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52久病前無孝子

作者:經典老表叔

52 彙報久病床前無孝子

人們都推崇“百善孝為先”,就是要求孩子必須以孝為其最先及最原始的善良秉性。相信每個人都會立誓在父母“久病”之時仍會如誓而孝。

然而,盡孝确實是不容易的事情呀:當你做到了一百個好時,總有失誤或怠慢的時候,那麼百密一疏,你就不夠孝了。當你做到了一千個好時,他人也會找出你的問題或說你沒想到,你就不夠孝了。當做到一萬個好時,老人隻因為習得的慣性而不認為你好時,你就是不孝子啦。當你再做得好時,所有人,甚至連你自己都認為一切所為都是理所當然的,無可體諒并無需贊賞。是以,“久病床前無孝子”就被揪出來了,也就是說面對“久病”真的有“不孝子”。

《辭海》中對“孝”的解釋為:孝本義,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但如何算是“盡心”呢?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52久病前無孝子

某一天,我在照顧父親吃飯時,因為父親用筷子不正确、且手勢不對,而玩笑地批評父親道:都80多歲的人了,怎麼還不如小孩子會使用餐具了呢?父親卻突然怒了:我哪裡有80歲了?結果鬧得父親一直生氣于我。直到我老婆于虹回來後,聽明原由後,老婆批評我:爸怎麼就80多了呀?爸看着也就頂多78歲嘛。老爸釋懷了,不再追究我的那句話了。

我讀《二十四孝》之“湧泉躍鯉”說: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裡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将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将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将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這則故事說的是孝,也說的是孝有好報。而“不孝子”的出現或是因為多被無此好報的吧。

我是個有心人。在伺候老人過程中,從一開始就從解決老人吃的問題上下手,将老人的牙口處理好,解決了營養吸收問題。食物搭配、烹饪菜肴是老王的拿手好戲,是以有好的牙口就能吃好并吸收好。接着我又解決了老人用藥問題,将“是藥三分毒”的不必要的、輔助用藥等砍掉,老人身體迅速恢複。接下來,我自己創造許多不同方式來緩解老人精神壓力及身體肌肉無力等帶來的不便,用陪聊天、身體穴位按摩等方式全力助父親在恢複之中,或不至于向壞的方面發展,以減緩父親躺倒在床時刻的到來。

我是個能耐住性子,在家裡呆得住的人,是以在伺候老爸過程中,基本保證了時時在身邊,并一而再而三地忍受着各種各樣的雜亂與污穢,并将一切處理好,還要考慮到說話時的臉色和語調不要令父親感覺到自尊心受挫。

為了照顧父親,我與老婆分居,我搬到父親房間對面的小房間居住,以友善随時照顧。睡眠時也是保持豎着一隻耳朵,以保證随時可以聽到父親那邊的動靜,好及時出現來幫助父親解決問題。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52久病前無孝子

對于為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主動給添加上去的,不是醫生指導或指令要做的。但父親已經将這一切都當成是每天老王必做的事情,而從來不問我是否勞累或繁忙。

令我很苦惱的是自己創造的這些輔助鍛煉方法、按摩方法、清理間隔等,卻成了自己身上不能推卸的擔子,而從不被父親記得那是額外的隻有我以盡人事之力才能給予他的幫助和愛。老爸到時間就喊我去給做按摩,就好像:你忘記了就是你的錯;我想被按摩你就該來我身邊為我服務。全然不再心存感激了,全然把我當成了理所當然護理員了。

2020年8月,江西姑姑家的四表哥來探望其舅舅,我的父親了。他們表現得愛護有加,體貼入微,并對各個方面都有他們的經驗和體驗,說了一大堆的這個照顧法,那個老人身體需求等等說詞。比如,他們感覺老人腳涼,是以要穿上襪子,但在他們走後,老人就給脫了下來。但老人似抓住了表親們說的話,而認為我在照顧上不夠完美,就不斷用“橫眉冷對”的眼神看着我,似有“千夫指”一般在審視着我。這令我很難耐,也說不出那種自己已經盡心盡力後的無奈而感覺人間冷暖。

對于人性來講,特别是對于老人們來講,有“遠了親,近了臭”不自覺的“分别心”。這或許不是他們的錯,因為他們知道在身邊照顧他吃喝拉撒的孩子是真心的不容易,但久而久之,卻習以為常了。這種過“慣”後的日常活動中,在身邊照顧的孩子做的越多,就越容易出錯或延誤,或言詞上激烈些等小毛病,那就會被老人認為“不孝順”,不了解老人心。而此時,老人往往會想起遠方的孩子的好,隻要他們一個電話問候,老人都被感動。老人哪裡還想得到身邊孩子的照顧之辛苦與不易呀。而當問老人去誰誰那邊養老如何?老人此時卻非常清醒地說:不去!感覺父親心裡知道與我生活在一起是他最好的選擇。

長久地陪伴着有病的老人,孩子已經幾乎完全喪失了自己的自由和時間,一切以老人為軸心轉,生怕一個不小心,老人摔倒或出現其他不可預測到的事故而延誤挽救時間,再留下後遺症就更是罪過并大家都難過了。自由和時間或可置之于其次,而這份時時刻刻的擔驚受怕才最讓身邊的孩子無時無刻不有着一種精神上的壓力,讓我睡不安穩,眠不靜心。長久下去,要麼自己垮掉,要麼會出現一些“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現象,實屬無奈。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52久病前無孝子

長久陪伴着有病的老人,身邊照顧的孩子已經形成規律的生活,事事井井有條,特别是在用藥或不用藥方面更為了解和準确。但親戚朋友還是會提出很多的建議和意見或是注意事項,這也是有益的,卻顯得是照顧得不周全一般令照顧老人的孩子似孝順得不夠。而且還有的老人會告狀,他隻從他自己一時的感覺來評判身邊的孩子照顧的好與不好,孝與不孝等等。盡心照顧老人的孩子費力不讨好,就出現了他人說的“不孝子”現象。

自己、老人、他人,三者在“久病”的問題面前的不同感受,令“孝子”不得“孝”了。

孝,是一種對老人的了解,了解他們的體衰而不能支撐自身的肌體無力,不能如年輕時的順暢。特别是要了解他們對其自己的“無能”而自我感覺到的内心失衡,或許也由此而産生許多的焦躁與不安,更令他們上火、自慚形穢,但為了保住自己的臉面,他們或可能會對身邊的孩子發無明火、刁難等,似要找回些面子一樣。

古雲:“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若論孝道,應看一個人是否有孝心,是否有盡孝的念頭,這是最重要的,而不必去計較一個人究竟做了多少孝敬之事。假如以一個人做了多少孝敬的事來評判此人是否孝順,那麼可以說全天下就沒有一個真正的孝子。

盡孝要看父母的需要盡量做得能夠讓自己的父母順心。如:“貧窮的父母,金錢為孝;孤獨的父母,陪伴為孝;病弱的父母,照顧為孝;憂慮的父母,安慰為孝;暴躁的父母,了解為孝;唠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身為父母也要多體諒孩子:“心無惡念便善良,知恩有報是孝子。”

尊敬祖先,這就是孝。是以隻管盡人事吧,不在乎三方面的任何一方的感受和認識。

天命不違,盡人事,這足以慰孝子與“不孝子”之心。

或許是那份盡心吧,是以才有“01夢母”中媽媽回來探望。夢中的媽媽神采奕奕,面帶笑容,那就是一種對我的安慰和嘉獎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