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賈探春有多會管家?她理家一回,五條妙計立馬掌控局面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一直是讀者稱道的橋段之一。雖然賈府敗亡的大趨勢不可扭轉,加之王夫人對這個臨時過渡班子的支援力度有限,探春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一系列積重難返的“宿弊”,但是大觀園内部這場不大不小的變革,不僅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緩沖作用,而且在方法領域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事情。

第一,抓住明顯弊端,穩妥進行試水。

積弊日久年深,如何動“第一刀”是一個非常考驗智慧的題目。探春牛刀小試,雁聲初啼,突破口選得很是精當:賈環和賈蘭“一年學裡吃點心或者買紙筆,每位有八兩銀子的使用”,這與“凡爺們的使用,都是各屋裡月錢之内”重疊——從事情上看,一年十六兩,雖然還不到平兒吃的那一頓螃蟹宴的錢(詳見劉外婆統計的明細),但這是一目了然的重複性開支,處理起來合情合理、無可非議。

從人上分析,清理賈蘭的開支,“主持”班子(盡管是表面上的)的李纨,自然不能帶頭反對;清理賈環的開支,更顯出探春公私分明——這兩點抓得特别好,誰也說不出什麼,一下子就通過了。

趁熱打鐵、乘勢而上,探春又把矛頭指向了“一月所用的頭油脂粉又是二兩”這“又同剛才學裡的八兩一樣重重疊疊”的問題。這個弊端更明顯——“饒費了兩起錢,東西又白丢一半”。探春作為受益者之一,勇于動手處置,這威信就算初步立起來了。

紅樓夢:賈探春有多會管家?她理家一回,五條妙計立馬掌控局面

第二,利用外來借鑒,針對實際問題。

賈府問題重重,财務上最突出的是“家裡出去的多,進來的少,凡有大小事兒,仍是照着老祖宗手裡的規矩。卻一年進的産業又不及先時多,省儉了外人又笑話”——作為“大戶人家”的臉面,如果在節流方面大動幹戈,恐怕根本推行不下去,是以節流這一塊,雖然立竿見影,但也就隻能限定在上述小範圍進行。

那就得想辦法開源了。

但是偌許大個事情,對于賈府這種遵循陳規舊習已久的地方,不能憑空來個方案,總要有個樣子——人性裡總是有“外來和尚會念經”的信條,還有“别人家的孩子”情結。于是就得找個“左鄰右舍”來參詳一番。

但是這個對象還不能離得太遠,否則又會有“不靠譜”的感覺。于是“賴大家”這個數代與賈府為奴作婢的家庭就進入了眼簾——知根知底啊!

通過“和他們家的女孩兒說閑話兒”進行的調研,令探春頗為吃了一驚:“那小園子”雖然“還沒有咱們這一半大,樹木花草也少多着”,結果“除他們帶的花兒,吃的筍菜魚蝦,一年還有人包了去,年終足有二百兩銀子剩”——盡管這僅僅是大手大腳的鳳姐為區區一個種樹工程批下的開支,但是對于急于“開源節流”解決問題的探春而言,已經是了不得的啟示——三姑娘舉一反三,“知道一個破荷葉、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

一番分析,使大觀園的臨時管理班子不僅在資源開掘上找到了方向,在具體操作上發現了借鑒,而且還在思想意識上提振了信心。

紅樓夢:賈探春有多會管家?她理家一回,五條妙計立馬掌控局面

第三,聯系具體利益,審慎安排人事。

既然“咱們這個園子,隻算比他們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來,一年就有四百銀子的利息”,那就要把好事辦好。

外聘方案第一時間就被否決了——“若派出兩個一定的人來,既有許多值錢的東西,任人作踐了,也似乎暴殄天物”。對于這類規模不算很大,隻須調整格局、明确責任的單子,“肥水不流外人田”是題中應有之意。于是範圍就界定在“園子裡所有的老媽媽中”。

人格和技術素養是關鍵——“揀出幾個老成本分、能知園圃的,派他們收拾料理”。

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益處上——“也不必要他們交租納稅,隻問他們一年可以孝敬些什麼”,這有四點好處:從長遠發展觀點看,“園子有專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臨時忙亂”;從資源利用角度說,“不緻作踐,白辜負了東西”;從利益配置設定領域講,“老媽媽們也可借此小補,不枉成年家在園中辛苦”;從整體開支層面論,“可省了這些花兒匠、山子匠并打掃人等的工費”——興利除弊,光鮮亮麗。

關鍵環節到了——事情想得很美妙,關鍵在人。于是“将他們一齊傳來,李纨大概告訴給他們”。

這裡我們想來個插曲:為什麼由“李纨大概告訴”?這多半天了,珠大奶奶沒出一句有具體操作性的主意,為什麼最後官宣的卻是她?

這就是探春和寶钗的機敏之處了。想處理好這利益配置設定的平衡,先要自己内部平衡。李纨雖然囿于身份,不好過多發言,但是在這個班子裡,她無疑是具備“坐鎮”老資格的人物。探春是未出閣的姑娘,寶钗是串門子的親戚,底下策劃大盤子,乃至錦上添花講些具體細節都是可以的,但是總體的發言人還是要由李纨出面——這也是王夫人難得的用人高妙之處。87版電視劇沒有漏掉這個細節,實在是令人贊歎。

書歸正傳。盡管“衆人聽了,無不願意”,一片轟轟烈烈的激情表态,但是管理班子保持了應有的清醒和理智,把“素昔冷眼取中”的平日考察成果付諸應用,曆數園子裡樁樁件件的資源,分析人員林林總總的優勢,一一對應,安排精當。

而且管理者還不忘規避瓜田李下之嫌,當“莺兒他媽”被推薦時,寶钗“斷斷使不得”“我又弄個人來,叫那起人連我也看小了”等語,于不經意中展示了一個優質管理者應有的格局和風範,而且替代方案切實可行,不僅回避了人事風險,而且保證了工作品質——這就是傳說中的“四角俱全” 吧?

紅樓夢:賈探春有多會管家?她理家一回,五條妙計立馬掌控局面

第四,確定收益歸屬,平衡利益格局。

探春“如今這園子是我的新創,竟别入他們的手,每年歸賬,竟歸到裡頭來才好”的安排,已經是仔細認真的操作,而寶钗“他們誰領這一分的,他就攬一宗事去。不過是園裡的人動用”的法子,更是徹底實作了變革的目的取向,最大限度調動了那些管地者的積極性。

按理說,走到這一步,已經是功德圓滿的景象了。但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寶钗,又一次展示了她那高人一籌的智慧。

變革固然是好事,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作為管理者不能僅僅陶醉于收益,還要有看到“新人笑、舊人哭”的眼光——一下子平添了這麼一起得利的事情,而有限的蛋糕不可能人人有份,“隻給了這個,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以後再忙活“關門閉戶,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們出入,擡轎子、撐船、拉冰床一應粗重活計”時,松散懈怠,亦是人之常情。由此耽誤了别的工作,總就是個“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模樣了。

更嚴重的是,“心裡卻都不服,隻用假公濟私的,多摘你們幾個果子,多掐幾枝花兒”,不但管地的受了損失,整體工作也打了折扣,人力資源也擴大了裂痕,好事可就沒辦好了。

而讓“拿出若幹吊錢來,大家湊齊,單散與這些園中的媽媽們”——花錢不多、效果不錯,“他們也沾帶些利息,你們有照顧不到的,他們就替你們照顧了”,不但工作順利,而且人心凝聚,“小惠全大體”一舉兩得、皆大歡喜。

紅樓夢:賈探春有多會管家?她理家一回,五條妙計立馬掌控局面

第五,體察人情世故,剖析利弊得失。

本來事情到這裡,看起來是完全圓滿了。但是寶钗深知“幸于始者怠于終,善其辭者嗜其利”的道理,又加了一篇似乎多餘的話。

但是這篇“多餘的話”讀下來卻令人擊節感歎。對于這些陶醉于“天上掉餡餅”、欣喜之餘很可能頭腦昏昏的“老媽媽”們,這恩威并施、冷熱交融的言辭,足以讓她們對客觀現實有個正确的認識,對自己的言行有個一分為二的分析——說是個悚然驚悟之效,也不為過:

指明本分:“原是分内應當的。你們隻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懶縱放人吃酒賭錢就是了”。

明示資曆:“你們是三四代的老媽媽,最是循規蹈矩,原該大家齊心顧些體統”。

預警後果:“反縱放别人,任意吃酒賭博。姨娘聽見了,教訓一場猶可,倘若被那幾個管家娘子聽見了,他們也不用回姨娘,竟教導你們一場,你們這年老的反受了小的教訓”。

提醒體面:“你們那時後悔也遲了,就連你們素昔的老臉也都丢了”。

拿出辦法:“何如自己存些體面,他們如何得來作踐呢”。

感情聯絡:“我如今替你們想出這個額外的進益來,也為的是大家齊心,把這園裡周全得謹謹慎慎的”。

描繪前景:“那些有權執事的看見這般嚴肅謹慎,且不用他們操心,他們心裡豈不敬服?也不枉替你們籌畫些進益了”。

“你們去細細想想這話”!字字無虛、處處警句啊!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都和你們說清楚講明白了,“再要不體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代偉人諄諄告誡“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隻是瞎說一頓”。很多好事辦得不是那麼好,工作方法恐怕是一個重要的bug。曹公在“興利除宿弊”一折中為我們展示的方法,也是這部名著裡值得我們重視的精神财富之一吧。

(本文所引文字,除專門注明外,均出自《紅樓夢》第五十五、五十六回)

作者:風雨秋窗,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繼續閱讀