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戰事引發“太空冷戰” ,國際空間站七宇航員咋處

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更新,正在影響航空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涉及了歐洲的多個火箭發射項目,但國際空間站的合作暫不受影響。

當地時間2月26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宣布停止從位于法屬蓋亞那(庫魯)的歐洲太空港發射的所有聯盟号火箭。

俄羅斯航天局負責人德米特裡·羅戈津(Dmitry Rogozin)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一份聲明稱:“為回應歐盟對我們企業的制裁,Roscosmos将暫停與歐洲合作夥伴在庫魯航天發射場組織太空發射的合作,并從法屬蓋亞那撤出我們的人員,包括聯合發射人員。”

美國總統拜登此前表示,新對俄制裁措施将打擊俄羅斯的航空航天業,包括飛船制造等航天項目。拜登稱,美國及盟友的制裁措施将限制俄羅斯一半的高科技産品進口,這将嚴重影響“俄羅斯軍事行業現代化的可能性”。

不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言人表示,NASA繼續與俄羅斯就國際空間站活動的問題進行合作,并不認為美國的新制裁會影響這一夥伴關系。他表示,美國在出口管制領域的新制裁不會影響俄羅斯和美國在民用航空航天領域的合作。

俄烏戰事引發“太空冷戰” ,國際空間站七宇航員咋處

歐洲尋求“火箭自由”

俄羅斯作為航空航天大國,與美國和歐盟都保持着長期重要的合作,這些合作既涉及維護國際空間站的營運,也有火箭發射項目。

俄羅斯的聯盟号火箭(Soyuz)多次幫助歐洲航天發射公司阿裡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以及NASA完成發射任務。

根據Roscosmos的第二份聲明,俄羅斯還召回了87名在法屬蓋亞那歐洲南美太空港的俄羅斯勞工。

阿裡安太空公司CEO聖潘·伊斯雷爾(Stéphane Israel)此前在接受法國電視采訪時表示,聯盟号在蓋亞那的發射活動将能夠保證持續至2023年底,“合同到期後,我們仍然希望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合作夥伴關系”。

去年Arianespace一共完成了15次發射任務,超過了上一年的10次,其中9次使用了聯盟号火箭發射:8次從俄羅斯發射,1次從法屬蓋亞那發射。該公司今年則計劃執行17次發射任務,9次使用聯盟号發射:5次從法屬蓋亞那、4次從俄羅斯發射。

就在2月10日,聯盟号火箭還搭載了34顆OneWeb公司的網際網路衛星,從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Arianespace的下一次聯盟号發射原本計劃于4月初向歐盟的“伽利略系統”發射兩顆伽利略導航衛星。不過由于俄羅斯上周六宣布停止從蓋亞那發射,該任務幾乎肯定會被推遲。

歐盟的最新回應稱,俄羅斯的這一決定,将不會中斷歐盟為伽利略衛星或歐盟哥白尼地球觀測衛星的使用者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歐盟正在尋求航天發射自主。Arianespace還使用歐洲的阿麗亞娜5号(Ariane5)重型火箭和織女星(Vega)火箭,從法屬蓋亞那進行小型發射。

歐盟航天事務專員蒂埃裡·布雷頓(Thierry Breton)表示:“歐盟成員國準備采取果斷行動,一方面将確定這些關鍵基礎設施不會遭到攻擊,另一方面将繼續發展阿麗亞娜6号火箭和織女星C火箭,以確定歐洲在火箭發射領域的戰略自主。”

阿麗亞娜6号火箭是阿麗亞娜5号火箭的繼任者,預計将于今年晚些時候進行首次發射。織女星C火箭是織女星火箭的後續産品,将能夠抵達更多軌道并能夠在成本相同的情況下,攜帶更多不同的有效載荷。

除了火箭發射任務之外,歐盟原本還與俄羅斯在太空計劃方面展開密切合作。今年晚些時候将要發射的歐洲漫遊者火星探測器ExoMars就由俄羅斯拉沃奇金科學生産聯合公司參與研制,後者為俄航天集團下屬子公司。這一火星探測器原計劃于2020年發射,後來改為2022年。而随着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目前尚不清楚會對ExoMars的發射計劃産生何種影響。

俄烏戰事引發“太空冷戰” ,國際空間站七宇航員咋處

歐洲航天局(ESA)總幹事約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洲航天官員正在密切關注烏克蘭局勢,同時權衡所采取的任何行動。”

此外,根據羅戈津早些時候發表的言論,俄羅斯與德國聯合發起的軌道天文台項目“光譜-倫琴-伽馬”Spektr-RG(SRG)的合作也将擱淺。

歐洲南方天文台(ESO)榮譽天文學家迪特裡希·巴德(Dietrich Baade)教授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科學家們可能仍然會繼續合作,但資助機構的立場可能會受到影響。”

巴德以SRG任務的eROSITA X射線望遠鏡的科學合作為例稱,該項目從一開始就将特定的資料擁有權分割為德國資料與俄羅斯資料,并且兩國都在縮減資料,而資料的采集和航天器的控制權都在俄方。

俄退出将推高空間站成本

制裁實行後,更受關注的是俄羅斯與美國兩個航天大國的太空合作計劃,其中既涉及國際空間站任務,也事關對外星生命的聯合探索任務。

羅戈津此前還警告國際空間站(ISS)可能因歐美對俄制裁而坍塌。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如果你們阻止與我們合作,誰來拯救500噸重的國際空間站免于失控、脫軌并落入地球?”

不過專家表示,雖然國際空間站的基本軌道調整依靠俄羅斯的進步号(Progress)貨運飛船的發動機,但脫離軌道的可能性很小。

在國際空間站整個飛行期間,軌道高度一共進行了316次修正,其中167次是由進步号貨運飛船發動機提供動力完成的。國際空間站軌道的下一次修正預計在2022年3月11日進行。

羅戈津表示,鑒于正在進行的制裁,他不再認為俄美聯合是有必要的。他在聲明中寫道:“美國繼續參與俄羅斯計劃中的金星探索任務‘Venera-D’不合适。”201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開始與俄羅斯進行接洽,希望參與Venera-D任務。該任務計劃于2030年前向金星發射至少3個探測器。

羅戈津表示,俄羅斯将單獨或與中國一起執行金星探測任務。羅戈津稱他已于25日下達訓示,将與中國就所有太空研究任務的互相技術援助展開會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CMSA)顧問張雙南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很顯然,俄羅斯未來肯定會減少對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參與;而随着中國太空計劃的擴大,俄羅斯已經開始尋求與中國合作。”

俄羅斯航天機構屢次遭遇制裁。去年6月,羅戈津就曾表示,如果美國不取消對俄羅斯“進步”火箭航天中心和俄羅斯中央機械制造研究所的制裁,俄羅斯将在2025年退出國際空間站合作項目,并将建造自有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項目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作和使用,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2010年完成建造任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營運。

在國際空間站的合作項目中,美國和俄羅斯長期以來保持着密切的技術合作。按照原計劃,聯盟号MS-2載人飛船的下一次發射将于中原標準時間3月18日23時55分進行,将搭載俄羅斯宇航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Anton Shkaplerov)和彼得·杜布羅夫(Pyotr Dubrov),以及NASA宇航員Mark Vande Hei。

目前尚不确定這次發射是否會受影響。不過,俄羅斯方面已于2月26日為此次發射調整了國際空間站的軌道,以迎接此次載人任務的發射。

NASA表示,将繼續與包括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在内的所有國際合作夥伴合作,確定國際空間站的持續安全營運。目前國際空間站上共有七名宇航員,包括四名美國人、一名德國人和兩名俄羅斯人。

NASA供應商Voyager Space公司總裁傑夫·曼伯(Jeff Manber)表示:“如果俄羅斯不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那麼國際空間站的營運成本将會非常高昂,可能高達數百億美元。”

巴德預測,在國際空間站的合作項目上,未來俄羅斯可能會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繼續保持平等的初級夥伴關系。但他同時認為,太空載人發射任務應該被機器人所取代。

巴德認為,國際空間站的項目可以更多地讓企業參與進來。“如果商業企業看到盈利空間,他們應該接管空間站。”他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載人空間站的成本效益比将持續高企,讓機器人在太空中生存比人類更容易、更便宜。”

NASA已經開始加深與私營企業合作建構未來國際空間站的計劃。NASA預計,通過尋求與私營企業合作在地球軌道上建造私人空間站,每年可節省超過10億美元的費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