾家大型的遊戲公司呆過很長的時間,後來決定自己做獨立遊戲,就離職了,在成都和自己的女友一起,創立了玩具貓工作室。他的女友其實并不是遊戲美術出身的,隻是專業方向會涉及一些繪畫的部分,也還是被他拉下了水。

在成都,開銷并不算很高,他們依靠自己的積蓄,還是可以支撐很長的時間。

之前他們在有餘力的時候,還承辦了幾次成都的 Ciga Game Jam 和 Global Game Jam,就感覺他們真的蠻酷的。

然而,他們遊戲開發的經曆并不算一帆風順,在經曆了幾次失敗的項目之後,做出了《能量沖擊》。令人惋惜的是,這個品質蠻不錯,并且頗有創意的遊戲,并沒有獲得期望中的成功。

在他們沒再承辦成都的 Game Jam 之後,成都的 Game Jam 就不再有固定的承辦機關了(甚至于缺席了 2022 年的 GGJ)。

我把我關于獨立遊戲工作室聯盟的想法和他交流了一下,他其實之前也有過類似的行動,試圖把成都的獨立遊戲開發者連接配接起來,但是沒有成功。人們似乎總是執着于自己的東西,不那麼願意分享。成都的開發者又總是大隐隐于市,雖然知道成都的獨立遊戲人很多,但是卻又不知道他們在何處。

雖說如此,但是我覺得這個事情還是應該做下去。然後順帶着,多了一個承辦 Game Jam 的念頭。一直以來都是參加别人承辦的 Game Jam,白嫖着他們的便當和場地。現在終于發現,本沒有所謂的免費便當,一切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而已。

從星巴克出來,K 帶着我在成都的街頭閑逛。

走過電視塔,走過白天蕭條的夜店街,走到很遠的河邊。K 說這是他經常出來散步的路線,如果願意的話,可以一直走到市中心的商業區。

或許這也是一種成都的巴适吧。

問起 K,之後的計劃。他說,在做一個新的、大一些的項目,還是兩個人創作,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創作獨立遊戲,固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還是要保持做遊戲的初心,那是始終支撐着我們的精神力量。

(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X,是我在成都的 Game Jam 群裡加到的老哥,一個人全職在做獨立遊戲,

“早起俠”,是我在一個獨立遊戲群裡遇到的,是一個從遊戲公司離職後在摸索中的開發者。

他們有空閑的時間是同一天,我就幹脆,把他們兩個一起叫來,大家在一起聊一聊。反正都是遊戲開發者,應該也沒有什麼好尴尬的。

我們約在了寬窄巷子附近的咖啡店。

我們坐在外面的座位上,成都的午後,恰到好處的陽光,照在街邊的花草景物上,使得它們都慵懶了起來。

X 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因為各種原因,他在幾年前決定走上做獨立遊戲的道路,然後他就開始了自己的學習之旅。

X 在這幾年間,一直在家,獨自學習與獨立遊戲開發相關的方方面面的技能:從繪畫,模組化,再到程式和設計。在這段時間裡,他獨自開發了一個階段性的測試作品,是一個 3D 的多人棋類政策遊戲。他把這個遊戲上架了 Steam,并且免費遊玩。目前他依然在繼續着自己的學習之旅,并且也在和朋友一起開發新的遊戲。

早起俠之前因為工作的原因,來到了成都。他剛從遊戲策劃的崗位離職,目前還在成都停留。他處于一個比較迷茫的狀态,離職是因為對于自己在遊戲公司的工作性質不甚滿意(和我的個人經曆類似)。盡管有一些關于獨立遊戲的想法,但是他沒有找到合作的夥伴以及合适的開啟方式,對于自己創作遊戲方面也還有很多需要探索、學習的内容。目前他在自學程式,也在做一些 Demo 創作方面的嘗試。

那天下午,我們相談甚歡。鑒于大家都很閑,晚上我們就一起去吃了火鍋。

晚上,我們夜行在街頭,又找了一個咖啡店,讨論些有的沒的,關于遊戲開發相關的東西。後來聊到如何解決美術的問題,我順勢掏出電腦和數繪闆(最近在開發遊戲,是以我一直背着它們)找 X 老哥讨論遊戲的美術,他還指導了我關于人形繪制時的比例問題。

我們在咖啡店裡,一直聊到咖啡店打烊開始趕客——剛剛過了 9 點而已。成都這種連咖啡店都會準時下班的閑适真的令人感慨。

作别了二位,我散步回住的地方。

盡管大部分商店都打烊了,但是街上依然人頭攢動,小吃街燈火通明。成都仿佛是切換成了夜的模式,這隻屬于成都的,巴适的夜。

(三)在成都的一段開發小記

因為我當時準備參加 21 年 7 月份的 CGJ,是以決定在成都呆到七月。也就是說,我差不多要在成都呆上一個多月。除了會見一些獨立遊戲開發者和與朋友出去吃飯玩耍之外,剩下的時間,除了睡覺就是在開發自己的遊戲。

在這段時間裡,因為想更好的體驗成都的生活,我也一直在更換自己住的地方 。我先後住過酒店、民宿、朋友家、青旅,在這個過程裡,也是在不停的尋找價格和舒适程度的平衡。然而隻有比較貴的民宿裡,有足夠用來辦公的空間。但是孤身在外,獨自宅在陌生的地方開發遊戲,确實讓人難以進入工作的狀态。

“戲遊記”第五期:在迷茫中腳踏實地(成都篇 上)

後來索性,我就開始學習杭州遇到的那位開發者的開發習慣——把星巴克當辦公室。

我一般是中午起床,背好所有東西出門吃東西,然後找一個星巴克呆到晚飯時間,吃過晚飯後再回去。基本上,住過地方附近的星巴克我都光顧過。然而比較可惜的是,成都的星巴克和杭州不同,日常人滿為患。很難找到合适的,帶插座的空位。而且它們都早早下班,不到 9 點就都打烊了。我隻能背着電腦在街上歎,連一個可以給夜貓子坐下開發遊戲的地方都沒有。

“戲遊記”第五期:在迷茫中腳踏實地(成都篇 上)

那段時間,我差不多同時間在做兩個項目,一個是對我以前做的一個叫《烏合之衆》的遊戲的重制;另一個,是在做關于兩根鈎索飛行的動作遊戲的 demo 嘗試。我原本計劃是,在年内把這兩個遊戲開發完成,作為自己空檔期的産出目标。當然,後來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變化,以及對計劃的變更,那就是之後的事情了。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我搬進一個青旅。

去那裡也沒有什麼特别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确實很便宜,而且我也想體驗一下和陌生人共享房間的所謂青年旅舍。

青旅的住客非常沉默寡言,即使住在同一個房間裡,卻幾乎不會有任何的交流。唯一有交集的,還是一位來自東北的自來熟大哥。我實在是沒敢透露出自己也是東北人這一事實,生怕下一秒就被大哥拉過去喝一瓶酒。就還是裝作文靜的南方人好了。

雖然沒有故事裡那種天南海北齊聚一堂交朋友的體驗,但是好在落得一個清淨。我起床的時候,房間基本上沒有人,我回來的時候,他們都熄燈睡覺了。五人間的感覺,似乎和自己一個人住沒差。

青旅的樓下是一個大廳,有很多休閑的桌椅區域,網速也很快,晚上的時候幾乎沒什麼人,非常适合開發遊戲,也永遠不會打烊。于是這裡便成了我夜間開發遊戲的秘密基地。

青旅的外面是一個創意園區,裡面有很多的咖啡店,可能是因為旅遊淡季,咖啡店裡冷冷清清,但是環境很好,咖啡好喝不貴。

點一杯咖啡,坐在裡面開發遊戲,讓開發的過程也變得文藝了起來。那種不同于星巴克的,氛圍的格調。

“戲遊記”第五期:在迷茫中腳踏實地(成都篇 上)

于是那段時間,我的日常生活就多了晚上的開發時光。在奶茶店打烊前買上一杯奶茶,在秘密基地呆到淩晨,再回去睡覺。在夏夜的公共空間裡自由的開發或是娛樂的時光,是很令人愉悅的。

于是在我離開成都之前,我便一直住在這裡。

那段時間,鈎索動作遊戲 Demo 的開發漸入佳境,完成了第一個可玩的版本。這個 Demo,也就是《極簡地牢》的前身。

《烏合之衆》的重制工程依然在擱淺,但是我想,距離它完成的時間,應該也不會太遙遠了。

我覺得成都恰好就是那個與我靈魂共鳴的創作之地。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也漸漸融入成都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夠在這裡開發獨立遊戲,應該也是一件幸事吧。

(上篇完)

ps.

後續會不定期進行「戲遊記」的更新。目前「戲遊記」已經完成了四個城市(廈門,深圳,杭州,成都)的旅行,拜訪了近 20 個獨立遊戲人或工作室。盡管這次旅行已經結束了,但是這一路上的所見所感,讓我獲益匪淺。「戲遊記」的旅途裡,也有足夠多的有趣事情和故事值得寫下來,分享給每一個走在遊戲制作路上的人們。我覺得「戲遊記」不應該就這樣結束,它應該和遊戲領域的學習一樣,貫穿我整個創作的生涯。「戲遊記」将會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與無數的取經人一起,尋找未來的方向。

「戲遊記」新增兩個城市的 DLC:重慶和上海。我分别參加了重慶站帕西亞舉辦的 CGJ 和上海「益遊未盡」48 小時 GJ。在這兩個城市,又結識了新的獨立遊戲人,又有了新的故事可以講。步履不停,「戲遊」不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