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三大營運商“掌門人”論道巴塞羅那

中國三大營運商“掌門人”論道巴塞羅那

圖源:MWC2022

1BN,在剛剛開幕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2上,大會公布資料顯示,到今年年底,全球5G連接配接數将達到10億。

與此同時,為上述10億連接配接數貢獻幾乎一半以上5G使用者的中國三大營運商集體亮相MWC2022。

在5G時代,面對來自西班牙、瑞典、英國等國的營運商高管,中國電信營運商正展示出越來越穩健的領跑姿态。就連Vodafone 首席執行官 Nick Read都坦言,在5G發展方面,歐洲落後于南韓、中國等國。

對中國三大電信營運商和全球頂級營運商的掌門人來說,“通信”兩個字背後意味着很多,是科技社會進步、是全球均衡發展、是節能減排,也是對網絡、資料、AI、算力、連接配接等全要素“新營運”。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2首日,我們來看中國三大電信營運商掌門人和全球通信業高管論道巴塞羅那。

數字基礎設施連接配接無限未來

中國三大營運商“掌門人”論道巴塞羅那

柯瑞文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全球性的數字化浪潮推動下,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靈活、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資訊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需求。

中國電信多年以來一直堅持雲網融合,我在前幾次大會上也分享了這一戰略,通過不斷推進雲網融合,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網絡方面,我們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網絡、最大的NB-IoT網絡、最大的千兆光纖網絡等等。

在雲的方面,目前我們的IDC規模在中國居于首位,雲計算份額在全球營運商中居于首位。

在雲和網的融合方面,我們依照網絡資源按雲所需、網絡排程随雲而動、網絡和雲一體部署的三大原則,實作“雲在哪裡,網絡部署在哪裡”。

科技創造未來。科技是全球電信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營運是外在表現形式。中國電信2020年提出了建設科技型企業的目标,我們正緻力于從傳統的電信營運商開拓更新為科技型企業。

雲網連接配接未來。中國電信在全球率先實作了雲、網絡、IT的統一營運,我們正緻力于推進雲和網的融合從實體反應到化學反應,進而為全球數字經濟提供超越基于傳統實體網絡的連接配接,并呈現出智能、安全和綠色的特性。

智能連接配接是要實作雲網營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雲網要主動适配上層應用。我們将突破網絡雲化、數字孿生、AI自動編排等關鍵技術,對雲網資源、資料、能力進行一體化封裝、排程和供給,對全行業的雲網應用進行賦能。

安全連接配接是要建立雲網内生的安全體系和能力,應對網絡和資訊安全挑戰。我們将重點聚焦網絡内生安全、雲原生安全和資料安全等核心技術,以雲的方式按需、彈性提供服務,實作安全即服務。

綠色連接配接是要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持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節能降耗,減少碳排放。我們将不斷優化網絡架構和雲網資源布局,引入新的建設模式和AI技術,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早日實作碳達峰、碳中和。

舉例而言,全球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長,将帶來資料中心能耗的快速增長,如果通過電力傳輸網絡的排程來滿足不同資料中心的能耗需求,将帶來極大浪費,借助網絡的排程來實作算力的合理分布和使用,實作大幅節能的目标。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提出了算力網絡的理念并在ITU率先牽頭制定了算力網絡标準架構。我們認為算力網絡其實就是一種綠色的連接配接,是我們雲網融合數字基礎設施的特征和重要組成部分。

面向正在到來的數字時代,中國電信願意分享我們在雲計算和雲網融合、5G共建共享、千兆寬帶等方面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與産業各界同仁一起努力,共同引領新的技術與産業生态。

打造“連接配接+算力+能力”新型

資訊服務體系

中國三大營運商“掌門人”論道巴塞羅那

楊傑

中國移動董事長

北京冬奧會為全球獻上了一場綠色科技人文交織的盛宴,生動展示了新一代資訊技術對于建構人類美好未來的巨大潛力,也為産業發展帶來了諸多啟示:網絡連接配接範疇正在向人、機、物融合拓展;基礎設施形态正在向算網融合更新;經濟社會發展正在向虛實融合演進。

楊傑表示,面對新變化,中國移動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資訊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的新定位,全力建構基于5G+算力+網絡+智慧中台的“連接配接+算力+能力”新型資訊服務體系,打造價值增長的新模式。

楊傑認為,一是要建構品質一流的5G網絡,提供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連接配接服務。中國移動将持續推進5G加千兆光纖網絡建設,深化多屏協同和共建共享,提升5G專網能力,支撐5G應用的規模拓展。“預計到2022年底累計開通5G基站超百萬個,推動5G網絡客戶規模超過3.3億戶。”楊傑表示。

二是建構泛在融合的算力網絡,打造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務。中國移動将加速算力在實體空間、邏輯空間、異構空間的高效融通,建構算網一體化排程編排的算網大腦,逐漸推動算力成為水電一樣的社會基礎。2022年内基本實作算力和網絡的資源互通,系統貫通和一體化服務。

三是建構開放共享的智慧中台,輸出統一封裝、靈活調用的能力服務。楊傑表示,中國移動将充分彙聚内外部優質能力和高價值資料,建構業界标杆級智慧中台,支撐全社會數字化轉型。“到今年底彙聚能力超350項能力,年調運量超千億次。”楊傑說道。

楊傑認為,“連接配接+算力+能力”作為一項開創性系統性工程,正式為行業可持續高品質發展天上騰飛的翅膀。

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屆

真正意義5G冬奧會

中國三大營運商“掌門人”論道巴塞羅那

劉烈宏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

去年底,中國聯通釋出了新戰略,将“大聯接、大計算、大資料、大應用、大安全”作為主責主業,“緻力于為中國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劉烈宏表示。

劉烈宏介紹,自從2019年5G在中國商用以來,中國聯通聯手中國電信建成了全球首張,也是規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網絡。中國聯通打造300多個應用場景、300多個燈塔項目,推動5G應用從樣闆間到商品房加速轉變。劉烈宏列舉了多個5G應用案例,比如:在陝西張家峁煤礦通過5G實作生産遠端操作和無人值守,建設智慧礦山,人員減少了50%,響應速率提高了一倍;在廣東,通過5G加無人機、無人船巡河,巡查效率提升了12倍。

劉烈宏着重提及了兩次奧運會,“14年前,中國聯通攜手北京呈現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寬帶奧運。14年後中國聯通再次助力北京打造了技術最先進,體驗最極緻的科技冬奧,也是第一屆真正意義上的5G冬奧會。”

他介紹,中國聯通為北京冬奧會全部87個奧運場館及連接配接場館的道路,搭建了全面覆寫、極緻容量的5G網絡。在智慧辦賽方面,中國聯通傾力打造奧運史上最高速率、最大容量的千兆場館: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實作了5G網絡3.4Gbps帶寬的全球最高峰值速率,滿足10萬級使用者大容量大帶寬的雙重需求,網絡能力比4G提升20倍以上,支援場内數萬人實時線上的無損視訊互動;智慧參賽方面,通過5G智慧急救車及遠端醫療服務,實作上車即入院,為運動員搭建生命的綠色通道;智慧觀賽方面,通過5G加MEC實作了極低延遲時間多終端360度自由視角觀賽。

歐洲5G需要追趕

南韓、中國和美國

中國三大營運商“掌門人”論道巴塞羅那

Nick Read

Vodafone 首席執行官

“5G是創新的催化劑,對于每個行業,每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Nick Read表示。他坦承,在5G發展方面,歐洲落後于南韓、中國和美國。

從5G覆寫的人口比例而言,Nick Read表示,南韓已經超過90%,也就是說,超90%人口都處于5G覆寫之下,中國超過了60%,美國約在45%左右。“但歐洲還不到10%”,Nick Read表示,從此角度而言,歐洲需要發力追趕。

在他看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彌補投資缺口,來確定歐洲能以合适的速度來部署5G,進而確定社會能夠充分獲得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紅利。

Nick Read認為,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政府需要有清晰、大膽的數字化計劃,而且要有強有力的執行力來推動,“我們會扮演好我們的角色,去展示在行業中的上司地位,也希望找到真正的合作夥伴,攜手去賦能數字化的歐洲。”

全球還有37億人處于

網際網路“荒漠”

中國三大營運商“掌門人”論道巴塞羅那

葛瑞德

GSMA會長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僅是因為其具有廣泛的賦能效應,無論是對于制造業、教育、娛樂等等,而且對于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移動通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葛瑞德在MWC2022期間表示。

葛瑞德介紹,在部分行業,尤其是能源密集型企業,如交通、建築、礦業等,正在越來越廣泛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來減少碳排放。GSMA預計,到2030年全球範圍内有望實作110億噸碳減排,相當于能夠減少總量的40%,或者而言,這相當于關停了2700個傳統燃煤發電站,少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移動通信行業已經準備好了,能夠和其他的行業一起合作,來實作這樣的減排目标。”

在5G發展方面, 葛瑞德表示,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180家營運商在70個市場推出了商用服務,移動資料流量在去年一年就增長了42%,“這隻是開始。”

為了推動5G更好發展,葛瑞德呼籲各國政府在頻譜配置設定方面應做得更好,尤其是在價格合理方面。

他還強調,雖然數字鴻溝有所縮小,在過去5年間已有超過14億人口處于移動寬帶的覆寫下,但是目前的鴻溝仍然巨大。“全球還有近一半的人口到現在還沒有實作網際網路連接配接,人口規模達到37億。在這背後,是4.5億人所處的區域,完全沒有被移動寬帶所覆寫,剩下來的32億人口,雖然處于有移動寬帶覆寫的環境下,但是因為資費、終端等因素,沒有足夠的可負擔能力。”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而言,因為缺乏網際網路連接配接,很多人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葛瑞德說,解決數字鴻溝是要讓人們能夠負擔得起移動寬帶服務,并擁有使用該技術所需的技能。

記者/IT時報記者 錢立富

編輯/王昕 挨踢妹

排版/季嘉穎

圖檔/MWC2022大會

來源/《IT時報》公衆号vittim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