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詩仙”李白最贊賞、最敬仰的詩人是誰?估計這個問題很難讓人猜到。李白曾在12首詩中提到一位南北朝時期的詩人,“詩仙”對他極為贊賞,他便是南齊詩人謝朓。史稱謝朓為“小謝”,因為他與前輩詩人謝靈運屬于同宗,後者被稱為“大謝”。謝朓對李白、杜甫,王維影響巨大,他的新體詩對唐朝律詩、絕句的形成,産生一定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謝朓十首詩,尤其山水詩,極具特色,讀起來引人入勝。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從出身來看,謝朓出生于著名的謝氏家族,他的生活穩定,早期仕途順利,心态極為閑适。不過早期他的仕途與政治中心較遠,是以也生活也遠離紛争,長時間在楚君幕府度過,這時期他的詩文以詠物和樂府詩為主,算是在文壇中嶄露頭角。後來,由于蕭氏皇室内鬥,他的仕途生涯開始跌宕起伏。由于蕭鸾生性猜疑,謝朓被外放宣城,離開京都,他的内心喜憂參半。

憂是因為他本沒有政治野心,卻被猜疑,慘遭外放。喜的是宣城的美麗山水撫慰了謝朓的心靈,在這裡一年多的時間,他創作大量的山水詩,是其創作一生的巅峰期。不過,謝朓還是沒有逃過政治上的紛争,因為蕭遙光欲廢繼位的東昏侯而自立,謝朓内心感恩故主,被羅織種種罪名慘遭入獄,在獄中冤屈而死。短短35歲的一生便戛然而止,他本應該在文壇創作更高的成就,但無奈終究成為遺憾。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生于大陸古典文化的“自覺時代”,謝朓的個性與情感在詩中具有真實的展現。謝朓的詠物詩現存16首,詠物對象包括日常生活所見到的物品、植物、鳥類等,生活化強烈。雖然詩歌略顯小格局,但從文字中可以窺見到詩人細膩的心靈與敏銳的觀察力,勾勒出一幅活靈活現的“寫生畫”。當然,詠物要寄托情感,謝朓也不例外。詠器物的詩歌,由物及人,展現出怨女的失意情感。詠植物的詩,開辟出豐富而剛毅的境界,寄托才士的失意情感。

在南北朝時期,謝朓的樂府詩極具代表性,尤其齊梁時期,樂府詩的創作産生了“賦題法”,謝朓則是這一創作形式的實踐者。在内容上,緊扣主題,新事新意,審美不拘泥于古調舊辭,一律采用五言的形式,除了對統治階級的歌功頌德,還會抒發自己的情感。詠情,情感交融;詠史,點到為止;詠物,體察入微,能夠展現出謝朓的創新精神。總體來看,謝朓的樂府詩高屋建瓴,雄偉不凡,氣勢恢宏,是時代下極具代表性。

山水詩才是謝朓成就最高的,他也是大陸曆史上最為著名的山水詩人之一,現存山水詩占總體的一半以上。他的山水詩能夠将自然風光展現到極緻,在創作上突出時空意識,能夠用文字突出山水在四季中的變化。另外,謝朓善于描寫山水在特定時間的特點,尤其日暮下的山水,營造出甯谧,低郁的氛圍。空間意識是謝朓山水詩的另一大特色,用文字讓山水遠近自得,層次感分明,讓山水更加具有靈動性。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在山水詩中,謝朓能夠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細品後讓人感觸頗深。由于仕途上的遭遇,謝朓曾經兩次離開故鄉,雖然極不情願,但也無奈,是以身在異鄉,謝朓時刻想念家鄉,是以在他的山水詩中,能夠感受到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流露出淡淡的憂傷情緒。同樣因為跌宕起伏的生活,仕途上的失意與山水間的自由感,形成鮮明的對比,在詩文中他有意逃避仕途,濃烈的展現出隐逸的意圖。

謝朓又是一位重情感的詩人,在其部分山水詩中,充分展現出這一情感。他與友人喝酒唱和,遊山玩水,送别友人,遙想思念,将與友人之間的濃情記錄于濃墨之下。總之,謝朓的山水詩有單純描寫山水美感的文字,也有用山水寄情的詩篇,而他憑借山水詩立足于大陸詩壇,難怪李白對他都是頂禮膜拜。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難齊時期,這位重恩情,擅寫山水詩的名家謝朓十首詩作,體會文字的美,深悟詩人的情,相信你會有所收獲。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家,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郁,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