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收購恩智浦希望渺茫 三星1000億美金去向何方?

收購恩智浦希望渺茫 三星1000億美金去向何方?

集微網消息,這場史上“最富裕的仗”,三星已經準備很久了。自2020年第三季度自由現金流暴漲至超過1000億美元,期待或是戒備,所有人都在好奇,三星的财大氣粗究竟能讓它在晶片荒中邁進幾個身位。

但時間來到2022年,這種情緒在大起大落中被稀釋了。李在镕的假釋出獄讓外界對三星的投資動作探讨達到高潮,收購名單除了老生常談的恩智浦,擴大至英飛淩、瑞薩甚至TI。但英偉達收購Arm、環球晶收購創世接連失敗,都讓這些計劃顯得過于“膨脹”了。

2016年高通收購恩智浦折戟,将地緣政治因素對半導體的殘酷影響力擺上台面,晶片荒帶來的本土保護主義,讓跨區域并購變得困難重重。但對三星來說,無論出于内因還是外因,都必須要用這1000億美元做些什麼,以回應其到2030年統治半導體世界的野心。

為什麼是汽車晶片?

三星過于依賴存儲器了——作為稱霸存儲器多年的霸主,三星穩固的地位背後這種诟病如影随形,特别是當其在代工領域的份額與台積電差距逐漸加大、而存儲器周期性漲跌如同過山車,“轉型”成為了其這些年的發展關鍵詞。

從收購绯聞對象來看,三星似乎已做出選擇,汽車晶片衆望所歸。據IHS Markit預測,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将以每年7%的速度增長,2026年将達到676億美元。對于這片冉冉升起的市場,三星其實早有準備。

2016年,三星以8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互聯汽車解決方案公司哈曼,當時即表示,将幫助其在車載電子産品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不過,這起收購目前來看很難說成功,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哈曼在全球數字駕駛艙市場的占有率為24.9%,低于2020年的27.5%。

在此之後,三星又于2017年推出了汽車用通用閃存(UFS),随後向奧迪提供了汽車處理器Exynos Auto 8890,2019年起向現代汽車提供了Exynos Auto V9。而從2021年年末開始,三星又向海外汽車制造商提供了高性能固态硬碟(SSD)和圖形DRAM。

南韓政府會是推動三星攻占汽車市場的有力推手。今年1月,三星與南韓頭牌車企現代共同受邀參與南韓總統文在寅的一次的參會,韓媒稱文在寅在談到全球汽車晶片短缺的問題時表示,希望看到三星和現代汽車在汽車晶片領域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不可否認的是,在汽車晶片領域,三星隻能算是第二梯隊的參與者,第一梯隊的恩智浦、英飛淩、瑞薩、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聯手寡占了超過80%的市場,亞洲公司“查無此司”。缺貨漲價下,三星對汽車晶片的搶占已上升為本土供應鍊安全的高度。

收購恩智浦希望渺茫 三星1000億美金去向何方?

但三星更大的驅動力仍來源于台積電。兩者此前在車芯領域都名聲不顯,但在國際IDM擴産遲緩下,台積電大有乘勢起飛的迹象,最新消息稱,台積電中國南京12英寸廠的産能擴張項目,以及在日本熊本的新代工廠,都旨在為汽車內建電路建立額外的晶圓産能。

此外,随着三星的收購計劃出現向“擠牙膏”發展的趨勢,家大業大的優勢也已不在。據韓媒1月報道,台積電将在2022年投資52.2萬億韓元(約合440億美元),以擴大其晶片代工業務,超過三星計劃投資的45萬億韓元(約合377億美元),與2020年-2021年形勢調轉。

相對于台積電,三星在汽車晶片上的投入實際上已陷入落後的境地,加上汽車晶片本身壁壘之高、壟斷程度之深,并購一家有影響力的汽車晶片廠對三星來說或是最具成本效益之舉。

三大不确定成三星并購最大拖累

三星的“拖延症”并不難了解,就如同英偉達、環球晶的收購最終确認失敗,大有“鞋子落地”搬的理所當然。“近期的并購失敗都不是因為價錢談不攏,都是被政府取締的。”“幾個半導體的大區域都有點保護主義傾向。”一位業内資深人士對筆者說。

某半導體權威機構分析師同樣認為,包括高通收購恩智浦、英偉達收購Arm收購等案例都有不同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民族主義情緒,包括技術民族主義或貿易摩擦。其進一步指出,短期内,各國的貿易産品和IC自給自足的情緒将使任何跨境并購變得困難。

地緣政治因素外,三星的收購計劃還有很多不确定。國内某OEM企業IPR金文(化名)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審查的前景,包括國家安全審查、壟斷、非技術性貿易壁壘等等;“恩智浦們”是否存在或有多大的被并購的動力,三星是否是唯一選項;并購所面對的外部阻力,業内相關方的表态和反應。

目前被外界列入可能的被并購公司,為荷蘭的恩智浦(市占21%)、德國的英飛淩(市占19%)、日本的瑞薩(市占15%)、美國的德州儀器(市占14%)和瑞士的意法半導體(市占13%),壟斷問題不說,美國、日本、歐洲,都已将汽車晶片劃入戰略資源,可謂是虎口奪食。

德州儀器是最先被排除的選項。不說其超過1500億美元的市值已大大超出三星預算。最為重要的是,作為目前美國半導體制造碩果僅存的大廠之一,德州儀器自身以及美國官方,都不會允許收購交易的成立。瑞薩被排除的理由類似,此外,日韓關系近年惡化,也帶來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相較于德州儀器、瑞薩各為美國、日本車芯“獨苗苗”,歐洲的恩智浦、英飛淩、意法半導體似乎收購空間更大,但在汽車晶片水漲船高、且公司營運沒有硬傷的情況下,又有什麼理由不自身發展而選擇被并購呢?更高的溢價或許會是個理由,但這對于三星來說是否還存在成本效益存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各大汽車晶片同行們未必也樂見三星收購這三家廠商中的任意一家,因為這意味着後者也獲得了來自三星更強有力的資金和技術支援,從目前汽車晶片的競争格局來看,尚未有任何一家占據絕對壟斷地位,但若三星攜巨款加入戰局,很可能帶來颠覆性的變化。

業内人士對筆者舉例指出,假如三星收購英飛淩,那麼對同為功率半導體賽道的安森美來說,會帶來很大的沖擊。“阻力最大的源頭可能來自于美國,因為相關方太多是美國企業,”金文也說,“德州儀器、安森美、ADI可能都不希望英飛淩能得到三星的助力。”

此外,鑒于目前全球半導體産業鍊的複雜性,除了上述提及的關聯方外,其他方的态度可能也會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恩智浦60%的營收來自于中國,是以若其被收購,就需要中國監管機構的稽核通過,類似的監管流程的增加,都将增加三星收購的難度。

除了并購,三星還有什麼選擇?

由此來看,三星收購上述大廠的成功率或許比想象的更低,那麼,是否有替代方案?例如,以收購股份、建立合資工廠等形式。上述業内人士對此表示是有可能的,金文也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這種形式對于三星來說是否有意義,還是要看三星自己。

從“恩智浦們”的角度來看,獲得三星的資金并依然保持足夠的獨立性可謂是“瞌睡遇上枕頭”。畢竟從目前汽車晶片供不應求逐漸常态化的情況下,誰掌握産能誰就能獲得更大的市場,而有三星雄厚的資金保駕護航,也解決了IDM曆來擴産的後顧之憂。

英特爾在收購格芯無果後,成功收購以色列代工廠Tower Semiconductor的案例或許也能給三星一些參考。業内普遍認為,相較于收購格芯可能受到的反壟斷審查,Tower在代工廠的市場佔有率更低、以及其所在地以色列半導體保護主義較弱,是以收購得以順利進行。

以此類推,三星也可以跳出幾大半導體制造重點地區,選擇一些市占更低、但在技術上有所長的企業。值得一提的是,據韓媒去年12月報道,李在镕在當月的中東之行中有可能尋找新的事業機會,不過三星官方當時拒絕證明是否此行與可能的并購交易相關。

不過,這樣一來,三星的選擇其實也并不多。在Tower被英特爾收購後,全球top10代工廠中幾乎沒有客戶繞過地緣政治因素而能被三星順利收購的企業。“能被收購的要麼是同陣營的,要麼是本身實力弱的,”上述業内人士說。而三星顯然不會為了收購而收購。

近期在同樣在推進本土半導體制造的印度,或許很願意助三星一臂之力。三星是印度聯邦部長Rajeev Chandrashekhar提及的“希望看到投資印度”的公司之一,根據提出的100億美元激勵計劃,将為在當地建造的28nm及以下制程代工廠提供至多成本50%的資金。

另一種可能是,三星徹底放棄收購計劃,老老實實将更多的資金投入産能建設,而這正是其對手台積電一直在做的,無論是與索尼合資建廠,還是擴大南京28nm産線,台積電擴大其在汽車晶片影響力的步子并不大,卻很穩。這也意味着三星勢必要投入比台積電更多的資金和資源。

“我不能告訴你細節,但我能說的是,我們正在廣泛評估各個行業的并購機會,包括晶片和成品。”今年1月,在國際消費電子展開幕當天,三星電子新任副董事長兼CEO、新成立的SET部門上司者韓鐘熙的發言,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三星對汽車業務勢在必得态度的松動。

與此同時,距離其當天“馬上就快要有并購好消息”的預告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而三星在此期間仍沒有更多進展透露,在這背後,可以想象多少關聯方的角力,以及三星手握1000億美元從主動轉為被動的無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半導體世界,掌握資本即掌握話語權的時代,已經不再。

(校對/隐德萊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