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落幕,将于3月4日開幕的北京冬殘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各項籌備工作,特别是各場館的轉換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中,在這些改變的背後,彰顯出人性化的辦賽服務理念。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01

冬殘奧村

率先完成轉換開門迎客

北京冬殘奧會設6個大項(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冬季兩項、殘奧越野滑雪、殘奧單闆滑雪、殘奧冰球、輪椅冰壺),将産生78枚金牌。目前,共有48個代表團獲得資格參加北京冬殘奧會,都将入駐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冬殘奧村。2月25日,三個冬殘奧村已正式開門迎客,中國代表團等多支隊伍已正式入駐。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這三個冬殘奧村由之前的冬奧村轉換而來,從北京冬奧會閉幕後次日(21日)開始,就進行殘奧形象景觀、無障礙設施等方面的設定和調試。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三個冬殘奧村在冬殘奧會期間為運動員和随隊官員提供吃、住、行等服務。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健身中心、娛樂中心、廣場區等區域進行了設施裝置轉換和臨時無障礙設施增設;餐廳重新規劃了用餐座位和飲品擺放方式,預留輪椅用餐區;廣場區啟用輪椅假肢維修中心;交通領域配備無障礙擺渡車,提供殘障人士專用站台、專用停車位,設定專門輔助人員。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冬殘奧村對從業人員開展冬殘奧會和殘障人士服務知識與技能教育訓練,推動全體從業人員特别是抵離、住宿、餐飲、交通等“一線”人員掌握冬殘奧會通用政策,以及服務殘障人士的基本禮儀、溝通技巧、服務技能等,努力打造安全、溫馨、舒适的“運動員之家”。

02

主媒體中心

轉換工作有序展開

冬奧會期間,主媒體中心每天接待五六千各國、地區記者,也是冬奧會面向世界的一個視窗。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冬奧會圓滿落幕後,主媒體中心也進入到冬殘奧會的籌備和轉換階段。一是協助報道冬奧會的三十多家駐場媒體完成移出工作,另一方面是無障礙設施的改造和設定,比如交通廣場流線的殘障人士坡道、新聞釋出廳的坡道、以及各處電梯的防墜落設施,媒體用餐區也進行了無障礙設施改造,設定了10個左右的無障礙就餐位,後續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增減。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冬殘奧會開幕前,主媒體中心還将完成交通方面的轉換,主要工作是對主媒體中心站的站牌、站杆進行冬殘奧會辨別的更換。相比于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交通線路減少了2/3。

03

“冰立方”

改造基本完成

順利舉辦完北京冬奧會冰壺項目比賽的“冰立方”,已經開始“變身”成為冬殘奧會輪椅冰壺場地。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目前場館的形象景觀辨別大部分都已經完成轉換,各處形象景觀上的“雪容融”替代了“冰墩墩”,包括運動員通道、更衣室等區域已完成冬殘奧會模式的轉變,各種無障礙設施一應俱全;場館媒體中心也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造更新,友善部分輪椅記者進行采訪工作。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目前冬奧會期間需要移出的相關設施裝置已經移出完畢,冬殘奧會的場館會标、景觀以及引導牌、訓示标志已經轉換完成,場館無障礙設施的更新與改造基本完成,冬殘奧會相應的比賽場地與體育器材轉換正在進行中。

04

雲頂滑雪公園

因有愛變“無礙”

因谷愛淩而成為北京冬奧會“網紅”的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将承擔殘奧單闆滑雪這一大項下障礙追逐和坡面回轉兩個小項的比賽,屆時将有8枚金牌在這裡産生,目前數百位從業人員正進行緊張的轉換工作。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據了解,目前正在進行的是比賽場地設施、場館形象景觀的轉換建設工作,同時還為運動員、教練員、媒體記者和觀賽觀衆等群體打造四條無障礙流線,屆時将讓所有來到雲頂的人能全方位感受到一個“無礙”的冬殘奧會。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與冬奧會相比,冬殘奧會需要縮短賽道長度,降低出發的起點位置,降低賽道難度,是以需要對賽道進行調整塑形。對于雲頂滑雪公園這個地勢落差很大的山地場館來說,為了達到“無感”的無障礙轉換工作是種挑戰。在這裡,數百位從業人員還将在冬殘奧會開幕前不斷優化轉換工作,并由無障礙工作專業人士在一遍遍親身體驗中檢查和改善每一處細節。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無礙”隻是起點,雲頂滑雪公園的轉換期工作處處充滿了“有愛”的細節:在比賽出發區為運動員增設了取暖棚和衛生間,讓他們可以放心舒适地參賽;增設低位服務台、升降機和無障礙車輛等設施,讓前來雲頂的人在每一處場所都能感受貼心和順暢;還為媒體設定了低位護欄采訪區,為需要使用輪椅的記者提供無障礙的采訪環境。

05

延慶賽區

轉換工作彰顯人性化

随處可見的殘奧辨別、新增的無障礙通道、雪地上鋪設的木闆和防滑墊……熟悉的地點,熟悉的場景,延慶賽區在轉換工作上,卻在許多細節處做出了調整。這些改變的背後,彰顯出人性化的辦賽服務理念。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小海陀山上高山滑雪競速結束區的興奮劑檢測站等區域,從業人員用木闆加強新搭建的無障礙通道,木闆上面還有一層防滑墊,行走其上十分平穩。這些設計都是為了讓運動員在賽時能夠無障礙地通行。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運作團隊殘奧整合經理劉傑說:“這涉及我們辦賽的一個重要理念——人性化。我們希望盡量不要借助人擡等外力幫助殘障人士運動員行動,而是努力形成一個包容性的環境,讓他們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通行,這展現了平等與尊重。”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類似的人性化設計還有很多。據介紹,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堅持兩個奧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共設定永久、臨時無障礙坡道11個,無障礙電梯23部,無障礙衛生間33個。北京冬殘奧會期間,他們将為坐姿運動員提供專用設施,在競速賽道設定總長度980米的拖牽,在競技結束區設定一條長度115米、淨寬1.2米的魔毯,友善坐姿運動員在休息室、賽道和訓練道之間連接配接移動。

“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北京冬殘奧會轉換工作近尾聲

此外,更換賽道用雪、改變景觀辨別、增加無障礙車輛等一系列轉換工作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當中,将在正式比賽開始前完成全部準備工作。

文/小鵬

圖/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