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夢想是冰冷的槍彈都散落成花瓣翻飛,世界上所有的角落都同時陽光明媚。希望世界和平

熱點導讀

俄羅斯-烏克蘭局勢變化

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在頓巴斯地區進行特别軍事行動。同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态。下午,烏克蘭總統表示烏克蘭與俄羅斯斷交。

25日,烏克蘭局勢迅速變化,美國、北約國家拒絕出兵,紛紛祭出對俄嚴厲制裁措施。俄軍挺進首都基輔,不久稱已封鎖基輔西部。俄方稱将派代表團與烏克蘭談判。

26日,安理會關于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被俄羅斯一票否決。

金融市場上,據俄新社消息,24日俄羅斯股市遭遇嚴重抛售,莫斯科證券交易所暫停交易,澳新股市大幅下跌均超3%,東京股市日經225指數跌破26000點。

同時國際油價大漲超3%,布油突破每桶100美元,美股期貨指數大跌。英國富時指數、巴黎CAC40指數開盤下跌。A股市場三大指數出現震蕩回落。

25日美國、北約國家宣布制裁後,油價回落。

俄羅斯能源外交

西望東顧,多邊關系

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足夠證明其作為“能源超級大國”的地位。根據英國 BP 公司 2020 年世界能源統計報告的資料,俄羅斯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為 1470億噸和 38 萬億立方米,在世界各國能源輸出大國中分别位列第六位和第一位。并且,俄羅斯還擁有北極地區這一還尚未探測和開發的能源“蘊藏寶地”,其蘊涵的油氣儲量足以令世人震驚。

能源貿易不僅是俄羅斯國内經濟支柱,更已經成為俄羅斯同其他國家發展雙邊或多邊關系的重要外交手段,也是其外交戰略的重要支柱。

自2014年“烏克蘭事件”以來,俄羅斯能源經濟的市場環境和地緣政治環境都因為西方的制裁而每況愈下,在輸歐能源貿易受到嚴重打擊的情況下,開始實施“雙頭鷹”式的“西望東顧”戰略。在與亞太地區國家開展能源合作的同時仍然加強與歐洲的合作和聯系,并希望通過與土耳其的合作為重返歐洲能源市場做準備。

然而目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革中,此次俄羅斯-烏克蘭的戰争,美歐西方世界紛紛表示對俄羅斯進行更嚴厲的制裁,這場戰争會對世界能源格局有什麼影響呢?到底誰是最後的赢家……

01

俄羅斯與歐盟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各國的占比,其中德國高達40%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歐洲國家進口管道天然氣總數量

歐盟國家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曆史頗為悠久,早在19世紀,沙俄便出口石油至歐洲。俄羅斯的油氣出口正好滿足歐盟的市場需求,雙方高度互補性的能源戰略給長時間的歐俄合作奠定了基礎。

俄羅斯興建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天然氣輸送管道,目前已建成的“北溪”、“北極光”、“兄弟”、“聯盟”、“藍溪”、“南溪”等主要天然氣輸送管道,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将西伯利亞生産的天然氣送往歐洲諸國。盡管西歐各國國際政治上屢屢和俄羅斯唱對角戲,但經濟上雙方卻一直互通有無,貿易關系幾乎不曾斷絕。

烏克蘭是俄歐傳統輸氣管道網絡中最重要的過境國及消費國,然而頻繁出現的過境費争端及烏克蘭親西方舉動引發的俄烏沖突使得能源過境運輸困難重重,經常威脅到歐洲終端消費國的能源供應安全,也降低了俄羅斯和歐洲合作雙方的信任度。歐洲也在争取擴大非俄能源公司在歐洲的市場,例如北美,中亞等。

“北溪-2”就是一條繞過烏克蘭直通德國的天然氣輸送管道,是德國和俄羅斯多方博弈後的結果,這條管道的建設也遭到了美國和歐盟其它成員國的阻撓,投入運作後将使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能力翻倍,也會順勢成為德國的供能命脈。

總之,俄羅斯一直在謀求鞏固并擴大對歐洲市場的影響力,歐盟則從未停止其能源進口多元化的努力。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天然氣管道

02

俄羅斯與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也是唯一的超級大國,通過頁岩氣革命,已經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産國,現在美國的頁岩氣成本已經降到了每桶40美元,已經低于很多傳統産油國的石油開采成本。

美國預計到2023年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今天的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擁有了使用能源這一戰略武器的能力。

美國對歐洲市場的政治經濟雙重訴求與俄羅斯形成了平行的競争關系。俄羅斯天然氣的優勢主要展現在價格和運輸距離上,在對歐洲的出口中,美國 LNG 每百萬英熱機關的成本為 3—4 美元,而俄管道天然氣的成本不到 3 美元。

美國對俄歐能源項目的阻撓和打壓将長期化。“北溪-2”管道一旦建成,美國将遭受市場佔有率和戰略地位的雙重損失, 因而成為歐洲之外反對呼聲最強的國家。為了平衡俄羅斯的影響力,美國對“北溪-2”管道項目實施制裁的同時,迅速與烏克蘭、波蘭走到了一起。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美國制裁“北溪-2”

自從美國發動對俄制裁以來,俄羅斯的能源行業始終都是美國精準打擊的重點目标,從禁止美元交易,限制用美元發債融資到限制技術轉讓,再到破壞油氣管道的建設,再到對俄羅斯能源企業上司人進行個人制裁等等,全方位地幹擾破壞俄羅斯能源行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美國的制裁事實上極大的限制了俄羅斯能源企業的發展,讓俄羅斯能源企業難以獲得西方的資金和技術,同時也壓縮了俄羅斯能源的國際市場。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美國頁岩氣2011年産量1800億,占總産量的23%。據EIA預測,到2035年,美國頁岩氣産量将占到美國天然氣總産量的45%。

03

俄羅斯與土耳其

俄羅斯對土耳其特殊的地緣位置十分青睐,因為其掌握着俄羅斯從彼得大帝開始就一直追尋的出海口。

俄羅斯若想維持自己在歐洲市場的優勢地位必然需要持續的同其他能源出口大國進行長久又激烈的競争。如果僅靠原有的天然氣出口管道,在美歐制裁下,其歐洲市場佔有率極易被其他競争者蠶食。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

歐洲打造的“南部天然氣走廊”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已經産生巨大威脅。是以阻止兩大氣源地向歐鋪設繞俄管道對俄來說非常必要,而叙利亞、土耳其等能源管道過境地成為俄重點防範地區。促成自身天然氣管道建設以及破壞競争對手管道建設,是俄羅斯開展能源外交期望達到的最終效果,也是溝通、建設“土耳其溪” 所肩負的任務。

“土耳其溪”管線的建成和使用及俄羅斯對叙利亞局勢的掌控,可以令俄羅斯在今後一段時間内依然保持同競争對手的相對優勢,保持住俄在歐洲天然氣市場的主體地位。如果土耳其最終将自身打造為向歐洲能源運輸樞紐的話,俄土以堅實的能源合作為基石,作為俄土歐三方能源博弈中的兩方,必然能在與歐洲的能源博弈中占據優勢地位。

04

俄羅斯與中國

俄羅斯從“烏克蘭事件”開始更加寄希望于來自東方的市場,希望加強和亞太地區的能源合作,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帶來了中國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基于從市場到安全的雙重需求,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早已走上了快車道。中俄原油管道、東線天然氣管道、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田灣核電站1—4号機組等重大合作項目穩定運作。北極2号液化天然氣、田灣核電站7、8号機組,以及徐大堡核電站3、4号機組等項目,紮實有序地推進。

目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不可替代的擁有極其重要意義的戰略資源。中國本土的産量不能滿足需要,供需差距非常大。

俄羅斯-烏克蘭戰争背後的能源角力,誰是赢家?

俄羅斯-中國原油管道

05

俄羅斯與日韓

2013 年,俄日達成協定,計劃共同開發鄂霍茨克海大陸架的石油資源“馬加丹 2 号”和“馬加丹 3 号”油氣田,俄羅斯在該合作中隻需負擔整個合作項目四分之一的開支,還可以得到日本國際銀行的貸款。此外,2016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訪俄時,随團帶有衆多日本能源企業代表,并同俄簽署了一系列能源合作意向檔案。

另外,俄韓之間達成了伊爾庫茨克—中韓項目、符拉迪沃斯托克—南韓項目和西伯利亞力量—南韓項目的合作意向,受半島局勢影響雖未有具體合作的落實,但是為後續俄韓能源合作提供了前期準備。

随着俄羅斯能源戰略向亞太地區的轉向,日本顯然看到了更大的合作機會,日本的參與無疑會給中國帶來競争,事實上給中俄能源合作帶來挑戰。

歐美各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就在俄羅斯于2月24日淩晨對烏克蘭采取軍事行動幾小時之後,美國總統拜登公布了更新版的對俄制裁方案。

制裁措施主要在金融方面:美國将對俄羅斯十家最大的金融機構,以及持有俄羅斯銀行近80%資産的金融機構實施全面封鎖、賬戶制裁,并施加債務和股權限制。此外,還将針對俄羅斯一半以上的高科技産品進行出口管制,主要涉及俄羅斯的國防、航空和海事部門,以期長期削弱其工業和經濟實力。

白宮在當日的一份情況聲明中稱:“制裁措施給俄羅斯最大的金融機構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通過率先叫停“北溪2号“項目,德國向其西方盟友迅速證明其立場和忠誠度,然而他又保留了項目的所有可能性。如此一來,一旦未來展開談判,德國也能在多方博弈中占據有利。

也有人預測,此次對俄的制裁或許會加速歐洲向清潔能源的轉型,以此擺脫對俄羅斯長期的能源依賴。

維貢咨詢公司研究負責人别洛娃指出:“俄羅斯能源出口具體可能受到哪些制裁還不清楚。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歐洲主要消費者按比例減少購買俄石油,一旦被迫離開歐洲,俄羅斯能源或開始在亞太地區取代中東石油,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的運輸成本将大幅增加。”

資訊來源:

https://www.forbes.com/

楊宇,劉毅,金鳳君.能源地緣政治視角下中國與中亞—俄羅斯國際能源合模式[J].地理研究,2015,34(02).

富景筠,張中元.世界能源體系中俄羅斯的結構性權力與中俄能源合作[J].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6(02).

李洋.俄羅斯實施“2024 年發展規劃”面臨的任務與問題[J].前沿,2019(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